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炮灰奋斗史[清]> 炮灰奋斗史[清]_分卷阅读_269

炮灰奋斗史[清]_分卷阅读_269

  好在,老四都已经安排好了,安排了人帮忙训练。
  直亲王今日的任务也只是将这些训练的法子,以及士兵每日的进步记录下来,为将来在八旗子弟兵推广时作为参考依据。
  原本这些事情直亲王是想不到的,还是训练新兵的教官拜托他做这件事。
  直亲王想了想,水军将来肯定不会是他掌管,但是老四之前就告知他,等时机成熟,便送他带着一部分水军前往美洲。
  那么到时候他肯定也会掌兵,甚至会在美洲大陆补充一部分兵员,所以关于如何训练士兵,他还真的应该记录下来。
  这才有了每日的记录任务。
  这个笔记,后来更是成为了海军建立之初的珍贵数据记录,珍藏在国家博物馆。
  时间转眼即过,秋季来临,大地也被染成了一片金色。
  这些年因为各种农具层出不穷,再加上银行的贷款,富人家为了抢收粮食,不吝啬买上几个收割和剥粒的工具。
  还有一些村子,以全村的土地为抵押贷了几种农具,每年只还百斤粮食,全村分一分,分摊到每家头上也不多。
  这就使的一些村子收割粮食速度快多了,能腾出更多空间进厂打工。
  可以说,每年秋收后的日子,就是工厂最为欢喜的日子。
  这段时间大量的人手从繁重的农田中解放,这些人最起码在过年前,都会安心的待在工厂里,为工厂创造出更多的产品来。
  整个南方,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当中,只是偶尔有几处地方,因为常年干旱缺水颗粒无收。
  其中就有一个县城,身处关中腹地,周边没有大的河流,只几条小道,每到夏季用水紧张的时候,早早就在上游断了流。
  这就使的这个地方根本无法种植水田,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旱田。
  粮食产量不多,使得这个县城非常贫瘠,好在当地的父母官是一个清廉的官员,只一身官服上面也打了好几个补丁,没有想着刮一层油水就走,而是整日里苦思着帮助百姓脱离贫穷。
  这位父母官,虽然在本地的名声很好,可惜的是才不出众,就算是清官,也只剩一个资质平庸的清官。
  上回,突然收到同窗好友的来信,对方说了水泥厂一事,还说打算一起去信给太上皇,让太上皇施压皇帝允许他们自寻财路。问他打不打算一起去信。
  这位父母官原本不想掺和到这件事中,虽然对于这位新帝的脾气还没有摸透,但是能够踢开现太子,挤开威望极重的八爷,让太上皇甘愿退位,肯定就不是一个好惹的角色。
  父母官虽然是一县之主,但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他只是一个芝麻粒大小的官员,哪里敢参与到这件事当中,去让太上皇给皇帝施压?
  可是看着县城内衣衫褴褛的百姓,以及眼神麻木的乞儿,父母官心一酸。
  是他无用,要是他有能力的话也能够学那些开水泥厂的官府一样,带动整个县城的百姓富裕起来。
  正是这些百姓,使的父母官一咬牙,写信同意了同窗好友所说的事情。
  信传过去之后,他就惴惴不安,每日里等待着。
  逼迫皇帝是谁都能干的吗?
  皇帝身为九五之尊,御极天下,哪里能够受到臣子的胁迫?
  父母官心想自己肯定保不住顶戴花翎了,不过要是真的能拿顶戴花翎换治下老百姓一个活路,他倒是心甘情愿。
  这一日破烂的城门,进来了一队人马。
  看着整个县城没有丝毫活力,再看一看城墙上有一部分因为干裂已经倒塌的城墙,这一队人当中,一个看着比较年轻的人,提着马缰开口,“之前就查过了,这里比较穷,没想到穷成这样。”在一看街上,他们进来这一会儿也没见见到几个人。
  那年轻人又看向旁边的人,“对了,这个县城一共有多少户人家?”
  “三百户。”
  年轻人点了点头,一脸庆幸道:“好歹比当年于成龙于大人,刚做官时好的多。”
  随后看着不大的县城,充满了信心道:“这一回,一定要胜过甲队,给我三年时间,一定能让这个县城人口增加到五百户,百姓能够填饱肚子。”
  他身边的人,点了点头,随后才开口,“好了,王蒙,先去找县衙,找到县令之后,赶快跟他交接。”
  王蒙“哎”了一声,手一挥,整个队伍继续向前走。
  县衙倒是挺好找,从城门进来之后,沿着这条路直走,前方不拐弯,走到头就是县衙。
  一群人下了马,发现面前这个县衙也破的跟城墙有的一拼,好在县衙门外大鼓,守门的衙役一个不少,不然一群人还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地方?
  “来人是谁?”跟面前这群人相比,这个县城衙役也瘦的很,虽然瞪大了眼,装出一副狠厉的姿态,但是光是看他那饿的有气无力的样子,连语气都有些飘忽。
  王蒙属于这一次队伍当中的领头人,既然他上前一步,“我是本地新任县令,麻烦将你们的胡县令叫出来,这是我的任职令!”
  王蒙接过旁边递过来的任职令,展开之后给衙役看。
  这衙役哪里识字,不过这调任令他还是见过的,不过是九年前,胡县令调任过来时拿出来的。
  原本以为胡县令会跟前几任县令一样,找关系调走,没想到就跟一头倔驴一样呆了下来,一呆九年愣是没挪过窝。
  衙役猛然转身往县衙里跑,边跑边喊,“大人,大人,外面来了一位新大人!”
  王蒙愣了一下,看向身边的人,随后摸了摸鼻子说,“我有那么吓人吗?”
  王蒙自小在孤儿院中长大,跟随其他读书厉害的人一样,被孤儿院继续供养,考中了进士。
  考中进士之后就没再考了,而是选择了补缺。
  让他们这些孤儿院出来的孤儿,补缺也是需要比赛,比赛就是选择一个贫瘠的县,而这段时间上面会倾斜一些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这个县。
  三年任期到了之后,会根据这个县城的人口,繁荣程度,交税额度,以及百姓的评级来评比。
  胜出者可以得到上面的支持升一任,可以说只要是有本事,就不需要考虑官场上一些复杂的事情,好好的做好本职,就能够升官。
  只要有能力,升到内阁都行。
  而败者会继续留任,直到将这个县城发展到一定程度。
  可以说,他们这些孤儿,从小时候读书时便开始竞争,淘汰掉一部分资质不好的,再淘汰掉一些心智不坚定的,最后留下的都是精英。
  既然选择了做官一途,每个精英都希望自己官高位重,可这些都是需要竞争的。
  从最低等的官做起,虽然失败了,也没什么,但是浪费了三年,就跟别人拉开了距离。
  人的一生当中,做官的时间又能有多少个三年可以浪费?
  或许当初站在同一个起点竞争,一场又一场失败之后,别人进了内阁,他可能还得费尽心思调入京城。
  这就是差距。
  王蒙虽然读书是娇娇者,但是他不认为自己什么都精通,所以这次过来就邀请了好几位好友,有善于经商,有善于种植,有善于河工,还有善于勘矿。
  总之,能带上的都带上了。
  不管如何,他都要将要让这个县城繁荣起来,赢得这次的比试,赢得最初政治资本。
  在刚起步就输了,如何让上面如何倾斜资源培养他。
  每年都有等待补缺的新人,也就是说,未来这些资源争夺会越来越激烈,要是没有一份漂亮的履历,如何能够吸引上面的人?
  胡县令听到外面的喊声,放下手中已经秃了毛的毛笔,站了起来。
  那衙役已经闯进了书房,看到胡县令大声喊,“大人,外面来了一群人拿着任职令,说自己是新上任的县太爷!”
  胡县令心里咯噔一声,心道:“总算是来了!”
  他就知道自己逃不过,刚出那么大一件事,皇帝或许不将他放在眼中,但是总有一些人不介意帮皇帝把这件事给办了。
  他冲着衙役说,“行了,别喊了,随本官一同出去看看。”
  胡县令穿着一件棉衣,这件棉衣看颜色应该是深蓝色,同样打着补丁,颜色都快洗得变成了浅蓝色。
  带着衙役出了县衙大门,胡县令看着门外一群年轻人,拱了拱手说,“本来就是本地的县令,能否容本官借看一下任职令。”
  王蒙看到出来一个干瘪瘦老头,还愣了一下,随后忙将手上的任职令递了过去。
  又打量了一眼这个干瘪瘦老头,衣服上好几个地方打的补丁,看着跟这个破败的县城如出一辙。
  胡县令仔细查看了任职令,确认确实盖着吏部的印章,他才双手将任职令送了回去,“几位还请稍等,我这就收拾了东西交县衙让出来。”
  “等等!”王蒙喊住了胡县令。
  “胡县令,难道你就不想看看你的调任令?”
  胡县令愣了一下,他还以为自己被罢官了,还想着收拾了行李回老家去。
  王蒙又从别人手中接过了一纸调令,递给了胡县令。
  胡县令看了看,当看到自己被调到远近闻名的富县,顿时眼泪盈眶。
  “我无德无能,何以能去接手这个县?”
  王蒙心里哪知道,他真是帮府城把这纸调令带过来。
  实际上府城知府也知道胡县令是一个好清官,但是好清官不代表拥有开拓能力,没办法将一个贫瘠的县发展成富县。
  这一回,上面将这个贫县作为了比赛场地,不管怎么说,这个县城都要起来了。
  而胡县令虽然没办法让一个贫县富裕起来,但却是一个难得的清官,将这一个清官安放在富县上,绝对不会怕他鱼肉百姓。
  这也是知府的考量,之前他将治下贫县的名字报上去,原本没觉得有什么希望被选中,可偏偏被选中了,自然得考虑怎么安放胡县令。
  最后想了想,还是将治下一个富裕的县城交到胡县令手中。
  为何将调任令交给王蒙,那是因为王蒙过来之时先拜见知府,两人是同一个书院出来的,是自己人,便让他将调任令一同带了过来。
  胡县令抖着手,握着调任令。
  自己呆在这个县城九年一事无成,没想到知府大人竟然这么看重他,将这么一个好的县交到他手上。
  他一定不会负知府大人所托,好好管理好这个富县。
  胡县令走时没有多余的东西,手里只拎着一个打着补丁的包裹。
  胡县令要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不少衣衫褴褛的乡亲父老,迎了过来,手中拿着仅有的各种土地产。
  有些是自己栽种的菜,有些是粗面窝窝头,而这些已经是百姓手中最好的东西了。
  胡县令泪眼盈眶,拒绝了大家塞的干粮。
  百姓中一个弓着腰的老人走了出来,看得出来,这个老人在百姓群中非常有威望。
  “胡县令,你是一个好县令,既然你已经有了好前途,我们也就不留你了,只希望你好人有好报。”
  胡县令抹了抹眼睛,亲手扶住了老人,“胡老,新上任的县令是京中来的,见识的也比小老高,肯定能带领乡亲们走出困境。”说着又转头看向路边的王蒙等人,“王县令,这些户老乡亲就交给你了。”
  王蒙郑重的点了点头,“胡县令请放心,我会凭借自己所有的努力,来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胡县令又扫了一眼所有百姓,这才背过身去,拉着一头毛驴,背着包裹往城门口走去。
  一会儿人就这样目送着他的背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