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策行三国> 策行三国_分卷阅读_556

策行三国_分卷阅读_556

  秦罗非常赞同。她也是关中人,当然不希望对关中人另眼相看。她提出一个建议,将现有的技术进行分级,分为军用、民用,分别适用不同的保密办法。
  孙策接受了建议,请他们回去仔细斟酌一下,提出切实可行的制度,颁布施行,加强技术保密,不能再让关中或者其他人占便宜了。开始的技术投入小,见效快,技术门槛低,仿制起来也容易,保密不易,以后的技术开发将进入精细化,投入增大,不能再自己花钱搞开发,别人免费享受成果。
  尤其是冶金技术。用提高温度,降低冶炼成本,又采用淬火渗碳技术后,传统炼钢的上升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没有其他工业体系的支撑不可能转向真正的工业化,这中间的跨越不是黄承彦一个人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从现在开始,黄承彦的任务不是研究技术,而是把自己研究技术的经验传下去。蒲元是有天赋,但仅有蒲元一个人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一起研究。孙策希望黄承彦再多培养一些人才,把他从南阳铁官得到的经验进行整体归纳,争取建立一个冶金学的体系,把这门技术变成一门学问。
  相对于木学,冶金是一门更复杂的学问,更需要体系的支撑。孙策打算将治下的铁官统一管理,建立一个规范的体系,黄承彦无疑是负责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
  黄承彦欣然同意。他虽然对技术感兴趣,心理上却不认同自己是一个单纯的工匠,能由术进道,并且是开创一门前所未有的学问,他当然求之不得。
  正说着,诸葛亮进来汇报,辛毗回来了,奉周瑜之命,赶来汇报追查法正的结果。
  孙策点头,又对黄承彦、秦罗交待了几句,起身送他们出门。在门口,他不仅向黄承彦告辞,还向秦罗告辞,礼节倍至,不仅秦罗受宠若惊,就连辛毗都觉得有些过。等黄承彦、秦罗走远,他忍不住说道:“将军,礼贤下士固然是美德,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孙策瞅瞅辛毗,微微一笑。“对脚踏实地,潜心问道的人,不论男女,我都愿意以礼相待,再恭敬也不为过。对坐而论道,起不能行的清谈客,我连看他一眼都觉得多余。”
  辛毗觉得头皮有点疼。
  第1558章 旧部与新人
  孙策忍着笑,一边让辛毗进门,一边问起情况。
  辛毗很郁闷,风尘仆仆的脸上几乎能落下土来。他赶回宛城后,向与法正接触过的人打探法正的行踪,刚问了几个人,便得知法正刚好离开了宛城,随即去追,结果一路追到析县,法正的踪迹突然消失了,就像清晨的露珠蒸发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孙策听完,看着辛毗笑。辛毗无地自容,一声长叹。
  “佐治,你太急了。”
  辛毗默默地点点头。在回来的路上,他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法正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只可能换了身份。从各种迹象来看,应该是他打听得太急,引起了法正的警觉。但这只是表相,根本的原因是他内心不自安,一旦发现有所疏忽就极力想挽救回来,根本来不及思考。
  如果能从容一些,他不会输得这么难看。在他去追法正的这几天,荀攸在宛城内探访,发现了一些法正依然在城内的迹象,在荀攸即将抓住他的时候,他离开了宛城,失去了踪迹。宛城有数万人,其中经商、游学的至少有三分之一,要追查一个已经警觉的细作是非常难的。
  来到堂上,两人分宾主落座,孙策问道:“是担心你兄长在益州,还是急于立功?”
  辛毗低下了头。“兼而有之吧。”
  “你大可不必担心这些。”孙策淡淡地说道:“如果我不放心你,我不会让你留在公瑾身边。如果你不能调整好心态,你也不适合留在公瑾身边。如果你想过得轻松一些,我可以让你像荀友若一样做个闲职,就算出点差错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你可以考虑一下。”
  辛毗沉默良久,拱手道:“既蒙将军推心,岂能半途而废。”
  孙策缓缓点头。“既佐军事,就要放下不必要的心结,直道而行。”他停了片刻,又道:“法正狡诈,你觉得你兄长会是他的对手吗?”
  辛毗眉心微蹙,摇摇头。“恐怕不行。”
  “那就提醒他小心些。曹孟德客居益州,形势与袁本初相似,你们颍川人与益州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很费事,再搅进一些关中人,可能会更复杂。如果你兄长有心归来,我是非常欢迎的。”
  “多谢将军。”
  “你累了,先回去休息吧,过两天要讨论你们的益州方略,你和公达做好准备。”
  “喏。”
  “还有一件事,我已经安排人和袁谭联络,希望能接回你的家人。你不用太担心。袁谭忙于解决内讧,应该不会为了几个失去意义的人质和我翻脸,多少要给我一点面子。”
  辛毗大喜,连忙向孙策致谢。
  孙策没有再说什么。辛毗几天没好好休息了,神情疲惫,这时候问计也没什么意义,便让辛毗先回去休息。辛毗起身,孙策也跟着出门,一起来到门口。辛毗承受不起,坚请孙策留步。孙策笑了。
  “佐治,你不要有心理负担,我只是顺便而已。”
  辛毗这才注意到孙策穿得比较齐整,像是要外出的样子,没有再问。他出了门,上了马,一踢马腹,带着侍卫轻驰而去。孙策见他上马动作娴熟,骑术进步显著,也是有些意外。汉末名士很少有骑马,出行大多都喜欢乘车,有的人为了表示舒缓从容,还刻意乘坐速度更慢的牛车。偶尔也骑马,但是像武士一样急驰非常少见。辛毗能有这样的骑术,看来平时没少骑马,已经适应了军中生活,不知不觉的放弃了名士的排场。
  这是一个不错的趋势啊。
  送走辛毗,孙策转身向郡学走去,隔得不算远,他选择了步行,只让典韦带着十个卫士跟着。他来到幼稚园,进了门,正看到一群孩子在庭院中列队,武教习北斗枫正在讲解刀盾的攻防技巧。他断了一条手臂,不太方便,便由一个少年在旁边演示。那少年年纪不大,也就十来岁的样子,深眉大眼,长得很精神,一招一式也很到位,看得出下过功夫。阳光灿烂,孩子们热的满头是汗,小脸泛红,却乐此不疲,一个个脆声呼喝,朝气蓬勃。
  一旁的孙翊看了那少年两眼,不禁赞了一声:“这小子不错。”
  孙策拍拍他的肩膀。“阿翊,这儿是南阳,你可不能随便抢人。”
  孙翊被说破心思,嘿嘿笑了一声:“大兄放心,我不抢,我礼请总行吧?”
  听到孙策说话的声音,北斗枫看了过来,见是孙策,非常意外,大步赶了过来,躬身行礼。“将军,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孙策笑道:“过来找蔡大家商量一点事。怎么,你还兼了幼稚园的武技教习?”
  “嘿,这不是蔡大家出面,回不过么。”北斗枫红光满面,身体也有些发福,但矫健依旧。“周将军每次来都会教这些孩子剑法,引得他们心痒,也想学些武技,蔡大家便出面和尹祭酒商量,让我兼了这份差使,多拿一份津贴。”
  “其他兄弟怎么样?”
  “好得很,有的在军中任教习,有的在作坊里做护院,生活无忧,又得人礼敬,都感念将军的恩德呢,这几天总有人来问我,想找个时间一起拜见将军,当面向将军致谢。我说将军刚来宛城,事务繁忙,让他们耐心等着。”
  孙策满意地点点头。“一事不烦二主,既然你和他们联络方便,就由你来张罗吧。后天我要去一趟讲武堂,你约他们一起去。好久没和他们见面了,这次由我作东,请你们喝酒。”
  “好的,好的。”北斗枫喜不自胜,连声答应。
  这时,孩子们也发现了孙策,纷纷转头来看,几个调皮的挤眉弄眼,偷笑不已。还有几个胆子大一点的小姑娘凑在一起,对孙策评头论足。她们以为孙策听不到,却不知道孙策耳力好,听得清清楚楚。听她们说自己相貌与周瑜不相上下,却不如周瑜儒雅,不禁笑了。南阳近楚地,又是帝乡,原本就比中原开放,不太守规矩,经过几年发展,这风气越来越开放了,这些小姑娘长大了大概不会在乎什么三从四德。能不能出几个蔡琰、黄月英,他不敢说,但出几个秦罗、张子夫应该不成问题。
  担任演示的少年见没人看他,也停了下来,犹豫了片刻,快步走到孙策面前,鼓起勇气。
  “孙将军,我是讲武堂学生魏延,能向你请教几个问题吗?”
  听到魏延二字,孙策心中一动,仔细打量了魏延两眼,哈哈一笑。“原来你就是魏延啊,久仰久仰。”
  第1559章 孺子可教
  院中的孩子们哄笑起来,叽叽喳喳的像一群小鸟,几个小男孩笑得前仰后合,动作夸张,其中一个跑到孙策面前,尖叫道:“将军,你也听说过魏师兄的故事么?”
  “去去去!”魏延有点窘,忙不迭地将那男孩子赶开。他不过是讲武堂的一个普通学生,如何当得孙策的久仰,无非是他调皮的坏名声传到了孙策的耳中,孙策这才一见面就拿他开玩笑。
  孙策笑了,在一旁的栏杆上坐了下来。“说吧,有什么问题?可不能太难啊,太难了我不会。”
  孩子们见孙策说得有趣,纷纷围了过来,催促魏延快说。魏延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我要问将军行军作战的事,你们懂什么?赶紧回去练武。”
  “我们为什么不能知道?”一个圆脸小男孩叫道:“你读过将军的战记,我们就没读过么?我阿翁还和将军并肩战斗过呢。”
  “文休,你给我一边凉快去。”魏延有些急,脸色有点难看。孙策见了,眨眨眼睛,抬起手,示意孩子们不要吵。他看着那小男孩子。“你阿翁是谁啊?”
  小男孩骄傲的挺起胸膛。“回禀将军,我阿翁是江夏太守文聘。”
  魏延没好气的说道:“那才不是你阿翁呢,那是文岱的阿翁,你阿翁早就战死了。”
  “你胡说,我阿翁就是江夏太守。”圆脸小男孩顿时像被激怒的小狮子,瞪起眼睛,冲了过来,一副要和魏延拼命的样子。魏延虽然比他高出一头,却还是向后让了让。孙策有些奇怪,看着不说话。北斗枫见状,喝了一声:“文休,退下,不可在将军面前无礼。”
  文休看了孙策一眼,用手里的刀指着魏延。“放学别走。”
  魏延撇撇嘴,反唇相讥。“我早毕业了,放什么学?”
  文休愣了一下,有点接上不话。两个小男孩赶了过来,将他拉走。孙策看得有趣,忍俊不禁。“你怕他?是因为他阿爹是江夏太守,还是因为什么?”
  “我才不怕他。”魏延脖子一梗。“我比他大三岁呢,胜之不武。”他转头看看,见文休已经被拉走了,又缩缩脖子,挠挠头。“他是文将军的养子,他生父是安众之战的战死者,我不该对战死者不敬。”
  孙策点点头。“你做得对,这才像师兄的样子。说吧,你想问我什么?”
  “呃……”魏延舔舔嘴唇,摆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拱拱手。“我想请教将军为何每战必先?”
  孙策一愣。“什么?”
  “尹祭酒说为将者当持重,坐重中军,不宜轻动,可是我读将军的战记,为何你几乎每次都会身先士卒?小黄之战,江东之战,任城之战,官渡之战,莫不如是。难道是尹祭酒说错了?”
  孙策盯着一本正经的魏延,也觉得这小子有点讨厌。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一开口就是这么尖锐的问题,你懂不懂什么叫尊卑有序?这让我怎么答?“你读过所有的战记?”
  “全都读过,而且读过好多遍,都能背了。”
  “是吗,那你把官渡战记背给我听听看。”孙策不怀好意地看着魏延。官渡战记是最新的一篇,足足有十三卷,两万多字,他印象还算清晰,让魏延背别的,他还真不知道对错。
  “将军要我背哪一卷?”
  “决胜卷。”
  “喏。”魏延清了清嗓子。“六月初三,晴,东南风,动旗。袁绍攻垒不下,退官渡水,步卒西撤,又率骑驰援甄俨部……”他背得非常顺畅,几乎没打一个磕巴,行云流水。孙策记不得全文,但就他记得的内容而言,应该准确无误。他着实有些奇怪,这魏延真是好学啊,连这么长的文章都能全文背诵?
  听魏延背完这一卷,孙策也想好了应对之法。“你对袁绍这个人怎么看?”
  “嗯……”魏延略作思索。“临阵计缓,首尾两端。”
  “没错,对付实力比你强的人,如何持重而守?对付计缓的人,当快当慢?”
  魏延眨着眼睛,若有所思。“以弱胜强,难免行险。以快打慢,骑兵为先。将军,我说得对吗?”
  “没错。尹祭酒说的是经,凡用兵,自然当持重为先,不可胜在我是也。但也不能一味持重,如果发现战机,就应该果断出击,可胜在敌是也。可胜不可胜,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的准确把握上。你知道在这一天之前,我和袁绍对阵了多久?”
  “从捕獐山开始算起,一共十八天。”
  孙策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再一次惊叹魏延的用心。如果不是听魏延说,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天,只知道有半个多月。“那你知道我研究袁绍这个人研究了多少?”
  魏延摇头。
  孙策举起手,在魏延面前晃了晃。“五年。从初平元年的讨董之战以来,我研究他所有的战例,直到亲自和他对阵十八日,确认把握了他的作战风格。再到临阵部署,促使他一步步将身边的精锐派出去,才发起最后一击。”
  魏延思索片刻,恍然大悟,露出微笑。“将军,我明白了,你研究了那么多,又实际验证过,最后在确认他计缓的情况下才发起雷霆一击,所以看似行险,实则谋划已久,以有备攻无备,才能一击必中。”
  “孺子可教。”孙策摸摸魏延的头,松了一口气。他可不想把魏延教成一个匹夫之勇,那太可惜了。
  魏延兴奋不已,追问道:“那任城之战呢,也是将军预谋已久的吗?”
  孙策再次尴尬。这谁家的孩子?还有远没完了?“呃……那一战并非如此,那一战……是意外,迫不得已,只能奋死一击。”
  “啊?”魏延也愣住了。这和他想象的答案相差太远了。
  “啊什么?”孙策轻拍了他一下。“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任城之战是一个失误,是个教训,不值得效仿。你看到的战记难道不是这么说的?”
  “哦。”魏延有些失望。
  蔡琰从里面走了出来,听得清楚,笑道:“将军有所不知,这魏延在幼稚园时就尊崇将军,视将军为偶像,自然不愿相信将军也有失误之时。”她走到魏延面前,轻抚魏延的肩膀。“你啊,不仅要学习将军用兵之道,更要学习将军这份胸怀,毋固毋我,有错就改,不可夸功而掩过,自欺而欺人。”
  “喏。”魏延拱拱手,又向孙策致谢,退了下去。蔡琰向孙策行了礼。“多谢将军。”
  “祭酒为何谢我?”
  “将军以身作则,这一课比我教他三年都有意义。”
  第1560章 文化先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