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策行三国> 策行三国_分卷阅读_251

策行三国_分卷阅读_251

  “关东来的士子,来求见司徒,献计献策的。”掾吏忙得团团转,连连拱手致歉。“令君,侧院还有一群人,我得去接待,怠慢不得,就不陪你说话了。”
  “去吧,去吧。”荀彧心情大好,挥挥手,走到一旁,与那些士子们攀谈起来。一打听,果然是关东人,近的有弘农、河东的,远的有兖州、豫州的,甚至还有一个徐州的。他们有的刚到,有的已经等了一会儿了,不住的探头看里面。之前有一个士子进去,与杨彪说了半天话,一直没出来,他们等得不耐烦,议论纷纷。
  荀彧也很奇怪,向众人拱拱手,走进中庭。他是常来的,司徒府的掾吏都认得他,立刻放行。荀彧来到堂上,见杨彪正与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士子说话。他伏在案上,以手支颐,听得非常入神,不时还点点头。荀彧很是诧异,杨彪为人严正,很少有这么随和的时候。他打量了一下那个士子,拱拱手,正待询问,杨彪看到了他,拍案而笑。
  “文若,你来得正好,堪与你为敌的人来了。晋以楚材而霸,如今这荆楚之才来了长安,大汉中兴有望矣。”
  第682章 三不解
  荀彧大喜。杨彪为官多年,家世、能力都是上等,能让他如此夸奖的肯定不是普通人。他向那年轻士子拱手施礼。“颍川荀彧,字文若,敢问足下高姓大名。”
  年轻士子站了起来,躬身还礼。“原来是荀令君,久仰久仰。零陵刘巴,字子初。先大父故苍梧太守曜,先父故江夏太守、荡寇将军祥。”
  荀彧一惊,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知道刘祥,山东州郡讨董的时候,刘祥与孙坚一起举兵,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南阳人举兵反击,刘祥战死。按常理说,刘巴应该去见孙策,他从零陵来,必然要经过宛城,怎么到长安来了?
  士孙瑞说得没错,天下虽乱,人心却思定,像袁绍、孙策那样一心想自立新朝的毕竟还是少数。
  荀彧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幸福感,鼻子一酸,险些落下泪来。他再次向刘巴躬身施礼。杨彪请他们入座,笑道:“子初,你把你那几个问题考考荀文若。我跟你说实话吧,变法的事虽是司徒府在推动,但始作俑者却是他。你说的那些事,他最清楚了。”
  刘巴眼睛一亮,重新打量了荀彧两眼,谦虚了几句,荀彧却有些小激动,卷卷袖子。“无妨,今天难得杨公有兴致,我们就论论道,就算有什么说错的地方,杨公也不会笑话我们这些后生。”
  杨彪笑而不语。刘巴见状,也不客气,清了清嗓子。“闻说关中变法,兴建作坊,欲与南阳争雄,我有三不解,想请荀令君指教。”
  “不敢,但请子初直言。”
  “其一,农为国本,工商乃末业。南阳兴工商,是因为南阳人多地少,没有闲田,只能兴工商。且南阳有湖阳、穰城,不缺粮食。关中地广人稀,粮食尚且无法自给自足,若劳力涌入工坊,粮食的缺口如何解决?”
  荀彧说道:“诚如子初所言,关中地广人稀,之所以无法自给自足,并非没有土地,只是因为人口不足,良田为多年战乱所毁,仓促之间开荒种地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兴办工坊,一是让从洛阳迁来的流民有谋生之技,同时解决朝廷、百姓所需要的各项物资,军械可供征战,农具可供开荒,各种生活物资能让百姓安居,多余的产品还可以用于交换,或是与山东交换粮食,或是与凉州羌人交换牲畜,在关中放牧。有了牲畜,开荒会事半功倍,百姓也能食乳尝酪,解决一部分口粮。如今牲畜、农具已经基本备齐,明年开春便可以大面积开荒,两到三年时间,关中就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商虽是末业,却可以助农固本。”
  刘巴微微颌首。“那这些工坊是朝廷所建,还是私人所建?”
  荀彧迟疑了片刻。“为朝廷所有,世家协建。”
  “如果我猜得不错,当是朝廷以此后数年的赋税为抵押,再封爵复身,其自身不足,则复其部曲奴婢。”
  荀彧点点头。“子初所言甚是。”
  “朝廷已经欠了多少年的赋税,十年,二十年?”
  “五年。五年之后,工坊归世家所有。”
  “工坊最难的是开始,五年之后,工坊运作已经成熟,正是能生利的时候,朝廷却让出了工坊,看着世家聚利,难免会让世家坐大。令君的意思大概是以木学堂为枢,控制工坊的技术,再配以合纵之权,便其互相牵制,平衡世家的实力,对吧?”
  荀彧眼珠一转。“依子初之见,可行否?”
  “这正是我三不解之二,令君何以觉得关中也能建木学堂,而且可以和南阳一较高下。你知道南阳木学堂一个匠师有多少收入吗?”
  “略知一二,据说普通匠师百石,逐级至二百石,三百石,直到二千石。”
  刘巴微微一笑,带着几分调侃。“那只是基本收入,他们更多的收入来自出让技术之后的奖励,大概是基本收入的两到三倍,高的甚至有十倍以上。”
  荀彧脸色微变。“有这么多?”
  “我在南阳游历十余日,一路西行,与十余名返乡的匠师交谈过,应该是实情。”
  荀彧握紧了手指,半晌不语。这严重超出他的预计。他的消息来自辛毗。辛毗在南阳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写信回邺城,其中就包括木学堂、讲武堂的设立。他变法的依据大多来自于此。如果说有这么大的误差,关中能不能建起木学堂就是个疑问了。给一个普通工匠开一百石、二百石的俸禄,他勉强还能说服那些大臣,开三四百石,相当于一个县令长的俸禄,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他看了一眼杨彪,杨彪还在笑,只是笑得有些意味深长。荀彧忽然松了一口气。杨彪不急,说明刘巴有解决之道。
  “敢问其三。”
  “其三,南阳地位中原,南可通荆州、交州,东可通豫州、兖州,西可入益州,不愁销路。关中所产,准备销往何处,凉州还是塞外的胡人?如果只是自给自足,又如何与南阳较量?”
  荀彧眼神闪烁。他也知道这是个问题。原本他觉得还有机会和南阳竞争一下,现在知道南阳木学堂的匠师待遇这么高,他知道这是个大问题,关中就算建了木学堂,也无法和南阳竞争,销路成了大问题。
  “请子初不吝赐教。”
  刘巴得意地笑笑。“令君,以贫致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关中兴建工坊不如南阳便利,重商却有优势,有一点是南阳所不能及,如果能利用好这一点,纵使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能解决大半。”
  “哪一点?”
  “西域。”刘巴竖起三根手指,一字一句地说道:“西域有良马,有美玉,需要大量的丝绸。良马可以强兵,关东需求甚多。美玉可以为礼,关东世家不可或缺。丝绸可以外销,获利远远超过织坊。朝廷若能掌握住这条商道,关东就算建再多的工坊,生产再多的产品,也不过是为关中做嫁衣。”
  荀彧眼前一亮,转头看向杨彪。杨彪笑道:“文若以为如何?”
  荀彧起身,躬身施礼。“恭贺杨公。杨公有此良材相佐,中兴又多了一分希望。”
  杨彪大笑。
  第683章 青龙偃月
  “刘巴终究还是去了长安。”孙策有些遗憾,抖了抖手里的书信,一声叹息。
  信是周瑜写的。周瑜也没能留住刘巴,刘巴最终还是去了长安。刘巴只是西行大军的一员,这些天不断有人取道南阳,西行入长安,甚至有一些人是兖州来的。原因很简单,武关道太平,南阳物资充足,驿舍能提供食宿,不像洛阳至长安的函谷道,驿舍残破也就罢了,还有流寇土匪,基本安全都得不到保证。
  孙策也不知道该得意还是该郁闷,反正他有一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
  “那当然,长安才是朝廷所在。”杨修很得意,伸过头来瞅了一眼。“周公瑾文笔不错,比将军强太多了,怪不得他不需要人代笔。”
  孙策眼睛一翻。“怎么着,被蔡伯喈虐了,到我这儿来找补?信不信我抽你啊。”
  杨修哈哈一笑,并不介意。他知道孙策看起来凶,却不会因为这点事动粗。他在孙策对面坐下。“该起程了吧,在襄阳都停了半个多月了,你不会想在襄阳过新年吧?”
  “在襄阳过年不好吗,有吃有喝,你还可以去找蔡伯喈聊天。离开襄阳,你就只能和我聊天了。”
  “和蔡伯喈聊天虽然有意思,但只能听他说。我想去会稽搜罗古碑,开宗立派啊。”
  孙策瞅了瞅他,笑而不语。杨修半真半假,以为能骗过他,却低估了他的眼力。年轻人啊,心高气傲,看到蔡邕著史,将来必能留名青史,他也动心了,也不想想蔡邕什么年龄,他什么年纪。不过他还没有动身的准备,蔡瑁正在联络诸家,希望能筹集更多的资金。他也要等庐江的消息。按时日计算,秦松和甘宁已经到了舒城。一旦孙坚改变战术,不再钻牛角尖,庐江的战事就能迅速分出胜负。
  庐江战事见了分晓,他才能安心去会稽,而且他需要甘宁与他同行。甘宁可是他相中的水师将领,没有这个锦帆贼,水师就像没有锋矢的武器,总缺点儿东西。
  周瑜的信里还说,关羽已经返回宛城,他顺利完成了任务,帮吴景夺取了九江郡,现在就等着黄承彦为他打造兵刃呢。周瑜还说,关羽这次回来,感觉性格变了不少,比以前谦逊多了。
  一想到关羽最终也会离开,孙策的心情更不好。好容易将关羽调教出来,最后全便宜了刘备。
  我这小霸王不会和真霸王一样,专门给对手送人才吧?不过看看眼前的杨修,想到那个更惨的曹操,他心情立刻好多了。再想想河北的袁盟主,他心情就更好了。刘备真要回了幽州,助刘虞或者公孙瓒一臂之力,袁绍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吧。
  说起来,还真有些期待荀彧接下来会出什么招。南阳“服软”,他应该会把目标对准袁绍了。袁绍那么傲娇,这次被围殴,也不知道会不会低头服软。历史上他可是低了头的,还和曹操争什么大将军。说白了,这人就是死要穷脸活受罪,都被人唾了一脸唾沫了,偏偏还要讲究是唾在上面还是唾在下面。
  孙策一边想一边笑,杨修看得汗毛直竖。他咳嗽一声:“将军,有件事,我觉得还是应该告诉你。”
  孙策瞅了他一眼,知道他肯定没什么好话要说。“说吧。”
  “书院里有几个人辞行了,要去长安。”杨修笑嘻嘻地看着孙策,等着欣赏孙策郁闷的表情。孙策平静地看着他,一句话也不说,直到杨修不安的挪了挪身子,避开了他的眼神,他才淡淡地说道:“没了?”
  “呃……没了,我只是知道了,觉得将军可能会想知道,所以……才说一声。”
  “走了就走了呗,还省钱了呢。”孙策停了一会,又说道:“可惜,长安养不起太多人,要不然和洛阳一样,搞个三万太学生,肯定很热闹。没事就互相吹捧,我说你是再世圣人,你说我是重生颜渊,多好玩啊。杨德祖,你说你要是早生几年,说不定也是个风云人物呢。可惜,洛阳都烧成废墟了,太学就是一堆瓦砾,当年那些吹上了天的风云人物也没见哪个真的有用。”
  杨修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气得无话可说,心里还有些隐隐的不安。人才向长安汇聚当然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那些人去长安都是想做官的,如果无官可做,他们难免会有怨言。洛阳之所以会清议横行地,就是因为太学生仕途无望,对朝廷一肚子意见,有点事就闹,就到皇宫前请愿。
  长安的朝廷会不会重蹈覆辙?
  见杨修不安,眼神游移不定,孙策乐得笑出了声。
  ……
  关羽一手举着新刀,一手抚着胡须,卧蚕眉轻轻跳跃着,抑制不住满脸的喜悦。
  这是他的专属武器,形式与千军破相似,但刀身由直化曲,弱化了刺的功能,强化了劈砍,刀刃微带弧线,如同一弯新月,明亮而皎洁,寒气森森。刀身比一般的环首刀宽一倍,中间还有一个分叉,将整个刀背分成两部分,刀身两面各铸了一条龙,张牙舞爪,活灵活现,仿佛随时会腾云驾雾而去。
  “好刀。”张飞凑了过来,赞不绝口。“如此好刀,可有名字?”
  “当然有。”关羽手一翻,亮出刀身上的四个篆字。张飞盯着看了半天,不认识。关羽得意的一撇嘴。“这是古字,我请邯郸淳亲笔写的,一字一金,四个字花了我四锭金。”
  张飞咽了一口唾沫。“这么贵?究竟什么字?”
  “青龙偃月。”关羽哈哈大笑,手腕一转,青龙偃月刀在手中翻转起来,雪花团团。这刀重心调得极好,即使是单手挥舞也不觉得费劲。张飞向后退了一步,避开锋芒。关羽见了,更加开心。“益德,要不要用你的蛇矛来试试我的青龙偃月。”
  张飞摇摇头,嘿嘿笑道:“云长兄,我看你就是故意的,我的是蛇矛,你就用龙刀,非要压我一头,对吧?我虽然不想打击你的兴致,却还是想提醒你,你这刀太重,怕是不宜久战。如果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你会被这口刀拖累的。”
  “旗鼓相当?”关羽冷笑一声:“此刀在手,谁能和我旗鼓相当?纵使典韦来,我也一刀劈了他。”
  “云长,不得乱说。”刘备走了出来,手里提着一只长长的木匣。关羽很是好奇,扬扬眉。“玄德,你这又是什么武器?”
  “黄大匠为我定制的青云赤霞剑,平时当佩剑,战时可以组成双头矛。”刘备说着,一手托关木匣,一手打开匣盖,露出里面的一对长剑和一根与剑差不多长的铁棍,和孙策亲卫营以前用的组装式千军破形制相似。剑全长六尺,刃长四尺,四面八棱,样式古朴,隐约有些云纹,一青一赤,看得时间稍久,竟有霞蔚云蒸之感。
  关羽和张飞异口同声的说道:“玄德,好剑!”
  第684章 双喜临门
  三人正说得开心,简雍来了,说张纮请他们过去,有事商议。刘备不敢怠慢,立刻赶往内城。张纮告诉他们一个消息,刚刚收到太尉朱儁送来的消息,朝廷决定在洛阳、长安分别举行比武大会,洛阳由朱儁负责,朱儁希望豫州、荆州能够协助。因此,南阳的比武大会就不办了,张纮问刘备愿不愿意去洛阳。
  不等刘备提问,张纮又说,比武大会不办了,但孙将军答应你的那两百套军械照给,我已经安排好了,你随时可以去南阳武库提取。
  刘备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有点失落。孙策不管真假,至少表面上还有点惋惜。张纮就比较直接了,一副你要走就赶紧走的模样,连一点挽留的意思都没有。
  出了门,刘备站在大街上,看着匆匆而行的掾吏,看着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的幼稚园学童,有一种说不出的忧伤。宛城大概是当下最好的城市之一,虽说蓟城也是和宛城比肩的商业重镇,可现在受到了不小的破坏,肯定没有宛城恢复得快,恢复得好,也没有木学堂,没有幼稚园,没有本草堂。
  尤其是本草堂,关羽的父亲关毅正在本草堂冶病疗养,现在离开,关毅怎么办?
  刘备看了关羽一眼。关羽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扭着头,看着路边的行人,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刘备看得心酸。关羽虽然没说,但他还是从周仓那儿打听到了。关羽为了随他去长安,放弃了与汝南世家结亲的机会。那几个女子都不错,关毅一路上都在叹气。
  刘备咬咬牙,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云长,你留在南阳吧。”
  关羽转头看着刘备,眯着凤眼。
  “你父亲的身体要紧,等令尊的身体调养好了之后,你再走也不迟,不管去长安还是洛阳,我们都会停留一段时间,不会立刻去幽州。”
  关羽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刘备有些窘迫。“云长,我知道你忠义,但不能因为忠义而违背了孝道,这样我会不安。令尊年老体衰,你又是独子,你不陪在他身边,就算本草堂的医术再高明,也治不好他的心病。不如你暂且留下,等上一年半载,等他身体好了,你再去找我们。”
  正说着,一个青衣少年飞奔而过,冲向不远处的木学堂,还没进门就大声喊道:“喜报,喜报,秦大匠喜生贵子,黄将军双喜临门。”
  木学堂顿时热闹起来,不少人冲了出来,将青衣少年围住,七嘴八舌的询问。刘备好奇,示意简雍过去看一下。简雍匆匆走了过去,挤进人群,过了一会儿,又匆匆挤了出来。人太多,他头上的进贤冠差点被挤掉。
  “黄汉升真是好运气。”简雍喜滋滋地说道:“一妻一妾,同日生产,两个都是男孩。啧啧,这可真是双喜临门啊。玄德,我们大概是赶不上百日酒了,走之前,要不要去恭贺一下。”
  刘备三人面面相觑。黄忠喜得二子,家庭事业双丰收,他们却是什么也没有。
  关羽低下头,一声长叹。“好吧,我暂时留在宛城,等家父身体好转,我再去找你们。”
  ……
  孙坚站在将台上,看着远处的舒城,看着程普、黄盖几乎不分先后的登上城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