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_分卷阅读_46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_分卷阅读_46

  李元义当时正在喝酒,听见王平的话一下子呛到了,本身喝酒脸就红了,这会子可好了,又连着咳嗽了几声,脸更红了。
  李元义家和绣儿不喝酒现在没有上桌,李元义家看见王平的举动,也乐了,对绣儿说:“这孩子,可真机灵,你是怎么教的,真让人稀罕。”
  ☆、第八十五章
  绣儿听到李元义家,说孩子好,其实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也觉得她孩子除了平时淘气一点儿,真的挑不出毛病。不过绣儿嘴上还是谦虚地说:“什么好不好的,我家这孩子就是爱作怪!”
  王平觉得现在体现自己懂事的时候到了,“李大伯,你是不是凉到了,要按时喝药,苦也要喝。”
  这句话是在王张氏生病的时候,绣儿对王张氏说过的,就是现在王张氏还是一直在咳嗽,王平听的多了,就记住这句话了。王平觉得自己找到机会说出来了,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李元义不咳嗽以后,就看到王平衣服夸奖我吧夸奖我吧的样子。
  李元义本来想说我没有凉着,看到王平的样子就没有说,而是开口道:“王平可真厉害,你李大伯我就是凉着了,也不想喝苦药。”
  不知道是王平的乌鸦嘴还是因为李元义喝了酒,又回去在睡觉的原因,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凉着了,嗓子不舒服。
  绣儿问李元义家的酱猪肉卖的怎么样,李元义家说:“根本就卖不动,人们嫌贵,但是便宜了吧!就赔钱。现在这个价钱吧,人们觉得这都是瘦肉,还不如买点儿肥肉吃好。”
  李元义家又说:“你叫这东西酱猪肉!他婶子,你是不是也会做啊!”
  绣儿点点头说:“我以前学绣花的师傅,是在大户人家放出来的,她在以前府里的时候,和一个厨娘是干姐妹,所以会一些菜,她又没儿没女,就把菜也都教给我们了,哎,也不知道,师傅现在怎么样了,说是去投奔侄子去了,也不知道过得好不好,应该差不了,毕竟她有手艺在。”
  李元义家和绣儿因为酱猪肉的事,成功的跑偏了,没有再说王平的事。
  晚上,李元义两口走了之后,绣儿就对王成说:“我发现在王平现在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今天我吓唬他,他一点儿都不害怕。”
  王成觉得孩子胆子大了是一件好事,如果想一个小姑娘似的,胆子很小扭扭捏捏的,王成觉得自己会受不了。王成说:“小子还是胆子大的好。”
  绣儿其实也是这样觉得但是绣儿还是担心地说:“我就怕,他的胆子越来越大,稍微大点以后,就不服管了。”
  王成觉得绣儿这完全是想的太多了,王成就劝绣儿道:“不会的,王平这孩子孝顺,长大了,会听你的话的,你看今天你吓唬他的时候,他不害怕,但是你哭的时候,确实害怕的,还有,一看王平多稀罕酱猪肉么还给咱俩,拿出来呢!”
  绣儿一听就觉得放心了,看来不用担心以后王平不听话的事情了,就用心情开玩笑了。绣儿说:“那相公,如果王平不听话的时候,我就哭给他看。”
  王成想,如果你好意思哭就哭吧!我不管,不过可别在有外人的时候哭。你哭了我倒是不害怕有人笑话咱两,可是我害怕,人家笑话王平啊!
  因为在昨天,王平自己偷偷跑出了,绣儿抱着他哭了一顿,今天王平就是在想出去,心底到底还是有点儿害怕,不敢,再偷偷地出去了。王平就磨着张柳,要张柳和她一起出去。张柳昨天急的除了一身的汗,回来以后减了一件衣裳,今天头疼的厉害。
  绣儿本身打算和王平出去的,可是张柳病了,绣儿就在张柳的炕边儿上坐着,给张柳轻轻地揉额头。绣儿根本就没时间出去,不让王平,在这里说,王平听绣儿的话,不和绣儿说出去玩儿了,可是他和张柳说。
  她是和张柳说的,可是和与绣儿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差别,绣儿最后说:“别闹你姐姐,你姐姐生病了难受,你看,现在还在炕上躺着。”
  王平说:“我就只是想找迟生去玩,又不闹腾,怎么就不让我出去呢?”,说完还撅着小嘴,一副不乐意的小模样。
  绣儿知道迟生这几天不在家,荷花娘和绣儿讲过谁是她娘家娘病了,要去回娘家待一段日子,王平找迟生去,迟生跟本就不在家。
  张柳说:“姑姑,我没事,你领着王平出去玩儿吧!”
  绣儿不放心留张柳在家里,虽然家里还有王成和杨超,王成和杨超现在在后院做门窗很忙,照顾不上张柳,就是能照顾,绣儿也觉得不方便。
  绣儿也不知道,张柳是怎么了,每次生病的时候,不仅仅是头疼,还上吐下泻的,根本离不开人。不过张柳这孩子倒是轻易不生病。绣儿一听就知道张柳说的是假话,就这么不到半天的时间张柳的小脸就黄了,熬得药喝了以后,全都吐出来了。
  绣儿被王平吵得心烦,对王平说:“找你爹去!”
  王张氏昨天听到王平偷偷抛出的事,虽然知道是虚惊一场,心里还是担心,这不就过来看看。正好看见张柳病了。绣儿在旁边陪着张柳。
  王张氏问了绣儿几句话,知道张柳的病看着严重,其实没有多大的的事,也就放心了。知道王平想要出去玩,又没人领着,王张氏说:“我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我领着他出去玩儿吧!”
  王张氏领着王平出去,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去处。王张氏打算领着王平去王春刚家里,和王磊玩儿,可是王平说:“他那么小什么都不会玩儿,还是去找伯野表哥好了。”
  王平现在就是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他现在嫌人家王磊小,其实王伯野现在也嫌弃王平小。不过王平固执的认为自己不小了,是大孩子了,事实上他才三岁。
  王河家的预产期是在四月,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要坐月子了。王河也是兄弟一个,有个草儿以后,这么多年才有动静,家里的人都对王河家很上心,家里的活能不让她干,就不让她干,可是王河家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看见集市里自己家不远,想着自己家还有柳条编好的筐没有卖。
  王河家的腿和脚现在肿的很大了,肚子又大,往外办筐的时候,特别费事。旁边摆摊儿的卖鸡蛋的一个大娘,心肠特别好,她以为这是不是谁家的媳妇,遇上恶婆婆了,让大着肚子的儿媳妇,还干这样的活,万一绊倒或者是扭到腰。弄不好就是一尸两命。心里就暗暗地同情王河家的。
  大娘挺热心的,还帮着王河家往外搬了五个筐。大娘就话里话外的对王河家说,你这么大肚子了,如果在婆婆家不好,就去娘家待几天。
  说的王河家,当时都愣了。她什么时候遇到恶婆婆了,她怎么不知道。等一会儿她才知道大娘是误会了。
  王河家就对大娘解释,可是大娘才不听王河家的话呢,她们村就有一个,婆婆打她骂她,她什么也不敢说。因为王河家的怀相不好,现在人看上去脸色有点儿黄,精神气儿不足。这个大娘就认为她是想的对的。无论王河家怎么说,一家子对她好,大娘都固执地不相信。
  王河家和绣儿说起来的时候是哭笑不得,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人,别人说什么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脑补的东西。
  时间终于到了三月初五,明天就是王伯江大喜的日子了,今天晚上,绣儿给王平拿出大红色的衣服穿上,叫王平去压床。
  王平一开始不愿意穿,就觉得大红色不是男子汉穿的东西,绣儿哄着也不想穿,还是张柳说:“王平,你穿上以后,伯江哥哥会给你红包,你不穿,就不会给你了。”
  王平才穿上,到了炕上滚了三圈,王平伸出小手就要红包。王秦氏早早的就把红包准备好了,里面抱得铜钱不多,六枚,就是取了一个吉利数,王平觉得有些少。可是王平没有说,结果红包,趁着绣儿说话的时候,他在炕上又滚了一圈,爬起来又要红包。
  这个时候的红包是不能随便给的,如果是别的时候给了就给了,但是今天不行。绣儿怕王平闹起来,就从自己的荷包里,拿出铜钱给王平,想哄着王平出去。
  王平说不要绣儿手里的钱说这是他家的,本来就是他的。绣儿抱起王平就去找王成了,绣儿害怕王平在新房里闹起来。
  王平对王成说:“二舅欠我钱。”
  王成就问绣儿是怎么一回事,绣儿把王平要钱的事告诉王成,王成才知道他儿子现在也是一个小财迷了。
  娶亲的时候,很热闹,孩子们多,王平这个小不点儿就跟在稍微大点儿的孩子身后。半天都没有看见绣儿。王伯野虽然不愿意和王平玩,但是王平和他玩的时候,还是很照顾王平的,王平玩的还很美。
  等到王伯江和他媳妇进了新房,绣儿和王家村的几个小媳妇就去陪着,按说该是姐妹还有妯娌办这事才好,这不是情况特殊吗?王伯江连一个堂姐妹都没有,只有一个姨表姐,他这个表姐刚刚查出有喜,怕来到这里冲撞到,也就没有来。
  ☆、第八十六章
  绣儿和新娘也不熟悉,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介绍了一遍王张氏家里有什么人。绣儿觉得自己说的挺干巴巴的,也不知道应该和新娘说一些什么。绣儿就在心里偷偷地抱怨二表嫂,我就是一个表姑,让我在这里是不是不合适啊!
  绣儿说完,借口王平不听话,就出去了。
  别的人见绣儿出去了,她们说了几句话也都走了。其实新娘愿意这些人出去。这些人不出去的话,就得端正的坐着,等物理就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还能稍微地放松一些。
  绣儿吃完饭,回家了,也没有帮着收拾一下,借来的桌椅板凳。绣儿觉得自己虽然一天什么都没有干,但是还是腰酸背疼,浑身不对劲儿。
  王秦氏在绣儿回家的时候,叫绣儿端了一些剩菜回去。绣儿晚上没有做饭也没有吃饭,回到家就去睡觉了,叫王成他们凑活着吃了。
  张柳的病好利落了,跟着张曹氏回家了。不过,张柳回家就挨训了,因为张曹氏知道了,王平是在张柳看着的时候,出去的。
  过了几天,王成给绣儿拿了一张地契。绣儿不知道这地契是怎么一回事,不过看着是新的。絮儿也没有仔细看,就问王成:“这是哪里的地契?”
  绣儿不记得自己拿钱出去买地了,也不记得王成和自己商量过。这怎么就突然又买地了呢?绣儿知道,现在卖的的人很少轻易遇不上。
  王成说,“我这不是看咱家后面,还有一块儿地方是空地吗?就提前和里正说了,这不今天里正刚刚给办下来。”
  “我不打算在后院盖屋子了,咱就在在这块空地上盖房子好了。你不是说到时候租出去吗?如果在后院盖房子,地方小不说,就是和别人住在一个院子里,时间长了会有矛盾的,不是都说远香近臭吗?”
  绣儿觉得王成说的有理,可是这么大的事,“你总该和我商量商量吧!我都不知道。”
  王平示意把绣儿把地契放起来说:“不是告诉你了吗?三月里盖房子,要重新买块地。”
  绣儿这时候想起来了,当时自己和王成完事以后,王成和自己说过,当时自己又累又困,只听到了前面的话,后面的话,就没有在意。
  绣儿红着脸说:“谁让你说的不是时候?”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成和绣儿就更加忙碌了。开始准备盖房子的事,绣儿的打算里是该泥皮房子的,但是王成说,还是盖瓦放好了 ,盖好以后能住很多年。
  王成和绣儿家的房子,盖好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份了。今年的收成不好,王福家还欠了绣儿家三石 麦子,一个村子的,不是很多,绣儿和王成也没有去催。
  粮食铺子的宋掌柜的,这几天,粮食涨价也不高兴,因为好多家里有老人的,都提醒家里人,今年别卖粮食了,看来是闹旱灾,宋掌柜的苦中作乐的想“哎,又收不到粮食了,不知道东家会不会辞了我!”
  这粮食铺子不是宋掌柜家了,是县上一户人家的,粮食卖迈阿密做的很大,宋掌柜的只是人家雇用的一个小小的掌柜的,一个月四五两银子,绣儿怀疑,这东家在这里根本就赚不到钱。
  绣儿只是怀疑,毕竟没有人是做赔本的生意的。
  宋掌柜看王成家里没有老人,就小声提醒王成:“王木匠,今年年景不好说,我觉得你手里,应该不缺银子,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王成谢过宋掌柜的提醒,前几天,王成去王可海家里的时候,王可海也提醒过王成,今天王成来宋掌柜的粮食铺子里就是想买了粮食存着。
  宋掌柜铺子里的粮食不多,王成问:“宋掌柜的,你看看能卖给我多少粮?最好是麦子,其他的也可以。”
  宋掌柜的说:“我和你关系好,你说个数吧!我尽量给你,就算是我这里没有,我去别的掌柜里哪里给你弄些来。”
  王成知道宋掌柜的是好话好听,别的掌柜的那里也不一定多,今年,干旱,根本就没有多少卖粮食的地方,宋掌柜的东家看来是有粮仓的,宋掌柜去给自己上别人哪里弄粮食是根本就用不到了。
  王成笑笑说:“那就麻烦宋大哥了。不知道现在的粮食多少钱一石?”
  宋掌柜说:“这大米没有涨价还是少的,现在是七百五十文一石,麦子有点儿长得多,不过咱这边的人都是习惯吃面,麦子是咱们这边自己种的,即使长得多还是比大米便宜。这麦子现在是五百五十文一石。”
  王成想着,家里没有人喜欢吃干饭,大米少买些,煮粥用就行,说到煮粥,这小米,黍子米都要买些放着才好,不知道家里的小豆多不多,都是绣儿做饭,王成还真不知道。粗粮也要买一些,“玉米怎么卖的?”
  宋掌柜说:“这玉米便宜。毕竟产量好,这东西比别的东西耐寒旱,再说都是去年的,你要的话,我给你算便宜。你家离的这么近,我叫伙计给你送到你家里去。”
  王成就在心里算到底买多少粮食合适,一家三口人,最少得二斤半,还有杨超,杨超的饭量大,加在一起就是三斤半吧,这一年三百六十天,既然是存粮了,家里的地窖很大,最起码能存两年的,四十来石的粮食。
  王成对宋掌柜的说:“我要二十石的麦子,十五石的玉米,五石的大米,五石的小米,两石的绿豆,两石红小豆。”
  宋掌柜的没有想到王成一下子就卖这么多的粮食,说:“王木匠,你家是不是没有存量啊?”
  王成说:“宋大哥,你还真是猜对了,家里是一点儿粮食都没有了!”
  宋掌柜说:“你也知道,我这里的价钱,咱两也别讲价了,你看给我十九两银子,怎么样?”
  王成迎了宋掌柜说的价钱,在心里算了算,除了麦子和大米给的是现在的价钱,别的都是以前的价钱,王成明白,宋掌柜的是给自己便宜了。
  王成说:“宋大哥,这是你东家的,给的这么便宜,你好交代吗?”
  宋掌柜见店里的伙计正在往铺子铺子里搬麦子,趁伙计不注意,对王成说:“除了大米和麦子,别的这个月还没有交账,能记在前些天的账上。大米和麦子是刚到了,昨天已经记在总账上了。”
  王成得领宋掌柜的人情,对宋掌柜的说:“什么时候有空到我家喝酒。”
  宋掌柜的平时就喜欢喝两口小酒,听到王成的话就说:“有时间一定去。”
  王成说:“宋大哥,你看这粮食今天又功夫,送到我家不?”
  宋掌柜说:“今天晚上给你送吧!别让人看见。”
  王成也明白宋掌柜的是为了自己好,如果真的闹旱灾,自己存了粮食,别人来接,不借不对,借吧!自己一家怎么也帮不到几户人家。
  王成回家就开始收拾地窖,王成家里有两个,其中一个地窖很大,在后院差不多就是三四间屋子大小现在里面是空的,另一个地窖也在后院,不过小的多长三丈,宽二丈半,绣儿平时就用的是这个地窖。
  到了晚上,宋掌柜的就把粮食送来了。王成和绣儿见自己手里有粮了,这才踏实。
  王成买了粮食,绣儿也在为了旱灾做准备。王成夏天的活不多,就让杨超回家了,王成看着王平,绣儿在忙活菜。绣儿不仅把自己菜园子里才煮了一遍晒干,还在集市上买了好多,现在绣儿家的前院和后院都晒满了菜。这还不算,绣儿不光是晒干菜,还用大缸腌了好多的咸菜,像豆角之类的都丢了进去。
  别人看见绣儿这样做,别人多多少少的也跟着做,不过不如绣儿做的多,认为绣儿是太过担心了,已经很多年都没有遇到旱灾了,听说现在的皇上是个仁君,老天爷应该不会降天罚的。
  绣儿也知道别人这么说自己但是绣儿不在乎,绣儿觉得自己想多了更好,那没有旱灾多好,要是有个万一自己也不用害怕,不就是几两银子,多费点儿功夫的事吗?
  事实上绣儿还真没有想多了,还真是旱灾,而且持续的时间还不短,绣儿和王成每次想到就在心里庆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