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杂家宗师> 第386章 不买不是大乾人

第386章 不买不是大乾人

  慈善一词,是指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其有两层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举,即真正意义的慈善行为是一种不附加要求的施舍。
  后来又演变出一种慈善家的称号,这是后世对一些热心公益,经常参与慈善活动,并有突出贡献的人的尊称。
  这些慈善家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个人资源与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分享,其中包括金钱、财物、时间、爱心及器官捐赠等,受到大众和社会的尊重。
  与这些专业的慈善家一样,有很多商人和公众人物,为了提高自己的正面影响,也会积极参加慈善活动,塑**心形象。
  而马晋此番号称捐出《杂志》第一刊的所有利润,除了慈善营销,用以宣传《杂志》,也有效仿后世,提高自己的正面形象,扩大名望的意思。
  ………
  慈善!
  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的,是从后世根据外文翻译过来的,古代那些热于施粥,救济穷苦的富商官员,也不叫慈善家,而是被老百姓称为某某大善人。
  男的称善人,碰上女的就尊人家为女菩萨,不是猪八戒嘴里的那个“女菩萨”,而是意为夸奖人家菩萨心肠,心地善良的意思。
  频施善举,名望很高的善人,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都会对他厚待尊敬,若是其善举浩大,朝廷会给出一定封赏。
  而受其恩的老百姓,明事理、重恩德的会给其立上长生牌位,让其受香火供养,有些大善人因为广济乡邻,在当地的威望极高,说话甚至比父母官还管用。
  且民间还盛传,那些大善人生前因为功德甚大,死后还会被天庭征召为神,护佑一方,这个说法马晋在《封神》时还借鉴过。
  ………
  施粥赈灾,是古代大户人家常有的事,舍微薄钱财,既能维持家族名声,也能满足自我道德满足,顺便交好乡里,巩固自家在当地的地位,一举多得,何不乐哉。
  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古人多迷信,对施善举能积攒阴德这个说法很信服,所以花钱买安心。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真心实意的好人,舍去大半家财广施义举,救济百姓,是地地道道的慈悲心肠。
  但这种人中,绝不包括马晋。
  ………
  马晋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个好人,但也绝不是个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的坏蛋,他就是普通的人。
  即便善良,也会量力而行!
  善事,自马晋发家之后常做,甚至做的很多,自打他从兖州回京以后,也许是在兖州杀孽过多,马晋为求心安,也为了搏个善名。
  所以他一直吩咐府中,周济附近的穷苦人家,修建义庄、孤老院,出钱出力,从不含糊。
  后同仁堂开店以来,也曾在马晋的示意下举行多次义诊,免费发放药材,遇到那些身患重病而家境贫寒的病人,也会酌情减少诊金药费。
  这一年多下来,马晋在这其上花费的银两,不下上万两之多,京城上下,能比得上他的,也不过十指之数,在京中颇有善名。
  尤其是在原马府,北城将军台附近的百姓中,马晋常常被称呼为马大善人。
  ………
  马晋将《杂志》第一刊的所有利润捐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以《杂志》之前放出的这么多爆点,其势头已经堪称恐怖。
  不是马晋胡吹大气,他敢打赌,第一刊最少销量二十万,而且之后只要不是质量崩得太厉害,这个销量数据会节节升高,即便日后有所降低,其数据也不会下降太多。
  而如果《杂志》势头稳固,时间长了,读者粘稠度随之增高,《杂志》就成为了大乾标志性刊物,起码在京畿等地,影响力甚广,也初步完成了马晋的设想。
  这个成绩,已经大大的出乎了马晋之前的预料。
  在此之前,马晋准备的《杂志》发展策论是稳扎稳打,先期占领报刊市场,然后凭借《杂志》优质内容慢慢扩大影响。
  在他的预估中,第一刊销量因为他小说的缘故应该会很高,保底十五万,目标二十万,只要能完成目标,也算打响了第一炮。
  但马晋也有顾虑,他怕百姓们接受不了《杂志》的模式,随着每月两刊,刊数的增多,及对连载小说的不适应和新鲜感消失,之后《杂志》数据很可能会下降。
  马晋之前定下年底维持五万销量,其实是最坏打算,如果《杂志》到年底是这个成绩,虽不算失败,但也离他的目标相差甚远。
  ………
  但马晋万万没想到,杂志正刊还未发售,只是几张传单,就把京城搅得是天翻地覆,连景康帝都惊动了,专门宣马晋进宫了一次,问询经过。
  颜易更是直接地跑到公主府,详细询问《杂志》的各项事务。
  谁都不傻,即便现在还看不出《杂志》的真实作用,但还没真露面,就能在民间掀起这么大的反响,就可见其的影响力。
  而杂志宣传大获成功,也激起了马晋的野心,他准备干票大的,改变定下的策略,直接让《杂志》以雷霆之势,一举占领全部市场,之后再慢慢消化。
  于是,马晋连夜赶往宫中,觐见景康帝,而后出宫,将原定的第七张传单内容撤换,改为了震惊京城的“赈灾宣言”。
  ………
  《杂志》定价二钱银子一册,售出二十万册万册就是四万两白银,三十万册就是六万两,至于人工成本什么的,马晋已经不再计算了,他不差这点钱。
  并且马晋还放出话,除第一刊《杂志》的利润外,他还将个人捐献一万两,爱妻五公主捐献一万两,同《杂志》的利润一起,支援河南灾区。
  消息传出,宫里专门赐下由景康帝的亲笔题字雕刻的烫金牌匾——“余庆堂”,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意,也是作为对马晋的奖赏。
  景康帝的牌匾一出,这事就代表了官方认可。
  很快,肃王府效仿马晋,向外界放话,肃王府同样捐出一万两,支援河南灾区,其余王公大臣也纷纷响应,一时间,户部的赈灾粮款差不多筹集了近小半。
  而且此事的影响还刚刚开始,慈善营销这事,在马晋之前从未有人干过,大家也不知道其中的套路。
  马晋的声明一出,除其的名望大涨之外,许多人也纷纷欲解开钱囊,为灾民献出一些绵薄之力,再加上华夏最著名的从众裹挟心理。
  瞬时间,买《杂志》,援灾区!已经成为了一件政治明确的事,颇有不买不是大乾人之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