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农门青云路> 农门青云路_分卷阅读_80

农门青云路_分卷阅读_80

  前后用时二十六天,他们花最少的钱,最少的天数,从廊州赶到了都城晋安。
  雍州大山较少,地势一马平川,还在一百里开外,就隐约能看到晋安的城墙伫立。
  国都所在的雍州,繁荣度不是边远县镇能比,都城更是建得细致。
  城墙高耸,由打磨得大小一致的青石堆砌,粘合材料加了糯米,与边防城墙用料一致。
  每条缝隙都好似都细细勾勒过,看上去整齐且厚重。
  瑾瑜心里感叹,青石质感十分坚硬,在这个没有机器切割打磨的年代,得多少能工巧匠夜以继日的打磨,才能建出这般美观又坚固的城墙?
  国都外围的城墙尚且如此,那皇帝居住的宫殿岂不更加精致?
  不及多想,马车已行至城门,有穿着甲胄的侍卫伸手拦下,询问为何进城。
  这是天子脚下,城门进出看守甚严,以防有不法之徒人犯上作乱。
  平时没什么大事时,平民进城只是例行询问,不要有特殊举动不会引起注意。
  如今恰逢各地举子进城应试,外地面孔颇多,故而需要细细勘察。
  李言卿三人出示了功名文书,查验过后本该放行,侍卫的目光却锁定在冬青身上。
  “她是何人?若是家眷,出示相关证明便可免去路引。”
  李言卿和陈君然心头一紧,他们是进都赶考的举人,能脱离本籍,手持官府功名文书便不需路引。
  但冬青是随行家眷,又生得貌美,若瑾瑜拿不出证明,只怕冬青要被留在城外了。
  他们并不希望冬青被留在城外。
  只见瑾瑜不慌不忙,从随身包袱里摸出一纸盖了官印的文书递过去。
  这是当日去官府登记成亲时,王县令递给瑾瑜的那张纸。
  瑾瑜曾是现代人,谨记出门一定要带身份证,否则寸步难行。
  如今他没有身份证,临行前总觉得不踏实,就把这变相的结婚证带在了身上。
  侍卫确认无误,递还给瑾瑜,走往一边,让开道路给瑾瑜的马车通行。
  找了个便宜的寓馆落脚,洗漱后躺着养精神。
  现在正月二十八,距会试头场还有十天,养足了精神才好趁着最后的日子温习一遍四书五经,力保榜上留名。
  躺在床上看着屋顶,陈君然觉得自己犹如做梦。
  在出发之前,除他自己存的一百两银外,还从家里拿了五十两添上,被几个嫂子念了个够。
  在他的计算里,路程有一月左右,沿途的饭馆住宿都不便宜,就算他厚着脸皮在有村庄的地方借宿,一路下来也少不得花掉几十两。
  再有,赶考至少得在晋安待半年,这半年都要花钱,一百二十两左右肯定撑不到授官,寻思着在晋安找份差事,总不能只进不出。
  这还是在能考中的情况下考量,若是没有考中,那他只有沿路乞讨回家了,或者在晋安讨生活,等再一个三年。
  李言卿有把瑾瑜买马匹的钱分担一半,他拿钱给瑾瑜,冬青和瑾瑜都坚持没收。
  于是厚颜蹭了瑾瑜的马车,没想到,他还沾了冬青的光,吃饭完全没有花钱,住宿也只是给马添料时住了十来晚。
  预算花出去的二三十两,最后只花了几两用来住宿。
  心里庆幸,还好当初一举善念,将书借给瑾瑜,从而结交瑾瑜与冬青二人。
  细细想下来,他除了最初领瑾瑜去买笔墨纸砚和借书给瑾瑜外,就再没对瑾瑜有什么帮助。
  反倒是自己,沾了二人不少的光。
  想着,不知不觉睡了过去,这一个月虽然吃得饱很安心,却终究颠颠簸簸,也是时候踏踏实实睡一觉了。
  几人从傍晚睡到第二天天明,神清气爽!
  李言卿又想提议几人出去转转,看看这堂堂黎国都城的全貌,但一看陈君然和瑾瑜已经早起看书,再想想上次秋闱他副榜取中的心情,于是默默退回房间,老老实实看起书来。
  瑾瑜时常都有温习,现下只是把觉得快要忘记的部分重新看一遍,用不了多少时间。
  看了一早上,瑾瑜叫上冬青出门,准备约陈君然和李言卿一起出门走走。
  结果两边都吃了闭门羹,那两人如饥似渴的扑在书本上。
  陈君然如此瑾瑜还能理解,但李言卿发什么神经?
  瑾瑜摇着头,既然那两人不与他们同行,他只有顺势而为,跟冬青过过二人世界。
  带着冬青把帝都逛一圈,好吃的吃个遍。
  瑾瑜是作此想法的,只可惜,冬青跟着出去,并没有沉迷玩乐吃食,而是在查看整个晋安城的地势布局。
  逛了大半天,两人在一座茶馆里歇脚,叫了一壶清茶。
  冬青杵着下巴,道:“我觉着,晋安城的人特喜欢吃,不是说别的地方的人不喜欢吃,毕竟民以食为天,但晋安城卖吃的地方总是人满为患。”
  瑾瑜抿了一口茶,略有苦涩的茶液从舌尖蔓延至整个口腔,最后化为一丝丝儿甘甜,抬眼看向认真分析的冬青。
  “嗯,所以呢?你又有何奇思妙想?”
  冬青转脸,“奇思妙想谈不上,既然我们要在晋安待这么长时间,我总不能每日无所事事,我决定也去摆个小摊儿卖吃的。”
  瑾瑜无奈,他就知道冬青闲不住,“那你准备卖什么?”
  冬青眉头微蹙,“目前还没有头绪,我需要再看几天再做打算。”
  “嗯,不急,我们还有几千两存银,山河县小圆还帮我们挣着钱,暂时不用急,你想好了再说,你做什么我都没有异议。”
  冬青点头,两人歇够了就往回走。
  本来瑾瑜的初衷是带冬青玩乐,最后变成了勘察市场。
  瑾瑜也无可奈何,冬青许是觉得没钱主动权就在别人手里,所以对挣钱有着迷之执念。
  不过如此也好,冬青乐于挣钱,一举两得。
  剩下的日子,陈君然和李言卿只出去过一次,其他时候就在屋里与书奋战。
  冬青倒是日日往外跑,没几天都把城里大街小巷摸了个清楚。
  瑾瑜则劳逸结合,时不时陪着冬青出去走街串巷,吃吃满街的小食,妙哉!
  时至二月初八,到了会试第一场的入场时间,所有应试举子汇集到考场前面。
  会试考场也称贡院,位处晋安城东南方向,瑾瑜跟着冬青混熟了地势,领着李言卿和陈君然,轻车熟路来到贡院前方。
  会试流程与乡试大体相同,都是搜身入场,领取卷面,进入号房内,屋外落锁,每场三天。
  考试内容与乡试也大同小异,都是考四书五经文,经义,五言八韵试帖诗,时务策测问。
  不同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主考官有两人,都是进士出身的大学士或是礼部侍郎担任。
  同考官人数更多,有十余人,都是翰林院内的学士,监考十分严格。
  不过在瑾瑜看来,都搜身入场后被关进小黑屋了,监考严不严有何差别?
  说起这个小黑屋,瑾瑜就觉得头疼,他还要再忍受一次。
  却别无他法,领了考卷,进入号房,安生答题。
  考题难度对瑾瑜来说,不比乡试难多少,这次他着重改变的,就是字迹与行文。
  既然乡试的主考官和湘王都觉得他的文章不错,乡试得亚元的原因,可能就是用句遣词不如解元。
  这半年,他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不浅,临行前请杨天寻看过他的文章,杨天寻说进步很大。
  至于进步大到什么程度,就只能等考完试才能知晓。
  瑾瑜循环了乡试的流程,三场过后,已经是二月十六。
  出得贡院,瑾瑜觉得天空都蓝了一些。
  陈君然依然考前考后紧张,看来第一次乡试时落榜,对他影响很大,导致后来都心底发虚,每次考试紧张得食不下咽夜不能眠。
  如何能不紧张?若是不中银钱精力都白费了,若是中了,三月还有一场殿试,由当朝皇帝亲自主考,想想都觉得心慌意乱出虚汗。
  这次瑾瑜索性都不去劝解陈君然,左右劝解了也无用,只等三月初黄榜出来,陈君然自会回归常态。
  再看李言卿,一向豁达的李言卿,这次竟显得有些愁眉苦脸,经常看他心不在焉,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瑾瑜无奈望天,是他心太大太宽?为何,他就算担心会不会中榜,也不至于如此严重。
  时间过得飞快,冬青已经寻了一处能供她摆摊卖吃的地点,只是还没定下卖什么合适。
  因为不知道瑾瑜最后会去哪里上任,她不能投入太多银钱,最好是随时能够抽身走人最好。
  所以决定再观望观望,左右殿试也在三月中,殿试第二天就会张榜,等成绩出来再做后议。
  此次应试举人有上千,经过近二十天的誊录、校对、阅卷,终于在三月初五这日,将黄榜张贴了出来。
  会试张榜并不如县试会试那般复杂,只是鸣炮张贴,有无中榜,自己去看。
  瑾瑜几人住的离张榜处不近,每次都在后面赶来,黄榜前已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
  站在后方,能看到一张黄色的纸张贴在墙上。
  因书写方法是从右往左,右边的字体较大,隐约能看到写着“华元十五年春,二月会试”等字样。
  瑾瑜这次也有些心急,主要是人太多,照这样等下去能等到日头偏西。
  索性仗着人高马大力气出众,一路就挤到了黄榜跟前。
  李言卿和陈君然沾光,跟在瑾瑜身后,一路畅通无阻。
  瑾瑜挤到跟前就停住脚步,先看了看头名会元,是一个叫张士谦的人,与他无关。
  不得不说还有些小失落,虽然会元这个名头于他而言没什么用,但听上去好听,也是主考官的肯定。
  不过瑾瑜很快调整心态,继续往后看。
  这次没费什么劲,他的名字,就与会元张士谦的名字隔了两个。
  总算放下心来,中了贡士就好,有机会参加殿试。
  殿试不会废黜贡士,只是排名,只要能参加殿试,最差都能混个同进士出身,比举人好太多太多。
  可怜李言卿和陈君然不及瑾瑜高大,视线被瑾瑜挡个严实,跟在瑾瑜身后挤进来,瑾瑜不给他们让道,他们也只能在后边干着急。
  “怎么样全哥?你中榜了么?”
  其实陈君然想问的是自己,但出于礼貌,还是先关怀一下瑾瑜有没有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