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其他>行尸腐肉> 第七百零八章 常坪区的传奇

第七百零八章 常坪区的传奇

  秦逸的话说得十分含蓄,但张可达和赵康都知道华国已经摸到丧尸病毒的门槛。
  温付昌在感染病毒之后并未完全变异,他发生了变化的只有身体,但思维能力和习惯却得到了保留。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恐怕不会有任何人会相信这一点。
  秦逸提到的基因赵康也了解一点,它是一条多肽链或者说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也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
  昌平研究所通过在温付昌身上进行的诸多实验实际上已经发现了一些端倪:丧尸病毒在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寻找周围的细胞进行融合。这种融合是很隐秘的,因为一旦病毒来到人体,它的外型和特性几乎和人体自身的细胞别无二致。
  这是一种伪装,不过却被华国的科学家在温付昌身上发现出来。丧尸病毒和人体细胞融合之后很快会释放出一种酶,这种酶让细胞发生特异突变,进而导致细胞中的基因链发生变化。
  特异突变后的细胞还是人体细胞的模样,但是它已经成了丧尸病毒的帮凶。这些变异细胞开始向周围延伸,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它们很快就会感染更多的细胞,并将其变成同伴。这样一样,人体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开始了一场壮观的基因改造工程,等工程结束时,丧尸便诞生了。
  丧尸病毒在感染人体之后,就会对人体内的基因组进行定向编辑,这是秦逸已经得出的结论。人体内的基因组是由许多的基因片段组成,可以被视作一段类似于电脑程序的代码,而人就是这个程序。平常的时候,程序都是按照代码设定的内容去运行,但是代码一旦遭到修改,程序可能会瘫痪,也可能会失控。
  秦逸是生命学和基因学的专家,他对张可达和赵康说的话其实十分保守,因为温付昌的存在是华国s++级的机密,只是出于“冰川行动”的需要,他才允许这两人稍稍接触一些信息。要知道,除了温付昌他们的这个项目组之外,整个华国知晓这一情况的人不超过两手之数,华国以外更是为零。
  在对丧尸病毒的研究过程中,秦逸也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发现丧尸病毒并非外来物种,甚至很可能就来自人类自身。因为他通过许多次的实验和研究,发现丧尸病毒和人体内的细胞具有超高的相似度,如果不去分析病毒和细胞内的基因片段,那两者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而且人类的身体也不排斥那些病毒,免疫系统在见到它们时就仿佛看见的是“自己人”,它们接纳这些病毒,并任其在人体内扩散并肆虐。
  “这些病毒会不会就是来自人体内部的?”这是盘亘在秦逸脑海中最大的一个疑问。丧尸病毒只会感染人类,这是很早前就被许多国家都确认过的,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在接触到这些病毒后身体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甚至连皮疹都不会起,所以秦逸断定丧尸病毒只会对定向的基因片段进行修改。
  至于丧尸病毒修改的是哪些基因片段,秦逸和他的团队仍在钻研。
  注入温付昌体内的褐色药物是一种靶向药剂,它起到的作用虽然有限,但也极为难得。如果不是温付昌自愿拿自己的身体作为试验品的话,可能这种药剂的功能就不会被发现。毕竟这种靶向药剂注入丧尸体内不会有任何直观上的变化。
  整个项目中只有温付昌一个实验体,秦逸他们也不可能找其他的人来做这项实验,有人曾提议用死囚来当实验体,这类建议最后都被秦逸和他的团队否决了。
  基因工程是复杂且神奇的,秦逸必须要保持实验体的“纯洁性”,也就是作为实验体的个人必须是自愿且有自我牺牲的觉悟。如果用死囚来当实验体,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万一反馈一些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数据,那研究的方向很可能就会被带偏。
  比如用上药剂之后,死囚夸大身体反应,或者装出神经错乱等状况,那项目组对药剂的结果评定就会和实际有很大的偏差。
  张可达和赵康在军舰的甲板上没有讨论这个项目的事情,因为在昌平研究所的时候,他俩就被多次叮嘱要严守秘密。
  不能讨论昌平研究所内的见闻,两人还可以说说破解外星文字的软件,这个软件赵康前段时间一直在做,不过进度不是很快。
  “到瓶颈了,”赵康笑着对张可达说道,他的神色中颇有几分无奈。
  “是啊,外星文字的样本太少,”张可达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根据乔治?马瑟公开出来的那几个外星文字,他破译出了三个坐标和时间,之后再度破译出来的内容就出现了残缺,关联性也不强。
  “希望已经找到的线索能够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张可达说道,他像似在鼓励自己,又像似在鼓励赵康,“2010年11月7日的末日种子库,那里一定有超出地球科技的东西存在。”
  “我也相信有,因为经过无数次建模所得出来的结果显示,人类如果不破局的话,就没有出路,而这个局,就在张哥你破解出来的坐标里面。”
  “有这么夸张吗?”张可达还是第一次听到赵康这样说。
  “当然,不然你以为其他国家为什么对‘冰川行动’的响应速度这么快,因为他们的人肯定也做过类似的建模实验,而且我敢肯定,他们得出的结果跟我的基本一致。”
  “妈的,你这么说,我的压力好大。”张可达从口袋摸出烟来,点了几次都没点着。
  “外面风大,”赵康说道。
  “船里头不让抽。”张可达用手把风遮起,好不容易终于点燃了烟,他吸了一口,眼睛微微眯起,精神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的压力确实很大,上一次去极地和沙漠,近百人耗时数月无功而返,上级虽然没有责怪什么,但是张可达的心里很过意不去。
  这次的“冰川行动”由华国牵头,计划的核心内容仍是以张可达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未知的结果中有风险也有机遇,更多的也可能什么都没有。
  “你说,现在要是在外太空有人正盯着地球,他会看到什么?”
  “如果是在我们头顶上方的太空区域里,那人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漆黑的地球,也只有北美、东亚沿海地区以及欧洲会有一些稀稀疏疏的亮光,那些有亮光的地方就是人类的聚集地。”
  “你怎么知道?”张可达问道。
  “我在电脑上调用过人造卫星的视角。”赵康摊了摊手,“不过极地圈里有一个点非常耀眼。”
  “朗伊尔城?”
  “是的,虽然我们还不清楚那里的工程进度,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它很庞大,”赵康点了点头道,“毕竟是集合了全人类力量的工程,说真的,我很期待。”
  “我也是。”
  如今的朗伊尔城像极了灾难前的那些不夜城,它们的特点都是整晚灯火通明,不夜城中通宵达旦的是灯红酒绿,朗伊尔城中则是忙碌的工人和机械。
  又是几艘货轮抵港,码头上的搬运工人强打着精神在那里继续装卸货物,这次过来的船只是华国的运输船,船上满载着从崇明运过来的食物和药品等物资。
  先期乘坐“雪龙号”抵达的华国成员得到消息后大部分都来到了外面,他们往码头上赶去,准备迎接来自故地的同胞,并协助登记和管理货物。
  码头上增加了人手之后,效率果然高了起来,大家这么积极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这次货轮带过来的货物中,还包括了家书。
  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家书这个东西在现代社会已经很少见了,哪怕远隔重洋也只需要一个电话,如果连通视频,亲人朋友之间甚至就可以在电脑两端面对面的交流。
  营地内的物资和能源都很充沛,唯独通讯方面却挤破了头,因为百分之97%的设备和线路都被用于各国和自己的本土进行联络,留给民用的3%甚至也经常会被占用。
  十几个国家为这次行动派出的人都集中在朗伊尔城,每天无数的信息从这里发出去,外面也有无数的信息被送进来,优先级最高的就是和“冰川行动”相关的信息,其次则为设备调配、人员安排等等,私人的通讯需求被排到了最后。
  私人电话的时间最早的都已经排到了一个月之后,所以陈斌和大飞也没指望近期能够联系上崇明的人。两人不知道这次过来的家书里有没有自己的,心里很是期待,其他人也和他俩差不多的心情,所以都不顾严寒来到了外面的码头上。
  大家在码头上遇到熟人会寒暄一番,其他人则将东西搬运地搬运,装车地装车,冰天雪地里人一旦出来了就不能闲在那,不然一会就要冻僵了。
  忙至后半夜时,装卸在码头上的货物终于都被运去了仓库,一些幸运地人在那里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家书,当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时,谁也没有发现先前一起出来的人当中少了几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