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超陆权强国> 第136节

第136节

  队伍中,另一个听起来很年轻的声音响起。并且得到了一阵响应。
  声音沙哑的黑影点了点头,“既然没人愿意退出,我开始布置任务了,这几节车厢内想必都是军火物资,咱们带来的火药不多,这火车方才进站不久,我料清军搬出来的毕竟是少数,大多还都在这几节车厢之中。军队打仗,军火第一要紧,没了军火,就是乌合之众。北洋军装备的是最新式的武器,威力虽然大但是消耗也厉害,只要咱们炸了它们的炮弹补给,北洋军就成了没牙的老虎,到时候咱们就等着剥虎皮吧。我数了数,一共有五节车厢,我、渭南、刘东、喜兄还有何飞每人负责一个,大东你们几个掩护,等会咱们冲出去之后只有几息的时间。章尘,你们五个的任务更加危险、等会摸过去,看能不能把清军已经搬出来的也给炸了。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沿车道往西北方向跑,出了车站在十里外的乔家墩回合,都听明白了没有?”
  “是!”
  “那么,准备行动!”
  “啪……”
  “啪……”
  几声突入起来的枪响声,几个持枪站在车厢附近有气无力的警戒着的清军士兵应声而倒。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几个黑影顿时窜了出来,伸手十分灵活的钻进了后面几节满载军火的车厢之中!
  “什么……不好,有歹人混进来了,他们想炸军火,大家快打!”
  “嘭~~~”
  “嘭~~~”
  一时之间枪响声不断。
  “快快快,快准备,他们不敢往这边打,里面有军火!”
  进入了车厢之后,沙哑声音的黑衣人大喝了一声,跟随他进来的一人站在他背后为他警戒,他在车厢内翻看了一下,顿时眼睛一亮,这一届车厢内所装的都是炮弹,若是炸了,这一天来令民军损失惨重的新军大炮短时间之内就要哑了火了!
  他快速的将自己带来的一个炸药包塞在了一堆炮弹之中,心里琢磨着差不多一下能将这附近几个车厢都给一同引爆了。
  一根不长的导火索被很快点燃,车厢内的两人点头示意,那人摇了摇头也没有跳下去,两人一同堵在车厢门口,一起举枪往不断试图靠近的清军身上招呼着。
  “快,炸药要爆炸了,你们先走!”
  “陈兄……”
  “陈大哥!”
  车站内响起几声惊呼声,声音中说不出的悲痛,他们显然听懂了他隐藏的意思了。
  五个试图冲过去向清军已经搬出来的物资投炸药包的黑影已经全部躺下了,那个被他称之为‘渭南’的年轻人也因为腿上受了伤,没跑出多远就干脆找了一处隐蔽的地方,为其他人掩护了起来。
  约莫又几息之后,一声轰然巨响,汉口刘家庙江岸车站便被浓烟笼罩,数节车厢内运来了大量的军火物资,其中还有不少段祺瑞要来的炮弹,这一爆炸,威力机会瞬间摧毁了半个江岸车站,连附近的钢轨都被炸得翻飞了起来,这一声巨响整个汉口都被这声惊雷震撼了。
  正在车站几里外督促北洋军进攻的段祺瑞被这一声爆炸惊得目瞪口呆,而才出了车站没走出多远的王占元也是一样,两人赶忙派人过去查看,才知道入了站的军火被炸、半个江岸车站被毁的消息。
  受此影响,本就落入下风士气低糜的民军一时之间士气如虹,竟然又顽强的阻挡了段祺瑞、王占元两部三个多钟头。
  可笑汉口民军总司令张景良一心效忠满清,竟然数次压下了麾下几营要求支援的提议,结果至天将启明时分,已经弹尽粮绝、一个昼夜没休息过得民军终于在付出了近千的死伤后,主动撤至大智门一线防守,刘家庙地图彻底落入清军手中。
  换言之,密若铁桶一般的汉口防线终于被清军撕开了一道防线,惨烈无比的‘阳夏战争’已经要拉开序幕了!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中国之声’定刊
  历史应当记住这一天,1911年10月27日。
  二十六日清军分两路进攻民军,激战一日后于27日彻底占领刘家庙,撕裂了民军汉口防线。民军退至大智门一带。
  同样是在这一天,满清宗贵眼前国内局势愈加糜烂,不得不做出妥协。清政府召还荫昌,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
  还是在这一天夜,黄兴、宋教仁等抵达武昌港,同盟会开始接受湖北军政府军、政、财务大权。
  当然,依旧是在这一天,一份如今还籍籍无名,初版印刷只有三千份的报纸,《中国之声》在湖北中部县城——应城印刷了它的头版第0001期的报纸,考虑到交通的不便以及路程远近问题,暂时将其定位一周发行一期。随后便被输送至军政府如今掌握的五府各县,第一天便亏损了127两银子。
  《立宪?共和?国人的答案是‘革命’!》
  第一期的报纸之上,李汉亲自选中了这么一个题目,然后大笔挥洒、扬扬奕奕,区区不过短短两个小时,一片占去了整个头版之上的文章便写了出去,不过他的文言文写得的确很烂,用的却是后世再寻常不过的白话文。这个年代看报之人多以书生、学生、商贾等人为主,若要出版还得经过张梅生的修饰,之后,方才交与了这两天抵达应城之后便一直上下走动忙碌着《中国之声》报纸出版事宜的易均室手上,然后,被刊登在了报纸之上。
  “我中华本是个大国上邦,却因朱家无能,连遭天灾,丢了我汉家河山,又有汉奸当道,令野蛮鞑子入关,窃我汉家神器、杀我兄弟、淫我姐妹,数十年间屠戮汉室万万人,方才强夺去了神州大地。
  西方诸国兴于明末,可叹我中华因鞑子之祸,失去了最好的发展机会,未能赶上大航海之机,又有鞑子一心灭我汉家生气,内里放纵所谓‘旗人上民’掠夺我民脂民膏,外出禁海令、闭关锁国。
  可笑鞑子野蛮愚昧、经数百年之后,一朝遭遇外敌入侵尚不知耻,反而一心认定所割、索赔不过出自‘我等贱民’之身,于是连连挨打、尚不自省,丧我河山、失我财富、折我气节,呓语以愚,直到东临恶邻窥境、先杀我民、再掠我财,还要割我南海宝岛,方才稍感痛疼,渴望有所改变!”
  ……
  他这一文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几乎囊括了满清统治中原的数百年,尤其是近代所有大事基本都有点评,而且字字夺目、笔笔诛心,通篇文章都将满清鞑子批得没有一点实处,好似还未开化的野蛮贱民一般。却是完全撕破了脸,反正清军不日便要南下,哪里还有保留。
  汉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奇怪的一个民族,平心而论,后世西方曾有观点,提到这个世界上最温顺适合统治的民族时,汉民族高居榜首,一举成为了西方人文行为、社会科学学术界纠结了大半个世纪都没弄明白的话题。
  其实,对于‘立宪’与‘革命’之道,后世国内学术界早已经有了定论了。
  即,当时满清政府的先后两任统治者—慈禧、摄政王载沣二人真要痛定思痛,拿出足够的魄力来接受‘立宪’之理论,则清皇室或可再续半个世纪,而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阵痛或许也能消去。
  可叹非是二人无能,盖因两人都是非常人物,早就看穿了这‘立宪’背后的巨大危机,即此理论实则不过‘保中国非保大清’之举,于是才有了光绪26年是公元1900年初的这么一道上谕:“前因康有为、梁启超罪大恶极,叠经谕令海疆各督抚悬赏购缉,严密缉拿,迄今尚未弋获”;今再次“着即北洋、闽、浙、广东各督抚,仍行明白晓谕,不论何项人等,如有能将康有为、梁启超缉获送官,验明实系该逆犯正身,立即赏银十万两。”
  两位立宪功臣顶上两颗人头却被打上了十万两重赏,这里面的味道足够有心人喝上一壶了。
  不过,满人不信汉人信,革命派为挤兑立宪派,以保皇帽子相扣,外加民族主义的排满号召,果然把青年吸引到自己阵营中来。一次次发起几乎是屡败屡战的暴动,让梁启超眼见年轻鲜活的生命倏忽而逝却徒唤奈何。倒是在他们之外的袁世凯看得清楚,他说满清是一棵将近300年的老树,闹革命的都是年轻人,有力气却不懂如何拔树;搞君主立宪的人懂得拔树却又没有力气。
  自1894年夏孙中山上书李鸿章,阐述改革观念被拒后,立即走上了激进革命的道路。1895年底他发动的“广州起义”失败,1900年底,他又发动了“惠州起义”,用他自己的话说,前一次,举国舆论“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五年之后已“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而这五年中,清政府并不是越来越开明、宽容,反而越来越愚昧、专制:先血腥镇压了温和的维新变法,又为了慈禧的一己之利而以全民族的灾难为代价向列强诸国同时宣战。
  庚子国耻不仅彻底打醒了国内的革命先行者,也打痛了一心妄图享受的满清宗贵阶层。
  在巨大压力下,清政府终于在1906年9月1日宣布进入预备立宪阶段。
  对此迟来的顺应民意之举,国内依然万众欢腾,一些大城市甚至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学生、市民、绅商集会、游行、演讲表示庆贺,这说明,广大民众、尤其是绅商阶层根本不希望、不喜欢革命,而是支持立宪。
  但清廷并不珍视民情民意。在立宪原则上,它对权力的垄断甚至超过了日本的明治宪法。结果连温和的立宪派都极表反对:“政府宁肯与人民一尺之空文,不肯与人民一寸之实事”,开始号召“人民与之争者,宜与争实事,而不与争空文”。从1910年1月起到11月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地方士绅为主的“立宪派”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声势浩大,遍及全国。但清廷就是毫不妥协,不愿让出点滴权力,拒不开国会,反而采取越来越激烈的手段镇压立宪运动。
  这样,在“立宪”与“革命”的“赛跑”中,支持革命的人越来越多。本来纯从“道理”上说,立宪派无疑更有“道理”。然而,它的理论的前提是清政府在压力下必能“让步”,实行立宪。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则无论说得多么“有理”,终将无济于事。这一点,反对革命的梁启超十分清楚,他看到了广大留日学生因清廷“假立宪”而由支持“立宪”到倾向“革命”的转变,确实,是清政府的所作所为才使青年相信革命派的宣传。所以1907年初他发表《现政府与革命党》一文指出:“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确是一语中的。
  辛亥革命前夜的1911年5月初,清廷出台了垄断权力的“皇族内阁”,实际向世人宣示清廷根本不愿放弃权力,结果使作为其统治基础的士绅阶层与其迅速疏远,最终弃它而去。清政府在政治上拒不变革,经济政策也倒行逆施,就在1911年5月推出“皇族内阁”之时,它又宣布要将原本股份制的民营铁路收归国有。为了保卫自己的产权,以绅商为主的几省股民自然要发起“保路运动”。四川保路风潮相对激烈,最后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然而,四川的保路运动的绅商首领一开始坚持的是毫不过激的“文明争路”,他们刊发光绪牌位和以前谕旨中“庶政公诸舆论”“川路准归商办”两句话,令各家各户张贴,还要设案焚香。凡此种种,不可谓不文明、不温和、不理性、不克制。但清政府还是在9月初逮捕了领导保路运动的绅商首领,随后在成都开枪打死30余名手无寸铁的和平请愿者!在此种情况下,立宪派都不能不倾向革命,革命就成为“宿命”。
  苛捐杂税越来越重、民间愤怒越积越重、革命血仇越积越深,这才有了武昌一声枪响,天下群起响应,至如今不过区区半个月的时间,关内已有‘湖北、陕西、湖南、江西’四地革命者群起拥护,眼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鞑子之清廷即将寿终正寝了!
  李汉的这一篇文,所用文笔甚是粗陋,便是易均室自认乃是贫苦出身,读起来也是不断皱眉,他、若不是这文的确扣人心扉、实乃近年难得的革命之拷问,以他之秉性是断不能允许这篇文登上报纸头版的首页!
  也实在难为了张梅生,通篇文章立意甚好,所鞭所笞无不直指问题中心。只是以他之能想为其着色几分,却惟恐失了文章本来的意思,只好皱眉苦思,反复推敲有什么地方可以做些修饰!
  这份报纸共有八页,其中不仅只有些有关天下大势、革命理论之辩,还刊登了不少军政府的施行政策、纲领,甚至还有军政府的一些岗位招聘,比如他最近便深感不足,想要多招募些高文化的学生兵,稍微培养一下,这些未来可都是军政府的高层将官、甚至科研人才。
  见二人还忙着做最后一次校版,准备在中午前将出版确定并开始印刷,李汉打了个招呼之后悄悄离开了,他还有着一堆的时间需要去做呢!
  出了就位于军政府驻地附近刚划出来的《中国之声》报纸的总部,他带上几个警卫,一路往李东来的办公处走去。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伦·比利斯·韦伯
  “斯蒂芬·泰伯?不,是卡伦·比利斯·韦伯先生,好久不见…您好!”
  李汉笑着看着这个如今面上青肿,脸上额骨已经饿得凸起来的洋人骗子,笑得十分开心,在他的眼中,或许此刻的李汉就好似来自地狱的恶魔一样危险、恐怖了!
  “真是太让我失望了,我将你从地狱中救出来,结果你是怎么报答我的?谎话、谎话、一个接一个的谎话!”
  脸上遽然冷了起来,声音也寒地好似冰块一般,李汉冷哼连连,“比利斯先生,你终于说一句真话了!”
  他心中的确十分的愤怒,竟然被这个年代的一个骗子给骗住了,而且,他还是第二天手下来报这骗子几次想逃走的时候才发现的不对!
  他当真是栽了个跟头,而且还是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中,清末花旗银行在中国经营的都是无本的买卖,纯粹就是雇佣一帮骗子,然后到贪官、军阀甚至地主、江湖大佬家中忽悠一遍,然后吸收他们的存款,再放贷给清政府、地方实权总督。完全是将空手套白狼发展到极致,根本就没有多少财产,更别提涉及实业了。甚至连庚子国耻,清朝的借款都是花旗银行拿的中国储户的存款给的,论起两边赚钱的功夫,以钱立国的美国若说第二,便是到来后世也没人敢说是第一!
  这段历史他记得有些模糊了,只是隐隐记得,好像花旗银行真正开始实业经营的时候好像都要到了一战之后了,不提那个什么‘gelire’机械公司他根本就没听过。
  结果果然如他所想那般,在他命人撤了这骗子的所有待遇之后,又名李东来派人严加审问,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收拾服帖了他,从他口中听到了些真实的东西!
  “将…将军阁下,能给我点吃的吗?或者让我睡一觉也行!”
  那年轻的洋人骗子卡伦·比利斯·韦伯可怜巴巴的询问道!
  他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你说呢!”
  他的心情不错,昨天合并了汉川,终于拿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汉川县,他如今不但掌握了汉江水道的入江口,而且昨日梁氏兄弟离去的时候,竟然意外的没带走汉川水师,虽说只有四五艘不足五百吨的木质战船加上四百多水师,不过他仍然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要知道无论是在进攻新堤还是石首、江陵的时候,军政府都没能收复当地的水师,大部分如今都已溃散成了水贼,其余逃去无踪,只有光化县那边被俘获了一些,但也不堪大用!
  当然好心情也在见到这洋骗子的瞬间消耗一空了,让情报司招呼了一段时间之后,李汉今天终于抽出了时间,派人请来了他,准备好好聊聊了!
  打了个呵欠,这个年轻的洋人骗子显然已经彻底撑不住了,昨天晚上他又被晾了一夜没能睡觉,如今正处于最困的时候。
  “我说……我说,将军阁下,我全交代了,保证没有谎话,真的!”
  卡伦·比利斯·韦伯(以下简称‘卡伦’)并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人,事实上早在他收到‘照顾’的第二天他便哭着喊着要坦白交代了,只不过李汉当时的意思是怕他再耍花枪,便命令情报司对他多多照顾一些,每天不给他吃饱,一些招呼也是少不了的,后来连续多天他都忙着应付京山之变后带来的机会,于是又晾了他好几天,直到今天他才想起来此人,叫人把他带了过来,准备好好审问一番!
  “说吧,你是谁,哪国人……为什么来湖北,目的、目的地!为什么要撒谎!”
  “是…我叫卡伦·比利斯·韦伯,将军可以叫我卡伦,我真是英国人,嗯,是犹太裔爱尔兰人,我是一名地质工程师,也做过一段时间的机械销售员,真的。我来自湖北是接到了一家洋行的委托,希望我能够帮忙寻找一些东西!”
  收到了几天的招呼之后,这年轻的洋人骗子显然老实了许多,李汉目不转睛的盯着他,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的确不假,除非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顶级特工或王牌间谍,便是他自己都有可能因为一些想象不到的心理波动,泄露了自己的身份。
  “这段话应该不假!”
  见他眼睛自始至终除了疲惫之外,就只有一丝隐藏的不好的怨恨,没有其他的情绪波动了,李汉基本上已经可以肯定,他这段话是真话。
  然后问题就来了,“是什么洋行?哪个国家的?还有,他们让你寻找什么东西?”
  他顿时来了兴趣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他,直看得他浑身不自然的扭了扭,干咽了咽口水,一想到咕咕直响的肚子,还有他如今最迫切想要得到的睡觉机会,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了下去。
  “将军阁下,我是大英帝国怡和洋行的雇员,负责为其销售几种机械。同时,为了每个月多赚150英镑,我被受雇与德意志帝国礼和洋行,为其寻找几分他们最需要的矿石资源,比如钛矿、稀土矿、金矿、银矿、钼矿、镍矿、钴矿等等,我们每发现一处矿井、矿藏,都被要求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并且做出最精确的估计,而一旦得到验证,将能获得500到10000英镑不等的奖励!”
  他叹了一口气,“我为怡和洋行汉口分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被礼和洋行雇佣了之后,便跟另外四人一起负责湖北跟湖南两省的矿藏寻找,可惜我们到目前为止只找到了几处零星的铁矿、金矿跟铜矿,而且都在你们国家的政府已经开发的矿井不远,由于德国佬给的奖励实在太丰厚了,所以,我们五个便商量雇佣了几个会英文的翻译一同往内陆偏僻的地方找找!然后意外遭遇了强盗,被抢光了所有的东西,又被卖给了盐井!”
  他越说越愤怒,几个人已经被关在盐井里工作了快一个月了,由于人生地不熟的,加上语言有不同,他们在井下遭到了地域观念最终的其他矿工的排挤,甚至连饭都是饱一顿饥一顿的,他的四个同伴逃跑时被打死了两个,剩下的一个在争执中被其他矿工打死了,另外一个因为顶撞工头被打死了,如今一同来的五个人,就只剩下他一个了!
  “礼和洋行吗?”
  洋骗子卡伦愤愤不平的抱怨,却不想惊得李汉心中震怒,让他想到了一段后世绝大多数国人都刻意忘掉了的历史!
  “中国对于帝国之意义等于印度之与大英,帝国若要真正击败日不落帝国,必须占领远东,将那片富饶的领土变成皇帝陛下王座之上的璀璨明珠!”
  这段话出自德国一位陆军元帅的口中,他的名字叫做‘瓦德西’,全称‘阿尔弗雷德·格拉夫·冯·瓦德西’,崛起与普法战争之前的情报收集,1900年8月任八国联军统帅,11月抵达北京,指挥侵略军由津、京出兵侵犯山海关、保定、正定以及山西境内,残酷镇压义和团,屠杀中国人民,胁迫清政府接受议和大纲,扩大列强侵华权益。
  这段话如果李汉没有记错是他在1894年远东两大巨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不久所说,并且由于他对德皇威廉二世的影响力,很快成为了德意志帝国上流集团之间的共识,于是才有了1897年的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不想却引得侵略成性的列强诸国纷纷效仿,英法德日美五国集团坚决不能容忍德国在华扩张,其中尤以受到德国挑衅最甚的大英帝国更是不能允许,沙皇甚至在与他的表弟亲切交谈的时候提到过,一旦德国在中国再有行动,俄国将不得不进行扩军。威廉二世根本没有同时面对两大恶邻的实力,这才暂时打消了德国变中国为德国之印度的想法。
  可以说,德国对于中国之野心不在日俄两国之下,进入了这个世纪之后,英国因为人口的局限性,已经对于大规模的领土殖民兴趣不大了,反而对经济侵略逐渐上了心,当然,这也跟世纪之初的那场‘布尔战役(第二次)’有关。
  如果说对于英国的经济侵略,李汉还有不少的手段能够一点一点讨回来,但是,像日俄那般的领土强占,可就不是耍耍嘴皮子、绞尽脑汁的玩手段,发动金融战争能够拿回来的,而是需要两个国家之前真刀实枪的全面对抗,因此,在他心中,德国是仅列在‘俄日’两国之外的第二阵列的敌对国家首位,地位比起英国还要高了半级!
  至少在两年内,在那位德皇精力没彻底被欧洲乱局吸引住之前。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一百九十八章 礼和洋行
  提起礼和洋行的大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远东,它都绝对能称得上是巨头般的存在。
  它是汉堡轮船公司、德国克虏伯炼钢厂、蔡司光学器材厂、伊默克化学原料、也得西拉公司蛇牌卫生医疗器材、瑞典卜福斯炮厂、以及美国古特立汽车轮胎等世界级企业的代理商,尤其是在销售重型机械、特种钢板、精密仪器、铁路机车、采矿设备、光学器材甚至还有军火,它都是顶呱呱的第一流企业,这一点如今的美国还要一段路要赶超,而英国则已经被甩出了小半条街!
  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礼和洋行的背后站着的就是德国,准确的说是站在德国军方背后支持的资本巨头们,可以说,它的任何一个在华行动,都是经过德国政府或军方示意也不为过。
  这一点不仅李汉明白,年轻的犹太人卡伦也清楚,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满嘴跑火车的想要靠一些谎话混过去,就是害怕消息败露之后,会遭到礼和洋行背后势力的责难。
  “你说你们共有五个人,那么,其余四个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