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朕的大秦要亡了!> 朕的大秦要亡了!_分卷阅读_11

朕的大秦要亡了!_分卷阅读_11

  这阿谀奉承的大坏蛋!被陛下识破了!
  才抽了十下,胡亥就喊停了。
  实在是叔孙通叫得凄惨。这嗓子不做太监真是可惜了!
  胡亥换了新玩法,跟荡秋千似的,把“蚕蛹”推出去,又任他荡回来。
  叔孙通只觉腾云驾雾,随时都可能粉身碎骨,吓得连哭带叫。
  刚才还鄙视叔孙通的众博士们,纷纷低首:陛下真是残忍啊残忍!可怕啊可怕!
  周青臣不敢说话,生怕一开口就成了下一只“蚕蛹”。
  李斯本就是老成持重之臣,此刻断然不会开口。
  若是陛下对这叔孙通要杀要剐,或许还有人愿意出个头劝一劝。
  但是陛下这种爸爸揍熊孩子的画风,叫人真是不知所措。
  众人面面相觑。
  好在胡亥自己嫌外面太阳太大,一卷袖子回头进殿了,“叔孙通,你挂在上面,给朕好好反思反思!”
  经了这一搅合,殿内的氛围说不出的诡异。
  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心有戚戚,有人对皇帝刮目相看,还有人怀疑身在梦中。
  总之,大家都默契地陷入了沉思。
  胡亥喝了口水,清清嗓子道:“不要把朕当傻子。如今徭役繁重、刑法严苛,民怨沸腾。这伙攻入陈郡的逃兵,不过是第一支,接下来,如果朝廷不作为,这样造反的人会越来越多。”
  这话大家都只敢在心里想,可是谁也没料到是皇帝自己把这话说出了口。
  李斯虽老,此刻却目露精光,盯了新帝一眼,又垂下耷拉着的眼皮。
  “不过火烧眉毛,且顾眼前。”胡亥推开盛水的玉杯,挺直了上身,正色道:“如今王离带兵在外,冯劫你虽然领过兵,可是咸阳还需你坐守。一时别无大将可用。朕要起用少府章邯,众卿以为如何?”
  历史上,章邯是秦末第一大将,戏水退周文、南阳擒宋留,陈郡杀陈胜、临济斩田儋,甚至大破楚军于定陶,逼得项梁兵败自杀。可是这样威猛的大将,原本却任着少府的职务,相当于管帝国财务的。还是李斯有识人之能,举荐了章邯带兵。
  不过这会儿,胡亥明知李斯故意考验自己,便不愿意给他这举荐之功。
  哼,叫你说的时候你不说!现在别怪朕没给你机会!
  众博士对章邯的领兵之能不了解,李斯却是深知的。
  “章邯”这个名字从皇帝口中吐出,李斯心中一颤。
  以他这七十余年的人生经历来说,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到惊奇的了。
  可是眼前这个年轻的帝王,屡屡打破他的设想,叫他不禁怀疑,自己此前是不是看轻了胡亥。
  至此,李斯才出列道:“章少府颇有将才,堪当重任。”
  他一开口,于是自冯劫而下,纷纷赞同。
  又因为有叔孙通前车之鉴,众人只是赞同,绝不敢多说一个字儿,更不用提拍马屁了。
  胡亥惋惜地咂了下嘴。
  这干了得意的事儿,没人拍马屁也着实寂寞呐!看来似叔孙通这等人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于是立刻令少府章邯前来商议。
  章邯年方三十,鹰目悬鼻,虽然穿着文官的袍服,可是走动时矫健沉稳的模样,能看出习武的端倪。
  他行事利落,话语简洁,得知情况,既不受宠若惊,也不惶恐不安,而是立刻建议道:“陛下,反贼兵众势强,如今调发近处县城的军队为时已晚。骊山刑徒众多,希望能赦免他们,发给兵器。臣带领他们出击盗贼。”
  他的声音就像他的人一样沉稳。
  胡亥知他此战必胜,更不啰嗦,点头,“准。”
  而三川郡的情形,却是一触即发。
  郡守李由带兵亲自防守。
  他是李斯长子,妻子早亡,留下长女幼子,原本随他赴任,已经提前令人送回咸阳。
  李由长女李婧年方十五,已能主持中馈,当此危急之时,压下惧怕,听从父亲指令,携带幼弟,在家仆保护下,往咸阳退去。
  而陈胜吴广自大泽乡起事,攻下蕲县,势如破竹,抵达淮阳时,已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骑,士卒数万。
  李由此前已经报于父亲,此刻又报。
  “贼军十万已到许县,日夜可达荥阳。儿子领兵两万五,于城内铸兵器,加固城墙,挖拓城河,防哨巡守,不分昼夜。然而兵力悬殊,更何况存粮也只有数月而已。望速派兵增援。”
  是夜,李由亲上城墙巡逻,担心混入尖细,或是贼军趁夜突击。
  次日凌晨,天色方亮,就听城外鼙鼓动地来。
  贼军潮水般涌到荥阳城下,箭如飞蝗射向守城者,一鼓作气强渡过城河,眼看就要破城。
  一架架云梯竖起来,人像蚂蚁般顺着爬上来。
  贼军正式攻城!
  李由身先士卒,带领众将士拼死护城。
  双方将士的血水染红了护城河水。
  贼兵领军来攻荥阳的乃是吴广,他见久攻不下,手下死伤惨重,只能下令暂且撤退,容后再做计议。
  他与陈胜结合下的起义军,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双方各有考量,战局陷入了暂时的僵持。
  而咸阳宫里的“蚕蛹”终于被放了下来。
  叔孙通已经被晒成了咸鱼干。
  “陛下!”叔孙通还要进殿谢恩,拖着一动就痛的屁股,和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胡亥看他一眼,先没搭理他,而是对众臣道:“派章少府出兵,只是权宜之计。要从根子上解决民众造反这个大患,朕与众卿还要从长计议。朕这半月来,勤看奏章,想了几个问题,此刻说出来,权当是抛砖引玉,众卿但有所感,只管说来。”说到这里,才点了叔孙通,“只要不是这等把朕当成傻子的阿谀奉承,朕都能包容了。”
  叔孙通:……呜呜……
  胡亥清清嗓子,补充道:“叔孙通啊,朕不是不让你夸朕,但你要夸到点子上。比如你可以夸朕长得好看,做事聪明,为人正气——朕身上满满的都是优点,你就非要编着瞎话夸吗?”假装咳嗽一声,“朕这话不只是对叔孙通一个人说的,众卿都是一样。”
  叔孙通:屁股好痛,头好晕,陛下说的话我理解不了了。黄金我也不要了,我还是卷铺盖回薛县老家!
  胡亥想到历史上叔孙通的跑路大法,目光一冷,淡声道:“你这会儿该不会是想着跑路走人?”
  叔孙通一激灵,“小臣、小臣岂敢……陛下如此明君……”习惯性想拍马屁,硬生生收住了,憋得一张脸通红。
  胡亥哼了一声,淡淡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你就是跑到天边去,朕也能把你揪回来打断腿。”
  叔孙通才挨了打,又是荡秋千又是捅屁股的,心里一怕,揣摩着皇帝的意思,说了一点实话,“陛下,小臣、小臣只是想了想……小臣不敢了……”
  “你回头记得把那二十匹丝绸补上。”胡亥说完不再理会他。
  叔孙通算算账,赵高给了二百两黄金,这会儿赔出去二十匹丝绸、就算是二百两银子,这波不亏!
  他在心里发泄对胡亥的不满:妈的,你打老子一顿,老子能赚二百两黄金!再来啊再来啊!
  李斯因为赶着来报告,没有吃饭,年纪又大了,这会儿饿得发昏,却又不好御前失仪,只能硬撑着。
  胡亥已经兴致勃勃,要与众臣“从长计议”,怎么治理秦朝这个瘫痪了的庞然大物。
  他又喝了口水,抬眸看见须发俱白的李斯,道:“给左丞相上一盏参汤。”
  胡亥这完全是出于敬老的心,跟小学时候去慰问敬老院老人是一样的。
  李斯却是愣了一愣。
  一时参汤奉上,李斯啜饮着温暖营养的汤水,默默想道:这年轻的皇帝,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第16章 秦二
  既然皇帝说要“抛砖引玉”,众臣只有先听着的份。
  胡亥道:“朕这半月来,不只是批阅奏章,更是深入了解我朝当下情形。如今有两三件大事,要诸位去做。一曰徭役。一曰赋税。一曰刑罚。”
  “想我大秦上下,总计有黔首两千一百余万,一年征多少人的徭役,你们可算过?整整七百万!这两千一百余万人中,若按男女各占一半来算,不过一千万男丁!除了老弱病残,等于是没人不服徭役了。又不止徭役,还有兵役,前些年是北击匈奴,如今南越还有几十万驻兵。”
  “朕虽然身处宫中,却也能知道黔首如今,丁男披甲,丁女转输,一年不得一日歇息。就是条狗,也该咬人了。”
  “此为徭役之苦。”
  除了李斯本就熟悉朝政,众博士都是吃了一惊。
  虽然知道本朝徭役繁重,可是真实数据甩到脸上,比什么都更有震撼力。
  胡亥伸出第二根手指,“这第二条,乃是赋税。黔首除了徭役之外,还要照常交税,否者便是肉刑伺候。”
  “所谓肉刑,便是割耳、挖眼、削鼻、剁脚等等。”
  “这便又引出朕要说的第三条,刑罚太过严苛。黔首若服徭役,就交不足赋税,交不足赋税,便只能等着肉刑变成残废——如此情形,叫黔首如何不反?”
  胡亥提出的这三点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的。
  不在于他观点有多新颖,而在于他敢说,而且是以帝王的身份来说。
  大殿上一片死寂,无人言语。
  李斯在胡亥提到第三条刑罚时,放下了手中参汤。他立身法家,可是听陛下的意思,难道也要像从前公子扶苏所提议的那样,用仁?联想到陛下把叔孙通这个儒生封为博士的行为,李斯心中的不安渐深。
  便在此时,侍者报称郎中令赵高到了。
  赵高听闻宫中廷议,却没叫他,如何能不着急?忙就赶来了。
  “你来得正好。”胡亥别过目光,不看赵高,保持理性道:“朕知道本朝以法治天下。朕这些提议,只是一个大概方向,具体的实施程度,还要靠你们去参详。再者时移世易——就比如赵卿。”
  赵高见一来就点了自己的名,忙欠身露个笑脸。
  胡亥仍是不看他,“从前朕刚继位的时候,赵卿给朕出主意,说要严法刻刑,有罪的人连坐,甚至族灭。又告诉朕,要把先帝的旧臣都除去,换上朕亲信的人。是不是啊,赵卿?”
  这本是背背地里才好建议的话,此刻却被皇帝当面挑破了。
  也真亏赵高脸皮厚,仍是笑道:“小臣不过是为陛下分忧。”
  这下子,连叔孙通都向他投来了鄙视的目光。
  这家伙真是无耻到了极点,叫人都忍不住要佩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