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_分卷阅读_22

乱世宏图_分卷阅读_22

  还好,这小子还不是傻到无可救药!一众跟常思平素走动甚密的武将们听了,终于暗暗松了一口气。
  身为武将,有哪个不希望自己如同廉颇和黄忠两人那样,老而弥坚?眼前这个小子虽然行事狂悖,反应迟缓,至少还生了一张好嘴巴。不至于让汉王下不来台,真正拿他行了军法。
  然而,还没等大伙一口气宋完,却又听见韩重赟飞快地补充,“不过末将可真的没见过什么二皇子。也不知道主公和各位叔叔伯伯,为何对一个失了国的皇子,念念不忘?竟恨不得随便抓一个人,就当成是二皇子!”
  第六章 君王(三)
  “啪!”刘知远又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上,身上杀气四溢。如果先前他的恼怒,还有一大半儿是故意装出来试探年青人胆量和头脑的。此刻,却是如假包换。
  “哗啦啦!”摆在书案边缘处的金批令箭被弹起来,四散着落了满地。
  殿中文武一个个满脸惊愕,无论先前如何欣赏韩重赟,到了此刻,除了常思自己之外,再也没人愿意替他说情。
  这小子白生了一幅好皮囊,却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明明已经做错了事情,不借着自己是河东子弟的身份主动向汉王谢罪,反而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儿,扯下弥天大谎。
  这,不是自己找死么?汉王现在虽然没有称帝,也毕竟是君。而欺君自古便罪在不赦,更何况,如此拙劣的谎言,那小子扯完了一次还不过瘾,居然紧跟着就又扯了一次!
  带着几分怜悯,众人看着手足无措的常思,然后偷偷打量蠢笨如牛的韩重赟。却惊愕的发现,面对着海浪一样重重扑来的杀气,此人居然依旧能保持从容不迫。先是第三次向刘知远拱了下手,然后笑着说道:“主公何不容末将把话说完?末将只是否认他是二皇子,却没否认曾经帮助过他。更没有妄言相欺,说自己此举纯属出于年少无知!”
  “嗯?”刘知远眉头轻轻一跳,四溢的杀气缓缓收敛。
  见过不怕死的,却很少见到如此不怕死,并且唯恐自己死得不快的。就冲着这份胆色,自己也值得让他多活半炷香时间,免得常思觉得自己不念旧情。
  扑面而来的杀气稍退,韩重赟愈发举重若轻,笑了笑,继续补充,“主公,末将不是有意替他掩饰身份。而是末将从一开始就认为,郭长史弄错了人。万一主公也一时失察,将其当成二皇子拥立入汴,必将遗笑天下。而其他各镇节度,亦必将落井下石!”
  “什么?”刘知远双臂猛地撑在了书案上,俯身而视。就像一只正准备扑食的老鹰,紧紧顶着一只刚刚学飞的白鹤。“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尔父、郭汝明、阎晋卿,还有老夫麾下那么多细作,都反复辨认过,确定过他的身份。居然到了你这儿,真的就立刻变成了假的。莫非你以为,你比全天下所有人都聪明不成?”
  “末将不敢!”韩重赟第四次躬身施礼,风度翩翩,不卑不亢。“末将资质愚钝,所以,凡事就都喜欢较真儿!末将幼年时,曾经听人说过一个故事。昔日有帝王想要猎一头真龙,结果不出两个月,天南地北,就进献了无数头真龙进京。从赑屃、巨蟒到鳄鱼,应有尽有。非群臣故意欺君,乃争相投其所好也!”
  “你胡说!”话音未落,苏逢吉第一个忍无可忍,大步流星出列指责。“小小年纪,就如此阴险狡诈,若是再长大些,可怎么得了。主公,微臣请主公速做决断,将此子明正刑典。”
  当初是他私下指示郭允明,‘无论那个傻子是真二皇子,还是假二皇子,都必须当真的送到太原’。汉王刘知远对他的行为,似乎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没人跳出来拆穿的基础上。一旦有人跳出来指控河东方面造假,那承担责任的人就是他,欺君罪名无论如何都不会落在别人头顶。
  “请主公将此子明正刑典!”不光苏逢吉一个人心虚,其他几个参与进此事颇深的文官,也纷纷出列拱手。
  “此子狂悖无状,公然抗命在先。巧言令色,离间我大汉君臣于后。主公若仍然对其宽容爱护,将置我大汉国法军法于何地?”
  ……
  “常将军!你还有什么话说?”被野鸭子叫唤般的催促声,说得心头烈焰腾空,刘知远长身而起,手扶桌案,将目光最后转向自己的心腹常思。
  成大事者不必拘泥于小节,无论二皇子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只要将其扶上皇帝宝座,自己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至于死较真儿的韩重赟,也只能牺牲掉了。其中不得已之处,相信常思本人也能理解。
  “主公……”史弘肇、郭威,还有一干追随了刘知远多年的老兄弟,个个满脸紧张,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如果韩重赟一进门就认错请罪,或者在刘知远第一次出言考校时就以小卖小,撒泼打滚儿,他们看在常思的面子上,无论如何也要保证此子性命无忧。而韩重赟一进来就以河东军将领身份,当着所有人的面儿说假话,接连两次公然欺骗刘知远,并且含沙射影,暗示专门替汉王干黑活的苏逢吉指鹿为马,就彻底将问题弄得无法收拾了。
  当然,此刻他们若是一味地联手护短。也许依旧能保住韩重赟的小命儿,但给汉王留下的,必然是众将联合起来逼宫的恶劣记忆。以他们这些年来所亲眼目睹和所亲身经历的事实,君臣之间,此等裂痕一旦生出,便会越裂越宽,永远无法弥补。
  “常克功——!”刘知远故意不看众人焦急的脸色,拖长了声音催促。
  “末将,末将……”这辈子都未曾顶撞过刘知远的常思额头见汗,嘴角濡嗫着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事态已经完全脱离了他预先估计,如果不选择大义灭亲,恐怕失去的不仅仅是刘知远本人的信任。在座当中,也有不少老兄弟,会觉得他常思不识大局。
  正恨不得跳起来,狠狠给自家女婿几个大耳光,逼着他跪地讨饶的当口。门口处却再度传来的韩重赟的声音,如同鹤鸣九天,令人耳目当时就为之一清,“苏长史切莫忙着逼主公杀人,主公亦切莫动雷霆之怒。作为河东军的后生小辈,末将心中还有一问。若是主公和在座叔叔伯伯能给末将一个答案,末将朝闻道,夕死可矣!”
  “你说!”没想到这狂悖少年,居然胆色到了斧钺加身而不惊的地步,刘知远微微心动。深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滔天杀意表态。
  “主公,苏书记。照理,此等军国大事,晚辈断无资格置喙。然而作为河东子弟,有几句话,晚辈这些日子却如鲠在喉。”韩重赟笑了笑,身上的甲胄被摇曳的烛光照耀,亮得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诸位皆认为二皇子货真价实,可万一有人手里握着确凿证据,足以证明那人不是二皇子,诸位将如何应对?挟天子以令诸侯固然省事儿,可万一所天子是个假货,我河东岂不立刻就成了众矢之的?届时,诸位还能像今天杀晚辈一样,让天下群雄皆鸦雀无声么?”
  “嘭!”仿佛当胸被人射了一记冷箭,刘知远的身体晃了几晃,缓缓坐回了胡床。
  自打听闻有可能找到了二皇子以来,他几乎日日夜夜想的都是,如何利用二皇子石延宝的身份,压服其他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如何以二皇子为傀儡,执掌天下权柄,然后一步步地将石家江山,转移到刘家。跟杨邠、王章、苏逢吉等亲信谋臣商量时,所有计划,也都是围绕着“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唯一的核心而制定。却从没仔细想过,一旦诸侯手里有宁彦章不是二皇子的确凿证据,并利用其为把柄,对河东军群起而讨之,大伙将要如何去应对?
  的确,眼下河东的实力天下无双,除了契丹人之外,无论对上哪个节度使,都可以轻松将其拿下。但如果群雄联手而战,最后被灭掉的,却必然是河东。先前也许群雄还找不到联手的理由,河东军可以合纵连横,拉一批打一批,然后挨个收拾他们。若是河东汉军辅佐一个假皇帝登上大位,群雄还需要再找联手的理由么?
  “你,你小子危言耸听!”
  “你,你小子胡说。大人的事情,你,你一个小孩子瞎搀和什么?”
  ……
  非但刘知远一个人如遭重击,大殿内凡是心思稍微仔细一些的文臣武将,刹那间也个个额头见汗。
  大伙原来所想,过于简单,过于取巧,过于一厢情愿了。如今被一个小小后生晚辈拿手指头轻轻一戳,就立刻走风漏气。换成了双头老狼符彦卿,人面巨熊杜重威,还有两脚毒蛇李守贞,大伙看似完美的梦想,岂不是彻底变成了一个吹起来的猪尿泡?
  整个大殿内此刻最为尴尬者,无疑就是整个事情的主谋苏逢吉。只见此人脸红得如同猴子屁股般,身体颤抖,气喘如牛。半晌,才将手指哆嗦着举起,遥遥地点向韩重赟的鼻子,“你,你一派胡言。真的,就是真的,怎么可能是假的?那么多人就亲眼验证过,怎么可能全都不如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半大小子?”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韩重赟迎着他的手指向前走了一大步,浑身上下甲胄铿锵。“想要以假乱真,恐怕就必须做得天衣无缝。而想要指证一个东西为假,则只要抓住任何破绽刨根究底便可!苏大人,不知道你可否保证,二皇子身上,任何疑点都没有?”
  “呃————!”苏逢吉被问得接连后退,一个字也回答不上来。
  他原本身材就偏瘦小,与年青魁梧的韩重赟两厢对照,更显得阴沉猥琐。那韩重赟却丝毫不知道给长者留面子,又继续向前逼了两三步,如乳虎欺凌一只野鸡。直到将苏逢吉的身体全都逼进了烛光稀薄的阴影里,才忽然露齿一笑,转身第五次向刘知远行礼,“主公,末将还有一问,想请主公和诸位叔叔伯伯指点。”
  “你说罢!”刘知远抬了下胳膊,意兴阑珊。刹那间,眼角额头的皱纹被烛光照了个清清楚楚。
  不服老不行,如果光阴倒退二十年,甚至十年,他刘知远绝对不屑去投机取巧。而先前整整一个半月时间,他却一门心思地想利用那个不知真假的二皇子去威慑群雄,从没考虑过一旦阴谋败露,自己将会面临何等恶劣的局面。
  “末将多谢主公!”韩重赟第六次拱手,脊背挺直,声若洪钟,“末将就不明白,主公为何偏偏要利用石家二皇子的身份去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是堂堂正正地领兵进入汴梁?想那大晋两代帝王,前一个认贼作父,割让燕云十六州。后一个也是昏庸糊涂,任人唯亲,导致外虏入寇,生灵涂炭。他们何曾施一恩与天下?天下百姓,又何尝念过他石家一丝旧情?”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虽然按道理,他们眼下还都算大晋国的文武。却是谁也没勇气和脸皮,替大晋国的两任皇帝据理力争。石敬瑭和石重贵,前一个注定要遗臭万年。而后一个,在所有亡国之君里头,昏庸程度恐怕也能排进前三。
  “就算勉强还有个皇家正朔之名,也是个烂了大街的污名。哪比得上汉王您,先是拒不投降,保全了我河东百姓不受胡虏凌虐之苦。后又果断举起义旗,带领天下豪杰殊死搏杀,令契丹群丑顾此失彼,惶惶不可终日,进而自生退意……”空荡荡的大殿中,韩重赟的声音继续回响。如洪钟大吕,不停地敲打着人的心脏。
  他很年青,比在场所有人都年青。年青得令人羡慕,令人觉得心中恐慌。而他的话,却如同一湾洒满了阳光的溪水,驱散了干涸与黑暗,在所有人心里,瞬间染出了融融绿意。“汉王光是这两件大功德,就不知道甩了石家几百条街。随便拿出一条来,都足以令天下诸侯俯首称臣,不敢仰视。主公又何必舍本逐末,非要那早已被万民唾弃的石家大旗,举上头顶?退一万步讲,即便那人真的是二皇子,他们石家的余威,就能够帮助主公压服群雄么?况且主公眼下声望如日中天,尚不敢自立为帝,堂堂正正地问鼎逐鹿。他年群雄和百姓渐渐忘了主公今朝‘首举义旗,驱逐契丹’之德,主公又凭着什么取石家而代之?”
  第六章 君王(四)
  静!
  大殿内忽然变得无比安静。
  韩重赟的话早已说完,余音早已不再绕梁。大殿内,却没有任何人开口接茬儿。只剩下潮水般的烛光,层层叠叠,照出一张张忽明忽暗的面孔。
  挟天子以令诸侯,乃是大伙先前所能想到的最佳方案。历史上也有无数成功的先例在,全体河东文武,包括汉王刘知远最为倚重的郭威,都未曾提出任何异议。
  大伙习惯了师从古人,也习惯了利用权谋为河东争取利益,打击对手。谁也没有尝试跳出前人的巢臼之外,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而后生小子韩重赟,却从一开始,便未曾进入前人的巢臼。
  因此他才能看得更远。
  也更准确。
  昔年曹孟德拥立献帝做傀儡,却终身不肯篡位。是因为两汉四百年统治已经深入人心,他身侧还先后有袁绍、刘备、孙权等人虎视眈眈。
  昔年唐高祖李渊拥立杨侑为帝,是因为杨广还好好地活在江都。大隋如百足之虫死而未僵。
  而大晋朝如今还剩下什么?高祖石敬瑭靠认契丹大可汗耶律德光为干爹,才换回了皇位,从登基的那一天起,就倍受世间豪杰鄙夷。
  先帝石重贵行事莽撞,任人唯亲,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导致豪杰心冷,将士离德。这才有了国戚杜重威率领大军临阵投敌,反戈一记的惨祸发生。国破家亡之际,此人又没勇气自杀以殉社稷,最后竟然如奴仆一样被契丹人抓去塞外苟延残喘,把汉家男儿的脸面给丢尽了!放眼天下,有哪个有识之士,会为他的结局感到惋惜?
  换句话说,大晋朝早就该亡了,即便不亡在契丹人手里,也该亡在中原人自己之手。没有任何遗泽于天下,对豪杰们也没有任何号召力。跟当年的大汉、大隋,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大晋皇家的名号,早就成了一块又脏又臭的破抹布。将它挂在战旗上,只会令河东军蒙羞,不可能起到任何有益效果。
  比起大晋太子这个没有任何价值的招牌,河东文武在汉王的带领下英勇不屈,首先竖起起义旗驱逐契丹的壮举,才真的有影响力,更值得所有人重视和珍惜。
  如果需要在“儿皇帝石敬瑭的后人”和“驱逐契丹的大英雄”之间选一个做中原之主的话,凡是长着脊梁骨的男人,都知道该如何去选择。
  况且傀儡用过了之后,早晚有一天还要抛弃。
  而那时,汉王“驱逐契丹”的功劳已经慢慢被天下人忘记,又平白担上了一个篡位者的恶名,想要群雄低头,恐怕被现在还要难上十倍!
  ……
  “噗!噗!噗!”烛火跳动,将在座每个人的影子投在四壁上,忽长忽短,也照亮他们每个人深邃的眼睛。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武将队伍中,有人终于缓过了几分心神,低低的赞叹,“常克功果然有眼光,不服不行!”
  宛若沸油中忽然落下一滴冷水,周围顿时跳起了无数嘈杂。并且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转眼间,就将先前的寂静驱逐到九霄云外。
  “是啊!那小子不是傻大胆儿,而是借机劝进啊!这心眼儿长得……,啧啧,啧啧!”
  “老子刚才白替他担心了,不行,这账早晚得跟老常算!”
  “吃他,吃死他!不吃穷他,难消老夫心头之恨!”
  “哈哈哈哈……”
  与武夫们的简单直接不同,文官队伍里,有些突然冒出来的话语,却绕了不知道多少个弯子。
  “后生可畏,真的是后生可畏。跟这小子比起来,我等的年纪,可的确活到狗身上!”
  “人老糊涂,人老糊涂啊!老夫从今往后,可再也不敢替汉王出谋划策了。”
  “怪不得当初,老夫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今天听了小韩将军的一席话,才恍然大悟!”
  “不只是因为我等身在局中,而是我等先入为主,没有余暇考虑其他!”
  ……
  听着周围的窃窃私语声,汉王府掌书记苏逢吉的脸上,愈发是乌云翻滚。有些话,明显是说给他听的,讥笑他这个所谓的王府第一谋士,见识居然还不如一个半大小子。有些话,却是试图推卸责任,落井下石。
  无论是哪一种,苏逢吉都不能让对方的图谋得逞。因此咬了咬牙,再度从阴影里走了出来,走过韩重赟身侧,在比对方靠前数尺远的位置,大声向刘知远提醒:“主公,微臣以为,此子是在故作惊人之语。所图,无非是替他自己先前的行为脱罪,替其好友掩饰……”
  “你放屁!”右军都指挥使史弘肇最恨这种明明有错却死不认账,还试图颠倒黑白,倒打一耙的人。猛地从座位上跳起来,指着苏逢吉的鼻子破口大骂。“他刚才说的话,有哪一句错了?难道汉王此刻的名头,还比不上儿皇帝石敬瑭的孙子?还是你觉得汉王不配做中原之主,非得先脱裤子后放屁,推个傀儡坐龙床?老夫看你,分明是才能不如人家,所以心生嫉妒,想置人家于死地。你这种鼠肚鸡肠的小人,早晚会坏了汉王的大事!”
  他生得魁梧雄壮,满嘴黄牙。吐沫星子居高临下喷出来,顿时淋了苏逢吉满头满脸。后者被喷得以袖子遮额,接连后退,直到退出了吐沫星子的杀伤范围之外,才放下长袖,正色回应道:“史将军,主公面前,你不该如此轻慢于苏某!”
  “老子就是轻慢你了,你又怎地?”史弘肇虎目圆睁,脸上的络腮胡子根根竖起,“难道挟持个狗屁二皇子去汴梁,不是你给主公出的主意么?分明见识不如人家,还死不承认,你还敢说你不是鼠肚鸡肠?你们这些读书人啊,就没一个生着好心眼的!”
  最后一句话,可是横扫一大片。气得苏逢吉身后的谋臣们个个脸色大变。然而,却是谁也没勇气出头跟苏逢吉并肩应付史弘肇,同舟共济。
  首先,大伙先前替汉王所制定的方略全是围绕着“挟天子而令诸侯”这一目标,如今看来全都臭不可闻。
  其次,史弘肇乃刘知远麾下数一数二的大将,手握重兵。在这武夫当国的时代,甭说骂了大伙几句,就是他动手打了人,只要他不是故意找茬,大伙就算白挨。汉王顶多会罚他几十串铜钱,根本不可能秉公处置。
  “你,你,你……”苏逢吉左顾右盼没找到任何援手,只能自己孤军奋战。伸出一根纤细修长的手指,从下而上对着史弘肇的大粗手指头。宛若绣花针对上了韦陀杵,“你血口喷人。他,他,他,那,那小子怎么可能不是二皇子,那么多人都确认过。怎么可能凭着他几句话,就,就……”
  “老子从来没否认过你抓了个二皇子回来!”史弘肇撇了撇嘴,继续俯视着苏逢吉,像老虎俯视一只老掉了毛的野鸡,“问题是,他说得对。汉王根本不需要一个狗屁二皇子。汉王自己麾下兵强马壮,且威望如日中天,看上了皇帝宝座尽管自取便是。何必借了石家毫无用途的名头,给自己找麻烦?你这个书呆子,非但心胸狭窄,而且鼠目寸光!见识连个毛孩子都不如,老子若是你,早就买块豆腐碰死了,哪还有脸继续站在这里胡搅蛮缠?”
  “我,我,我……”苏逢吉又羞又怒,偏偏一句犀利的反驳之词都说不出。比起韩重赟所建议的“直中取”,他先前的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意,的确绕了一个巨大的弯子,且风险性极高。一不小心,有可能就是弄巧成拙。
  “行了!苏书记,你且退在一边。到底该如何做,本王稍后自有定夺!”毕竟是朝堂不是菜市,汉王刘知远不想再看到麾下文武大臣继续争执下去,更不想看到苏逢吉当众出丑。轻轻用手指敲了一下桌案,低声吩咐。
  “是,微臣遵命!”苏逢吉终于找到了台阶下,立刻转过身,朝着刘知远施礼,随即仓惶后退回到了阴影当中,已经变成青红色的老脸上,汗流如注。
  “化元,你也入座吧!”刘知远又看了一眼史弘肇,叫着对方的表字,和气地吩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