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长命女> 长命女_分卷阅读_149

长命女_分卷阅读_149

  桓琚又恢复了淡定慵懒,慢腾腾地道:“你受委屈啦。”
  “并没有呀,我这样儿挺好的。”
  桓琚喜欢年轻人,王才人、李美人年轻漂亮固能让他忘忧,又时有空虚之感,梁玉这流放三千里回来还活蹦乱跳绝不哭着说“差点以为见不到圣人了”的劲儿,更得他的意。
  摆摆手,桓琚道:“委屈就是委屈,不能因为你不觉得就不算了。”他补偿的方式就是给钱、给爵、给官,梁玉是个女人,后两样只好作罢,桓琚即下令赐钱、赐帛。
  梁玉起来谢恩,以掌击额:“我说呢!还忘了一件事!真是老了。”
  桓琚现有些忌讳“老”字,梁玉这个字一说出来,他却喷笑出声:“你才多大年纪?又说老了?”
  “那不一样,太公八十辅文王,寿百二,郭嘉鬼才,三十七岁就死了。则以太公比郭嘉,什么是老?什么又是小?可见是不能单论数目的。”
  桓琚拍着大腿直笑:“说得妙、说得妙!”
  “本来就是。”
  “那你忘了什么事?”
  梁玉眨眨眼:“哦!说到金帛,您赐的,我不嫌多。我也有些东西想贡与您。自入京来,我所有的东西,一衣一饭皆圣人所赐,没有什么能够回报您的,也就不装样子了。这番到了楣州,我终于有自己的东西了。”
  桓琚假意道:“我看你早有自己的东西了,每每给三郎新衣,他乐得很。”
  梁玉憨憨地笑笑:“那不一样。嗳,别打岔,一打岔就又忘了。原本准备好了的,就是没机会,今天终于见到您啦。”
  “那是什么?”
  “布帛呀。我在楣州可没闲着,织了好些布,也有绢绸。起先她们手艺不精,不大精细,今年开始很能看了。我备下了千匹,不少吧?”
  桓琚笑得痛快:“不少!不少!哈哈哈哈!你怎么想到的!”官员、贵戚等有给皇帝进贡的传统,一般是罕见的食物、种种珍奇,织物也有,多是以织工精细为佳,是以数目不算特别多。千匹虽然也不算多,不过梁玉这得瑟劲儿讨他的喜欢。
  “那你还不拿来?”
  “哎~我回去就拿。”
  “别回去了,程祥你再去跑一趟,就说,人我扣下了,让他们拿丝帛来赎!”
  梁玉笑道:“好吧,跟谁出不起似的。”
  桓琚道:“让太子也过来吧。”
  梁玉道:“别别别,他要有事忙,我就自己去见他。要是正好是过来的日子,我就在这儿等他。要是小程回去见他,帮我捎个话,我也有东西给他。”
  桓琚道:“什么过来的日子?”
  梁玉惊讶地道:“怎么?他不按时按点儿来给您问安呐?这哪儿行啊?”这件事情她已从宋奇口里知道了,桓琚有意磨炼儿子、京城也不能没人留守,桓嶷就被留在了京城。因为是第一次有这样的事情,之前也没个旧例。留守不能擅离,桓嶷隔日往汤泉宫送京城的种种文书的时候夹一件请安的折子。每五日,桓嶷把东宫的官员派去几个见桓琚问好。
  【这哪儿成啊?中间隔着这么道手续,那话传来传去的不怕变味儿吗?再说了,几个月不见,熟人也不太熟了。】梁玉的第二件事,就是想促成桓嶷至少能够十天见亲爹一面,让桓琚允许他到汤泉宫来。已入秋了,雨水也少,路上因为气候原因发生危险的机率也不大。
  桓琚道:“你不知道,京城不能不留人。”
  梁玉又笑了:“谁说京城没人啦?我入城就看到宋郎君啦。回来往几个朋友那里送帖子,她们也有在的,也有不在的,可见京城并没有空的。”
  “要放心才行呀。”桓琚一时不慎,说了句真心话。
  梁玉道:“这话怎么叫人听着不好受呢?您的这些个大臣,并没有能让人放心的吗?”
  桓琚忽然问道:“你在乡间也生活过,在京城也生活过,在楣州也住了几年,这些大臣们的风评,都怎么样?”
  梁玉道:“都还好呀,要是不好,还不早骂上了?”
  桓琚摇摇头:“能干与放心,是不一样的。你不知道就算啦。”
  梁玉道:“那……就纪公吧。”
  【纪申!怎么忘了还有他?】桓琚想起来了,纪申那不是用得正合适吗?能力,有的,忠心,有的,难得是没什么私心杂念。桓琚咳嗽一声:“我再想想,我再想想。”
  梁玉道:“哎。您也别想得太累了,忒折磨自己,既然来了,不如散散心,等我那儿水纺车装好了,请您去看看我那儿活干的。”
  桓琚抬手在一张纸子上写了纪申的名字,然后问道:“你干什么啦?”
  “我预备在京城也开一个纺织的作坊,雇个二、三百能干的小娘子,一个月我能卸上几千匹布。要不要看看怎么做的?”
  桓琚对这个不是很熟,看她得意的样儿仿佛是很值得炫耀的,且一个月产上千匹布,一年就是……桓琚重视了起来,问道:“这几个月,一年这么许多?”
  “我在楣州就这么干的,水纺车一昼夜百多斤纱都能纺出来。要不要来看?您考核完了这些官员,得闲了来,好不好?”
  桓琚道:“好!”桓琚心里算了一本账,决定要看看,又取笑道,“别人要干完了才上奏,你倒好,还没影的事儿也敢拿来说。”
  “我也想都准备齐了请圣人移驾赏光,可要不先说好了,您要怀疑我这布帛是劫道劫回来的怎么办?”
  桓琚今天特别高兴,又笑了一阵:“哈哈哈哈,你打劫?”
  “前儿回家,我随口开了个玩笑,爹娘都信了,啧!”
  桓琚一直笑、一直笑:“程为一啊,去传旨,太子旬日来朝见朕一次。今天初九,明天就让他来。哈哈哈哈。”
  程为一躬身道:“是。”
  梁玉道:“圣人,我可得回去啦,时候不早了。”
  “没听说三郎就要来了吗?”
  “是,还知道您在这里赐了座别业,我得去看看。家里打发八哥先来收拾,我不放心。”
  桓琚摆手道:“去吧,去吧。”
  ~~~~~~~~~~~~~~~~~
  梁玉出了长春宫,笑容也没止住,没有不开心的事情,为什么不笑呢。前面小宦官引路,走了一段小声说:“圣人许久没有这么开心了,上一次还是王才人生下皇子的时候。”梁玉笑道:“我赶巧了。我看你眼生。”
  小宦官道:“回三姨,奴婢平安,也是师傅的徒弟,程祥升了,奴婢补他的缺儿。”
  两人又搭了几句话,转了两转,前面便是伴驾而来的官员办公的地方了。平安道:“三姨,那边官员们多,咱们走这边。”有个好师傅能省去不少自己琢磨的功夫平安就知道这样对梁玉,她一定不会生气。
  梁玉含笑致谢。
  她不去管官员,却有官员认出了她。梁玉的模样是极令人难忘的,老远便有一个不大正经的声音道:“我怎么看这样子有点眼熟呢?”
  “嗯哼!”萧礼轻轻咳嗽了一声,“轻狂。有失体统。”
  严中和心道,【我就是觉得有点熟嘛!这长得嘿!哦!是她!对对对!湘湘说她回来了!】瞥了眼萧礼,他又不敢说话了。
  这位上司越来越有威严了,严中和心里琢磨着,等下得告诉妻子,梁玉到汤泉宫了。萧礼因严中和的调调,也投去一瞥,猛地站住了——她来了?
  【也对,昨天梁府送来了三郎的家书。】
  萧礼加快了步速,还是那个飘逸的样子,一路飘向梁玉。严中和目瞪口呆:“您、您去哪儿……呀……”
  有人向往自己这里走过来,梁玉若有所觉,一看之见也折了个方向:“这却是个得招呼一声的人。”
  两人见了面,梁玉先拜,萧礼郑重地还礼。梁玉惊道:“不敢当!”
  萧礼摇摇头:“当得当得,舍弟像样多啦。”
  “他本来就很像样子,在楣州的时候,大郎蒙令弟指点,受益良多的。”
  萧礼微一哂,他那个弟弟是个什么样子,他还不知道吗?萧礼正色道:“前次家母寿辰,舍弟的礼物很讨她的欢心。父母为他忧心许久,终于展颜,我心里是感激的。”萧度是什么时候去的楣州?杨仕达家里怕不是早被搜刮空了,还能有“杨仕达的留存”,哄鬼呐!还一次两条!
  王司马是没这个本事的,张轨如果有,早拿回来了。算来算去得是梁玉的手笔,萧礼都替弟弟犯愁。
  梁玉失笑:“那他欠我一个人情呗。又不是救命的药。”
  “却是医治心病的药呀。”
  “您越说越吓人了。说点轻松的吧。”
  萧礼道:“那有一件事,就在这几日,娘子的帖子我便送到别业了。”
  “不知何事?”
  “犬子聘妇。”
  梁玉露出惊喜的笑容:“是哪家淑女呢?”
  “刘氏。”
  梁玉微愕,旋即道:“那可真是太好啦!”心里升起对萧礼的无限敬佩。这他娘的就算是把萧度的破事儿给掩过去啦!两家依旧是好朋友、好亲家。且萧礼的儿子,应该比萧度靠谱些的,对吧?梁玉欠着萧礼老大一个人情,在萧度身上还了一些,算来算去,梁玉觉得自己闯的祸得比萧度大点,也不好收拾一点,至今还有没还完的。【得送厚礼!】
  萧礼轻笑一声,没有自夸、没有得意,平静地道:“二十二日就是了,届时必扫榻相迎。”
  梁玉极恭敬地一礼:“我必去的。”
  严中和这才在后面手舞足蹈示意:我在这里。
  梁玉抬头一看,笑了。严中和掐着点儿,在萧礼回头看他的时候恢复了正形,认真地一礼,道:“三娘回来了,想必小先生也来了,不知他现在在是在这里还是在京中?”
  梁玉心说,【你他娘的真是不学无术,他入京叙职,不得先跟吏部死磕一回吗?你爹是吏部尚书哎!我看你还得再抄书!】口里答道:“还在京城,等吏部的安排。”
  严中和道:“三娘的帖子内子已收到了,她十分想念你。”
  “我也想她,今日安顿下来,就去拜访。”
  严中和心道,那可好了,可以问问你们什么时候办喜事儿,还能再赌两把,我不信你还能再赢!
  心满意足地又缩到萧礼身后装好孩子,萧礼直摇头:“我们还有事,娘子,请。”
  梁玉道:“您先请。”
  客气了一回,梁玉才出了汤泉宫。平安一直将她送上车,自然也得了梁玉的好处。
  ~~~~~~~~~~~~~~~~~
  目送梁玉走,萧礼叹了一口气,问严中和:“你与袁樵很熟吗?”
  严中和有点小得意地道:“嗯呐!在弘文馆的时候……”萧礼于他也算是长辈,做长官的时候是严格的,身为长官又是慈祥关爱后辈的,严中和又是个绷不住的人。萧礼给他点好脸色,严中和就住不了口,他也不怕丢脸,说了自己抄书的事。
  萧礼笑得胸脯直颤:“你啊你!他们心地不错。”
  “是呢。”严中和还附和。
  萧礼心道,小严虽然天真,却不令人讨厌。与三郎比起来,虽则三郎总被人夸奖是少年俊颜,却是没有他这份浑然天成。
  “走吧。去见执政。”
  楣州的事情过去了,桓琚还没停手,不断派出御史巡查,连带的大理寺也分担了部分的任务。萧礼带着严中和就是去汇报的。
  汤泉宫不及京师宫城大,从大理寺的驻地到政事堂的路程更短,不多会儿就到了。这里面积也比京中略小些,到了政事堂下,尚未禀报,就听到里面说话的声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然后是萧司空的声音:“圣人怎么忽然想起纪申来了?”纪申去边州好几年了,也有人盼他回来。萧司空则判断,圣人是不是要压抑纪申几年,然后寻个合适的机会,让太子出面,使纪申承太子的人情。
  怎么突然就召他回来了,还授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也算是宰相了,虽然品级是三品,比起萧司空的司空要差着些,与黄赞的侍中却是平级。
  难道?萧司空很快想到了,圣人这是要把纪申放到京城里辅佐太子吗?那倒也对,毕竟朝廷现在分在两地,是需要再添几个人的。纪申比黄赞更令人放心些。
  一个年轻的声音说:“圣人问官员在外声誉如何,三姨说,都挺好,再问,答曰,纪公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