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 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_分卷阅读_233

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_分卷阅读_233

  本就是欠着方平家的钱,其他人再怎么替他出头都没有他自己张嘴来的有理。方平也想明白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心疼美凤一直不受宠,想着让美凤在她娘那卖卖好或许她就能疼美凤一些,却没想到是个这样的下场!
  被方平拦下的吴世瑞,彻底的僵直了身子,再看看周围百姓们的眼光,顿时羞从心中来,暗自想着今日之辱来日必报,恶狠狠的拿过笔纸三两下就将借据写好了,偏偏江秋意还不依不饶,非得让他按了手印再走。
  这一趟的来,银子没借着反倒丢尽了脸,回去的路上吴世瑞走的飞快,压根就不想等后头的美玉。
  谢美玉甚至没和她娘道一句别就紧赶慢赶的去追她相公了,美凤说了一大堆的好话才将他爹的火气消下去,不然他还坚持着就要休妻呢!
  这一番闹腾下来,美玉总算能过上几天安生日子了,美玉两口子轻易是不敢再上门来闹的,借据在人家手里头,闹狠了方平拿着借据上县衙里告他去,看他还敢不敢嚣张!
  还有二郎媳妇,活了半辈子到这个时候要是被休弃了,那才真的是欲哭无泪呢!自然就不敢再帮着美玉过来折腾美凤了,甚至还一个劲的讨好美凤。
  事情总算还是解决的差不多了,江秋意带了琦官和小十安回转,在家里头住了两天,小栓子年纪也不大,这几天跟这两个小娃娃混的不知道多熟呢!
  尤其是琦官,总缠着小栓子,江秋意有时候还打趣她,让琦官快快长大,长大了好给小栓子当媳妇儿呢!
  看着这几个孩子,江秋意就起了办私塾的心,如今前线没有什么大战要打,百姓们总算是能吃上饱饭了,肚子吃饱了,就该想想怎么让脑子也吃饱了!
  她写信给安王商议办私塾的事情,安王倒是没有回信,只是支派了一个老先生过来,江秋意唬了一跳,居然是曾经的太子太傅!东宫被贬斥之后他引咎告老还乡,无人知其踪迹。
  而这位老先生之所以能当上太子太傅,是因为他是大秦的第一大学士,号称整个大秦最饱读诗书的人,天下读书人的典范。这堂堂第一大学士,到乡下来教这些光着脚丫一脚泥的小顽童们读书,江秋意简直太为他屈才了,连着数日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就生怕怠慢了这位老先生。
  老先生姓崔,出身大秦四大门阀贵族孟魏崔张之一的崔氏,一贯眼高于顶却是个通达世情的。他深知如今的大秦,唯有安王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贤君明主,是以东宫被贬之后,他拒绝了禹王和梁王的招募,毅然辞官,暗中千里跟随安王来到北秦。
  江秋意日日在他跟前晃荡,晃荡的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说了一句:“谢夫人是不放心老夫负责这私塾的事情?”
  “不是啊!夫子高才,您肯屈尊来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为这些顽童启蒙,小女子感激不已,哪里有什么不放心的?”
  “夫人既然放心,那就请速速返回丘陵吧!办学堂招生教学的事情,请一应交给老夫,老夫必不负所托。”
  他来石屏的原因不就是接替下这位身怀鬼才的小夫人在这里未尽的工作么!崔夫子生平在才学上从未对任何人心悦诚服,可偏偏他对眼前这位小夫人不可不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尽管他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下巴雪白的山羊胡子翘的那样的一本正经,可他心底里早就激动的不得了。
  之前听说安王听从一介女流的建议治理北秦,将他气的呀!抡了戒尺就想去问问安王当年的大秦铁律是不是白抄那几万遍了!
  可安王就拿出了丘陵梯田图,良梨梨园水利灌溉图,谯城药材流通渠道明细。三张图就将崔巍手里头的戒尺惊的掉在地上都毫无知觉。
  奇才!鬼才!
  崔夫子可管不了献策之人是男是女的,去他的大秦女子不得参政!这样的倾世才学能迅速的改变一个国家!只因为献策的人是女子就不用?那简直就是愚昧!愚不可及!
  安王派他来石屏接手江秋意所说的私塾一事,崔夫子其实是激动万分的,可他毕竟是当世难出其二的大学士,这个老夫子的架子自然还是要端着的,要是倒退三十年他再年轻些能拉下面子,指不定他都忍不住要拜江秋意为师了或者结拜成异性手足!
  江秋意自然是不知道老夫子的这些个心思的,听了他的话总算是明白过来,他这是觉得自己天天的在他跟前晃悠,跟不信任他能将私塾的事情办好似的,连忙解释。
  “老夫子您误会了,我没有不相信您的意思,只是以您的才学地位,屈尊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来,我是生怕怠慢委屈了您!”
  “夫人多虑了,老夫已经是风烛残年,能以无用自身再为大秦未来的国家栋梁启蒙授学,是老夫的荣幸,何来委屈一说?”
  “大秦未来的国家栋梁?”
  江秋意凝眸,庄重而严肃的看着眼前的老先生,在他眼里看到了同样的坚定。难怪安王能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却原来是因为有这么好的老师啊!
  老先生的心底和安王一样,认为朝廷用人应该唯才任用,给平民出身的文臣武将一个进入国家决策枢纽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真正的国家政策,决定权永远在那几个门阀世家手里。
  平民出身的武将立再多的军功也当不上大将军,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高中状元郎的读书人,从政几十年,即使政绩再斐然,也挤不上真正有决策权的三品大官行列。
  这是不公平的,世家贵族本来就比寻常百姓人家享受了更多的富贵荣华,锦衣玉食,凭什么他们上来就能直接登顶,而普通老百姓出身的,一步一个台阶爬上去,却还是连登顶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不公正的规定迟早是要废除的!江秋意在老夫子眼里看到了同样的笃定。
  第332章形势变化(二更)
  江秋意最终还是没等到三姐回门就马不停蹄的返回丘陵了,学堂的草图她已经画好,全权交给了楚大圈负责建造。
  他第二回帮江秋意重新盖的鸡舍,面积是原来的三倍之大,架构结实选料上乘,半点没有从中动手脚捞油水,内部还是沿用原来老鸡舍的结构,江秋意十分满意,便将临安城那边的养猪场也交给了他去扩建,如今学堂的建造,更是全权交给了他负责。
  而崔老夫子也没有因为学堂一时半会还没盖起来就将私塾的教学往后拖延,而是在谢家的大宅里选了个宽敞明亮的中堂,令人买回来书桌笔墨纸砚,就开始开堂授学。
  最高兴的莫过于六郎娘了,这下子好了,家里头永远都热热闹闹的,有她这么个一天到晚捯饬一大堆小点心好吃食来慰问小学子的好奶奶在,那些个陶的不行的小屁孩,别提有多愿意来上学堂了,倒也是相得映彰。
  四处奔波的日子最容易过去,江秋意花了一年的时间在丘陵的梯田改造计划上,全部梯田开垦成功之后,她便开始在整个北秦地区二十三县逐个地方的视察,每到一个地方便同安王商议着制定相应的计划富裕地方,一连三年,昼夜不懈。
  这期间朝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原本一直支持太子的禹王,在东宫被贬之后逐渐的崭露头角,短短三年,已经发展成朝堂上风头最劲的王爷,实力碾压有勇无谋身边又无能人可用的梁王,梁王在东宫失势之后也有过一段无限风光的日子,只可惜好景不长,如今隐隐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入主东宫之势的是禹王。
  只是从来都没有人知道,皇上剥夺了安王的太子之位,却从来没有勒令他上缴太子玉令,甚至安王亲自上奏请示交回太子玉令,奏章呈上去之后却石沉大海要无音讯。
  要不要交,皇上一句准话都没有。
  安王一开始忐忑不安,司徒律津也疑心这是另外一个阴谋陷阱,万一将来被反过来污蔑安王心怀不轨,不肯交回太子玉令,意图谋反怎么办?
  江秋意想了很久,查看了当今皇上登记以来处理功臣罪臣的一些档案,总结出来一个结果:当今的皇上啊,有着古今皇帝的通病!多疑,善变,制衡。
  在他心中皇权恐怕早就超过了家国大事,亲情人伦,安王当储君深得民心时他忌惮安王,生怕他会因为章后之死,章氏被打压没落之事记恨自己。
  太子被废之后,皇上恐怕早就料到了禹王或者梁王会日渐势大,毕竟他这么多年一直将眼睛盯着最优秀最得人心的儿子身上,忽略了这个一直躲在太子身后暗中培植势力的禹王还有那个野心昭然若揭的梁王。
  从前皇上宠爱禹王,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生母得宠,另一方面是他一直站在太子身后,就好像他所发展的势力全都成了太子的帮辅地方,皇上当然要拉拢他,想将他从太子的墙头拽过来。
  如今太子失势远离朝堂,禹王的势利却没受到丝毫影响,皇上不着急收回太子玉令,不过是留了一招后手给自己罢了。
  江秋意把自己想到的这些事情全部告诉安王了,安王听后沉默许久,他到没有像司徒律津那样,愤怒,震撼,不敢置信。只背对这众人说了一句:“自古天家无情,如此看来,历代一脉单传人丁稀薄的大燕皇族,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呢?子嗣昌盛不过是平添争斗罢了。”
  说起大燕皇室,江秋意真的不不惊叹一句:活见久啊!
  燕国好男风,自上而下举国皆是,大燕的后宫向来都是一妃一后至多,谁最先生下了皇子便立为太子,自此君王再不踏入后宫,传宗接代的使命完成了,接下来就该怎么快活逍遥就怎么快活逍遥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