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十国千娇> 十国千娇_分卷阅读_374

十国千娇_分卷阅读_374

  俞良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我的本分。”他又沉声道,“我上阵杀敌,为你以前的赵虎报仇,等我回来,你便不会觉得对不起赵虎了;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是得放下。”
  徐二娘听罢哭得更凶。
  就在这时,路边的一个将领一边转头笑看,一边长声唱道:“蔡水清喂,汴水流,情郎在岸头……”
  众军“哈哈”大笑。
  俞良忙道:“二娘先回去罢,我得赶紧去追上人马,一会儿人太多不好找。”
  说罢转身翻身上马,踢马一面走一面回头,见徐二娘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俞良也有点恋恋不舍。小娘背后,是东京城楼以及繁华的市景,在清晨的薄雾中若隐若现。
  再会了,繁华似锦歌舞升平的都市。俞良转过头,前面是不见尽头的驿道,以及金戈铁马长龙,长路的远方便是烽火狼烟。
  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罢
  辽国上京,厚实的城门门洞外,一个汉子正缩着脖子在门口原地踱着步子、仿佛这样能稍稍暖和一点,他和其它牧民和百姓一起,好奇地看着城外的阵仗。
  才十月间,草原上已经下起了小雪,天气十分寒冷。天空灰蒙蒙的;地上的落雪尚未掩盖住枯草,看上去仿佛一个老人花白的头发。
  漫天的雪花深处,黑压压的人马在涌动,雪中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副模糊不清的图画。
  不远处一个牧民用契丹话说:“要打大仗啦,部落军都来了。城北那边很多帐篷,都是各个部落来的人马。”
  缩着脖子的汉子是个汉儿,叫张富贵,多年与契丹人打过交道,会契丹话。
  张富贵身上裹着厚厚的毛皮,腰间用一根麻绳套着,头上捂着宽大及肩的狗皮帽,只要他不说话,乍一看却是分不清是契丹人还是汉人。契丹人和汉儿面相有所不同,但都是黄皮肤,只看狗皮帽下的小半张脸很难分辨。
  不过城南这边汉儿和契丹人杂居,汉儿工匠最多,就算被发现是汉儿也没什么。
  张富贵观看了一番,便缩着脖子,双手对插在袖子里,佝偻着背默默地进城去了。上京城南大部分都是汉儿,但张富贵在这里仍旧不安生,平时小心翼翼的基本没有过笑容。
  他沿着风雪中古朴陈旧的街道,推开一道门,又掀开上面挂着的后皮帘子。映入帘子的是一堆通红泛着蓝光的柴火,上面吊着一只铁壶,铁壶盖子被水汽冒的“哐哐”摇动。柴火旁边坐着两个人,一个超过五十岁的瘦老头,一个秃顶披发的粗腰大汉。张富贵把目光停留在秃顶大汉脸上。
  这时老头站了起来:“阿郎,他来了,我告诉他您出城去了,也不知听懂了没,便在这里烤火等着。”
  张富贵点点头,走过去用生涩的契丹话慢慢说道:“我、出去了一趟,阿布久等啦。”
  契丹人阿布很直接地指着墙角的一个大包裹:“皮子带来了,明天送人参来。”
  “好好,感谢阿布,你很守信用。”张富贵抖了一下身上的雪花,走过去拿起包裹检查皮子。
  阿布道:“放心,都是好货。”
  张富贵笑了一下,犹自做样子看皮子,做出很关心货的样子……实际上这玩意他拿着根本赚不了钱,他更不是想靠这个发家。
  张富贵以前确实是做北货买卖的,主要通过与幽州汉人合作,托契丹人从东北带人参和稀罕动物的毛皮……这种东西在中原甚至南方各国都很稀罕珍贵,但辗转太远赚不到几个钱,实力不够强风险也极大,极可能在半道人财两空赔个精光。
  后来被朝廷官府的人找到,干上了细作的活。照样很危险,不过报酬就很丰厚了。
  若非为了富贵和生计,谁愿意千难万难跑到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张富贵先是找个契丹人合作,便是这个阿布。
  而这个阿布更是不讲信用!
  到了草原上,阿布想杀张富贵图他带的全部钱!张富贵好说歹说……钱会全部给他,只要给弄一些皮子和人参;还有下一次赚钱的机会。
  当时生死就在一线之间!人的贪婪,救了张富贵的命;因为利益,而非信用和同情。这才建立起了一条路子。汉儿到上京来并不容易,那里的工匠多半是从幽州带过去的。
  张富贵接着火光观察着阿布,阿布拿一块肉干在火苗上烤,看起来并不怀疑什么。
  这时阿布说道:“听说你出城去了?这阵子最好别随便出去走动,上京附近全是军队,听说前几天有几个汉儿被当作奸细杀了。”
  张富贵道:“那我怎么把皮子带出去?”
  阿布道:“等冬天过去,现在南下天气也太冷。辽军出征不会超过两个月,等这阵子过去,道路就好走了。”
  张富贵点点头:“多谢阿布提醒。”
  他便起身去拿来了一壶酒和一些奶酪招待这个契丹人,天色快黑了才送走。
  这时雪停了。张富贵掀开帘子,仰头看了一番,又在屋子里来回踱起步来。终于掏出钥匙打开一道门,里面顿时传来了“咕咕咕”的叫声。
  “嘘嘘……”张富贵发出一个声音,但鸽子听不懂,依旧在笼子里窜来窜去。他拿了一个装着粮食的小盆放进去,小声道:“吃罢,吃饱要回家了。”
  说到这里,张富贵心里竟是一酸,他很想写一封家书,但鸽子腿不能绑太重的东西,就连消息也只能尽量简短。
  他坐到桌案前开始磨墨,时不时回头观察鸽子的动静。
  准备好一切后,张富贵拿板凳垫着,掀开上面的一扇小窗,又看了一番天空。黑漆漆的天空,雪已停,没有一颗星星。他放开双手,让两只鸽子从窗户飞了出去,又道:“回家罢,回家罢……”说着这两句话,他的眼睛有点湿润了。
  ……
  十月下旬,拒马河南岸霸州行辕。郭绍在这里成功得到了千里之外的消息。
  禁军五万余马兵已大部退到霸州,因为大量马兵在拒马河北岸要吃粮,现在要节省运送到前线的屯粮。
  霸州成了河北前营军府的大本营。这地方位置很好,靠着拒马河,在中段,距离涿州西线、津州东线都不远;且是大周本土的要塞重镇,经营多年,城池十分坚固。
  郭绍展开一张小纸条,看了一眼,对下首坐着的文武官员说道:“辽国大军要南下了。”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侍立一旁的覃石头则是惊讶地悄悄看郭绍一眼,似乎在说:陛下此前说上京快有消息来了,果不出其然!
  郭绍不顾众人的议论,径直下令道:“立刻下旨,让殿前司除虎贲左厢步兵外、侍卫马步司主力全数北上,到雄、霸、易三州驻扎,听候调遣。”
  魏仁浦拜道:“臣遵旨。”
  郭绍又道:“竭尽所能加快运粮,要保障涿州、固安、新城、津州四城粮草储备。一等辽国大军南下,运粮粮道就有威胁了。”
  宰相李谷道:“臣遵旨。”
  郭绍非常迅速地下了两道军令,神色稍稍缓和。他回顾左右道:“冬季大战已不可避免,我大周军在拒马河一线将会部署约二十七万将士(实数);估计辽军应有十余万骑兵和部分奚族步兵参战。此战事关国家存亡,必全力以赴!”
  众人神色一凝,纷纷抱拳表态。
  郭绍又沉声道:“照枢密院方略,今年冬季之战,方略为保护涿、固、新、津战线工事的完整,切不可急于求成!”
  这时大堂外面的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鼓声,仿佛在催促着大战的序曲,郭绍心中莫名地收紧。他暗自深吸一口气,静静地等待着这漫长又难熬的一段时间渐渐过去。
  一切都会过去……想当年寿州之战,不照样提着脑袋在煎熬那段时间,现在回头也不过是一段比较深刻的记忆罢了。
  第六百九十六章 津六堡
  前线并非想象中那样,更与出征南汉国不同。这里很苦,也很枯燥乏味。
  俞良所在的都和序列临近的另一都人马共约二百人,驻守在津州北面的一个堡垒里,这个堡垒编号“津六”。
  他们穿着干净整洁的衣甲过来,一开始就是干苦力修各种工事,盔甲当然不穿,身上的戎服很快变得又脏又破。每天都干活,大伙儿都快忘记自己是来打仗的、还是来徭役干苦力的。
  进入冬月间,津州这边刚下第一场雪,天气愈冷,离东海岸也不远了,海风很大。上头发了麻布手套,但俞良禁不起这种冷风,手上和脸上都开裂了,风一吹就一丝丝地发痛。
  昼短夜长,大伙儿早早就收工。值夜放哨的就更辛苦,幸好今夜不该俞良为当值官。
  连张大都嘀咕说:“就算在俺们穷乡僻壤,冬天下雪了也不干活哩。好在这儿吃得饱……”
  营地中间有十来栋低矮的房屋,又矮又结实,下面是土夯的墙,上面是厚木板盖的毛毡。不远处还有一座堆土的土塔,上边站着两个浑身裹着后毛皮的汉子在烤火。
  住这种房屋似乎比帐篷好得多,但三十几个人睡一间屋!实在是修建工事房屋的活儿太多了。
  俞良带着自己手下的三十号汉子吃完了饭,大伙儿便都缩进低矮的房屋里。大部分人径直上炕,上面暖和……这炕倒是第一回见,据说是官家体恤将士,专门设计的。房屋下面烧石炭,整个土炕都是热的。
  有的人在帘子后面擦身体,无论干了多少活,洗澡是非常麻烦的事、人太多地方太小,便是烧点水拿布巾擦擦了事。
  房屋里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子夹杂着脚臭、汗臭、屁臭的复杂气味。
  俞良从包裹里拿出一本《搜神记》无趣地翻看,本是闲书,不过都看过了。脑子里浮现出了东京的繁华舒服,仿若听到了美人动听的小曲。
  不远处的张三长伸着脖子,一脸膜拜地看着俞良。
  就在这时,有人小声道:“你说摸奶是啥滋味……”
  顿时就有人回应,在那里议论起来,时不时发出“嘿嘿”的笑声,张三则瞪眼侧耳听着,听得十分入神。又听见一个声音道:“这回回去,定要去醉红楼尝尝滋味。”
  话音刚落,忽然听得门外一个声音道:“李都头到!”
  所有人立刻停止了嬉笑,从炕上站了起来,忙着披衣。一个和俞良差不多的青壮汉子掀开厚实的皮帘子走了进来,他和嫖妓的时候表现全然不同,拉着一张脸,叫大伙儿有点害怕。
  众将士面朝李都头站定,俞良带着大伙儿抱拳执军礼,一起拜道:“拜见李都头。”
  李都头点首示意,说道:“传令军下发塘报,辽军主力已至幽州,从明日起,津六堡开始备战。”他说罢又转头看向一个文官,让文官确认,“王司务,传令军塘报可是如此?”
  文官道:“李都头所言不差分毫。”
  李都头又道:“另外,明天早上取消出操,诸位都洗个澡,换干净的里衬;上头说的,这样受伤了不容易溃烂,更能活命。夜里二都人马轮流夜不解甲。”
  李都头说罢转身就走。
  营房里消停了一会儿,没多久众人兴奋地嚷嚷起来。这阵子每天就干活,人们似乎已经厌倦了,反而对战事有点期待起来……南汉战场便是,一旦开始打仗,打完就能领赏回家。
  这几天明显没那么枯燥平淡,堡垒外面时常都有马兵出入,一会儿听说斥候发生了冲突、死了人,一会儿又听说辽军在何处来了。不过都只是听说,大伙儿从来没见过哪怕一骑辽军。
  天地间渐渐黯淡,俞良提着一桶水从木梯子上慢吞吞地爬上一人多高的土墙,墙边上夯着密实的木桩,上面尖尖的。他将水沿着木桩外面往外墙上浇下去,等到晚上就能结一层坚硬的薄冰。附近还有一些将士也在泼水。
  俞良回头看,见他手下的几个汉子正在水井边等着打水,便舒展了一下上身,眺望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冬季仿佛就是荒原,隐隐能看到村落的房屋。四下里仿佛什么都没有,他转头向右看,不远处倒是能看到一座矗立的土堆,还有两座木架子一样的塔,那是临近一座堡垒里的哨塔。
  一天又这样过去了。
  晚上依轮流秩序,俞良等人不准解甲,合身躺在床上睡觉。身上的板甲凹凸不平,床板也硬,躺久了不怎么舒服,不过还是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俞良忽然被一声大叫惊醒,接着便听见“咚咚哐哐……”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来。他大吃一惊,猛地坐起来,脑子还是迷糊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一个士卒“砰”掀开木门,跑进来大叫道:“敌军袭营,赶紧起来,大伙儿快上墙,找自己的位置!”
  俞良渐渐才回过神来,一骨碌就爬起来,喊道:“快起来,拿好兵器站好!”
  他赶紧抓起床头的一把佩刀挂在腰上,然后拿起弩和箭壶。房屋里三十多号人顿时一片嘈杂,外头更是喊叫声四起。
  众人准备好兵器,戴好头盔,很快就站在了屋当中。俞良的脑子有点懵,这时才想起自己这一队应该复杂哪个位置。当下便带着人从房屋里走了出去。
  外面闹哄哄一片都是人,显得有点混乱。这时便见李都头从他的屋子里按剑走出来了,他吼道:“第一都的人,直接上墙,备战!”
  李都头又抬头看那土堆哨塔,大声骂道:“在愣啥!点烽火!”
  上面的士卒赶紧把一只瓦罐“哐”地砸碎,将火把一扔,上面“轰”地燃起大火来,营地上骤然也亮了几分。
  俞良的心头“咚咚咚”直响,总算脑子比较好使,想起平素训练的过程,“唰”地把出腰刀,指着左边的几个梯子道:“第一火,上!”
  他自己也从中间的土阶小跑了上去,众军见状,也跟着上墙。
  俞良瞪大了眼睛,爬上梯子顶端,一看外面漆黑一片并未看见人,远处的一堆堆篝火在黑夜里摇晃着亮光。这时一骑出现在火光边缘,那骑兵拿着一根三角红旗,大喊道:“自己人,别放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