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都市>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卷阅读_116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卷阅读_116

  无论是朝廷定议的贴射法,还是包拯提出的搭买法,本质上都是将次茶作为一种不利益,互相推卸,试图将这种不利益转嫁给别人。
  官府买入次茶无法卖出,于是决定不买了,指望茶农自己消化这些卖不出价钱的赔钱货。
  包拯不愿意增加茶农的负担,于是想出了这个搭买的法子,压榨茶商的利润补贴茶农。
  这些法子不能说没有可行性,但在赵受益来看,却都笨拙了些。
  次茶还是那些次茶,究竟是烂在官府的仓库里,还是茶农的山场里,抑或是茶商的手里,本质上都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次茶也是茶啊,都是地里种出来的,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多么可惜。
  不如将这些原料利用起来,加工成各类茶制品。
  如此不仅解决了茶叶销路,还能丰富一下北宋市民的饮食文化,一举两得。
  连夜敲定了下一步的计划后,赵受益嘱咐包拯:“包卿,你明日去榷货务衙门里,先将废除搭买的公文贴出去,再找几个人假扮茶商去瓜洲渡买茶,做给茶农和茶商看。务必要让人家知道,官府已经改了主意,从此茶叶买卖自由,官府再也不强逼着茶商搭买次茶了。”
  包拯点头:“臣明白。”
  赵受益又说:“你们衙门里的那个黄公公,若他不碍事的话,不必理会他。若碍着事了,更不必顾及他。他是先帝那时候就来扬州监茶的,其实与现在的朝局无甚瓜葛了。”
  宦官与前朝官员不同,官员虽然也依赖皇帝的赏识才能掌权,但还是不及宦官对皇帝的人身依赖性大。官员出京了依旧是大员,宦官出京了可就当不得权宦了。
  这位黄公公,当年也是因为太过随遇而安,虽以才被宫里一帮人精打发去了扬州这么个养老的好地方。
  扬州人烟阜盛,处在要冲之地,对于官员和商旅来说,都是个升官发财的好地方。
  但对于宦官来说,再好的地方,只要不是宫里,都只能用来养老。
  毕竟官员出京了,可能还会被皇帝想起来,再召回身边。宦官出京了,皇帝哪还记得你是谁呢?
  官员有才能,有名望,有人脉关系,这些都能扯着他,将他扯回皇帝的身边。宦官什么都没有,只有皇帝的恩宠。
  但皇帝的恩宠太轻浮了,说没就没,说散就散。指望不上。
  更何况,黄公公的主人是先帝宋真宗,如今宋真宗作古了好几年了,皇宫如今的两位主人各有一套自己的宦官班底,谁还想得起他呢。
  根本不必顾及的。
  他说这话是为了让包拯安心,更加放心大胆地整顿茶政。
  虽然包拯是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包青天,即使黄公公是宫里太后面前的熟人,妨碍了公务,包拯也不会姑息他。但作为包拯的上司,赵受益还是觉得,要给员工充足的安全感才行。
  明明前方没有困难,何必自己吓自己,给自己制造出一个困难来。
  而且包拯现在只是一个六品小官,尚方宝剑三把御铡都还不知道在哪呢,底气尚嫌不足,还不是只能由他这个皇帝在暗中支持。
  包拯道:“臣明白。”
  不管那黄公公究竟是何来路,将扬州茶政搅乱成这个样子,包拯都不能饶过他。
  若不是小皇帝微服私访,想出了破局之法,今年江南的茶农不就倾家荡产了吗?
  这种人绝不能饶!
  将包拯打发去了衙门后,赵受益问刘恩:“你与那南侠认识?”
  展昭跟着包拯去了衙门,没出门之前可是一直在状似隐蔽地盯着刘恩看,还以为别人没发现。
  别说是刘恩了,连蒋平都装模作样地咳嗽好几声提醒他收敛一点了。
  刘恩摇头:“并不认识。”
  想也是,他俩一个是深宫宦官,一个是江湖侠客,年龄上差着十余岁,怎么可能互相认识?
  展昭出生的时候,刘恩都进宫有两年了。
  “不过,之前似乎见过一面。”
  赵受益好奇地道:“在什么地方见的?”
  这两人还能有什么见面的机会吗?
  “范大人家的后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