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都市>[红楼]当刘姥姥成了贾母> [红楼]当刘姥姥成了贾母_分卷阅读_38

[红楼]当刘姥姥成了贾母_分卷阅读_38

  如今薛宝钗出身虽差了些,但容貌心性才华都属于上层,满京城也的确没有多少女子能比的上,故而也算如了薛宝钗的愿,大张旗鼓的被南安王妃收为义女,又入了宫见了皇后,被赏赐了些绫罗绸缎,别的却再也没了。
  薛父想的恩赐没有,薛宝钗想着封号也没有,薛蟠却是知道,皇上对四王八公早有不满,如今南安王又吃了败仗,皇上到现还在还未处置南安王也不过是隐忍不发罢了。
  薛蟠不想看着自己妹妹选择那样坚信的道路,纵然心里相信自己的妹妹会全了心中青云之志,可是那样的人生太累了,他只怕妹妹将来会后悔。
  薛宝钗还未从失落中走出来,就被南安王府急忙忙的送了出去,说是嫁给王爷,但不过是个蛮荒之地的王爷,真入了京城,只怕那城门口的守门士兵也不会将其放在眼里。
  薛宝钗出嫁的这日,雪下的意外的大,薛父留在家里,不忍送别,薛蟠是一路哭着将自己嫡亲的妹妹送到南去的大船上。薛宝钗看着薛蟠,心里出奇的冷静,想到这些日子哥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心里不免动容,临别时,薛宝钗道,“哥哥,此去一别,只怕余生再也不能相见,只望□□后每年为妹妹向父母磕头进孝”
  “宝钗,去了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记得要多留几个心眼,哥哥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只是人常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能忍的先忍忍,日后哥哥一定会去看你的。”说到这里便有些哽咽,心里也越发悔恨自己当初混账不上进。
  “哥哥莫伤心,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纵是兄妹也是如此,只是哥哥需记得,不管妹妹在哪里,总会记得家里的人,记得哥哥,也盼望□□后一生和顺。”约莫是想到了什么,薛宝钗破天荒的没有对薛蟠说光宗耀祖的话。
  薛蟠抹着泪点头,不住称是,纵然难舍难分,仍要离别。
  薛宝钗站在船头,不管雪大风冷,只贪婪的看着逐渐变小的京城,亲人。
  “这是你妹妹自己选的路,你也别哭了,瞧着多大出息。我看你妹是个能为的,你又给了大半家业让她带走,放心,那什么王爷也不敢轻视你妹妹。”
  薛蟠拧了下鼻涕,道“谢谢伯父给妹妹寻得人。”当薛宝钗的事情成了定局,薛蟠立即找了贾赦,希望找些会武术医术的人跟着妹妹一道陪嫁过去,而后他又在自家的庄子里找了会赶农活的老汉,手艺好的厨子,光陪嫁就要100人左右,光调查这些人的品行就花了好些时间,银子更是如流水般花了出去。
  贾赦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多大点儿事儿,我也不过是托了关系罢了,后续你做的很好,想来那些人也能安心跟在你妹妹身边,只是有几个人真是难得,若你自己留下来,也是好事儿。”
  这傻子倒是难得的真性情之人,他们这种家族,就是为了自己女儿也不会做到这般地步。
  想来那薛宝钗不是蠢人,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薛宝钗嫁人后,薛父身体就一天天坏了起来,也不知道自己哪天就没了,于是立马张罗媒婆给薛蟠说亲,只是到底薛府大不如前,说的都是些小门小户,那街口油铺家的女郎竟也想嫁入薛府,膈应的薛父一连几天都睡不着觉,实在无法,厚着脸皮找贾母帮忙说亲。
  别看当初贾府嫁出去的几个庶女夫家家事不显,但一家子和乐荣荣,倒是隐隐有几分上升之态。
  若早知如此,当初就是聘个贾府的庶女也是好的。如今四大家族也就贾府能屹立不倒,虽说大不如前,但比其他三族也好上万分,至少家宅尚在。
  靠着如今薛家的门路,的确也只能找些小门小户,薛父哪里甘心薛家就此败落,他还指望东山再起,重振薛家。
  因此种种,这日,薛父就带着薛蟠去了贾府,对着贾母道“老夫人怜惜,只是如今我薛家也没当家主母,这蟠儿的婚事也就耽搁了,想给他寻户好人家的女孩,可这方面我也不擅长,故而厚着脸皮登门拜访,还望老夫人帮着看。”
  薛父的姿态摆的低,又兼他如今面容憔悴,瞧着就让人心中不忍,且贾赦跟刘姥姥两人也算是看着薛蟠长大的,这孩子品行为人还是信的过的。再者,这贾府虽说没啥实权了,但贾母诰命夫人的头衔还是有的,故而走出去还是有几分颜面的。
  刘姥姥之前就稀罕薛蟠耿直的性子,但这成婚可是大事儿,少不得仔细问道,“不晓得薛老爷想给蟠儿找个怎样的人家。性子又有啥要求不。”
  薛父倒也没矫情,直接道,“如今薛家这样,我也不指望什么高门大户的小姐,只是经此一事儿也让我想到,纵有万贯家财,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也护不住。且靠人不如靠己,我现在也不稀罕什么万贯家财,只希望日后孙子成器,能给薛家转换门楣就好了。如今且新皇当政,薛家自是不能戳在这儿碍眼,待蟠儿成了亲就搬家回南,想来日子久了,新皇也能忘记一些事儿,不然,岂不是对不起儿孙。且娶妻娶贤,我也不怕老夫人贾公笑话,想来若那王氏但凡聪慧些,薛府纵是败落也不会变成这般。”
  薛父说的直白,说得一旁伺候刘姥姥的王熙凤满面羞红,偏如今她在贾府也尴尬的很,若不是贾琏念着旧情,早被休离出去了。又因着她得势之时过于强势压人,故而这府里真心喜欢她的人也不多,如今失势,旁人嘴上不说,私下里自是嘲笑讽刺的,好在刘姥姥念着上辈子的恩情,一直护着王熙凤,不然她的日子只怕比当年的李纨还要辛苦。
  刘姥姥听了薛父的话,叹气道,”老话说的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也莫灰心,只要人在,慢慢都能好起来的。蟠儿也是个好的,我明日开始就找人说说。“这薛蟠性格最好找个贤惠温柔的才好。
  薛父听了刘姥姥的话,心中大定,笑着奉承几句,而后又与贾赦说了些京城之事,如今薛家是一点朝廷动向都不知道。
  说来这薛蟠跟香菱如今叫甄英莲的姑娘也是几辈子修来的情分,前世暂且不说,只说这今生的缘分。
  那甄英莲三岁的时候仍是被拐子拐走,待十岁的时候才让甄家找到,这甄士隐倒是没如上辈子出家,但也因着唯一的女儿失踪,整个人浑浑噩噩的,等找到了闺女,这家产也败落的差不多,只剩下祖宅跟两间书铺,十亩良田,日子堪堪能过。因着找到了闺女,甄士隐倒是有了上进心,只可惜之前伤了身子骨,不能劳累,英莲在外吃过苦,有了家找到父母心里已经很感激了,哪里舍得让甄士隐跟那些年轻人似的去外头打拼,跟着母亲好一通劝,三个人关着门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倒也幸福美满,如此平静的过了4年,眼瞅着英莲越发出众,偏上门求亲的都是些混账无赖,后来方知,因着英莲幼时被拐,10岁方被寻了回来,外头的长舌妇聚在一起唧唧歪歪,竟是扯到名声上去,还道那么多被拐的女子就她被照顾的最好,只怕是个心思多的,如此种种,倒是好些好人家也不敢上门,偏甄家又家道中落,竟是被些无赖给缠上,好在甄士隐当年乐善好施,与之交好的大有人在,旁的不敢说,对付几个地痞无赖还是肯帮忙的。
  然而,到底还是耽误了英莲,眼看就到双十年华,却还是碰不到合适的人,也是巧的很,七拐八拐的关系,将薛蟠跟甄英莲两人凑到了一起若说以前甄士隐是看不上薛蟠的,不过是个商户还没啥本事,怎么配的起他的宝贝独女,但经历的事情多了,这人的想法也就变了,不求多么富贵,只求这人品行端庄就好了。这薛蟠做了不少傻事儿,例如一半家产给了妹妹,例如对被休的母亲仍是百般孝顺,到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甄士隐看来,薛蟠这样反而更能凸显他重情孝顺。
  他只有一个女儿,不说多么稀罕女儿女婿孝顺,但也不希望一年见不到女儿几次面,想来按照薛蟠那性子,日后也能多见见女儿,也许还能多抱抱外甥呢。
  第六十三章 孝道
  甄家对薛蟠本人还算满意,薛父对甄家也还算满意,毕竟那甄家好歹也算书香世家,祖上也是当过官的,真说起来,也不比薛家差,只不过子嗣不丰,几代单传,到甄士隐这代,更是只剩这么一个闺女,真正是当作心头宝来疼,后来英莲被拐,比天塌了还让人难以接受,好在如今找回了女儿,方知道这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平安二字。
  两家换了庚帖后,好日子立即被定了下来,为来年5月21日,回金陵办喜事,满打满算也还就剩4个多月,故而薛府没在京城过年就举家回了金陵。
  走的时候,到底将薛蟠之母给一道带去了金陵,但薛父到底恨透了王家,虽在薛蟠的恳求下没有放弃薛母不管,但也是一面也不肯见薛母。
  如今的薛母整个人变化大的很,比往日还要沉默寡言,人整个人瞧着也木讷的多,眼神里没有一丝神彩,手上拿着佛珠,满头白发用银簪子随意挽着,衣着素色麻衣,这装扮连之前薛府扫地奴才都不如。
  然而如今的薛母心如死灰,活着不过是不舍得薛蟠罢了,但这心里也认为是自己害了薛府,害了薛蟠,害了宝钗,日子越久这愧疚之心越重。只能每日送经祷告,以求在佛前赎罪保薛家日后平安富贵。
  薛蟠走后,刘姥姥竟有些不适应,这人年纪大了,越发舍不得分别,也越发念旧。这世贾府倒是保住了,自己的女儿女婿日子也越过越好,她也没啥大追求啦,就是现在立刻死了,这辈子也值当了。
  虽说这贾府过了攸关生死的大劫,但这府里还是有些小摩擦,主要还是出在王熙凤身上,也是,当初王家势大的时候,王熙凤一双眼睛即使不是往天上瞅,可也着实得罪了不少人,至少邢夫人跟王熙凤两个一直都不对盘,贾赦虽没让儿子休妻,但心里也不怎么喜欢王熙凤。至于贾琏跟王熙凤,也算是少年夫妻,青梅竹马一道长大的,感情是真的,但到底有宋府夹在中间,虽不是王熙凤的错,但奈何她亦姓王,且当年帮着王夫人做了不少事儿,如今王夫人事败,再好的夫妻情分也被磨了不少,更何况贾琏还有四个舅舅,逢年过节的时候,那四个舅舅都不准王熙凤入门,也就是变相不承认王熙凤这个外甥媳妇。
  说到王熙凤的处境,刘姥姥也只能叹息一声了,说来上辈子两口子也是苦多甜少,这辈子也是,上辈子两人好歹还有个巧姐儿,这辈子两人连个孩子都没有,这往后可如何是好。
  刘姥姥没啥大见地,但有点还是知道的,这人啊,特别是女人,有了孩子才算完整,就王熙凤这样的处境,有个儿子才能真正安稳下来。
  这日,刘姥姥老话重提,催着王熙凤尽快跟贾琏要个孩子,王熙凤强笑道,“老祖宗,我倒是也想要个孩子呢,偏吃了那么多的苦汁子,也没半点用,也是我命不好,只怕命中无子。”
  王熙凤比谁都想要个孩子,偏吃了那么多药也无半点用处,藏起来的一点积蓄就花了一大半了。且如今她也不能压着贾琏不去纳妾,若还没个孩子,日后的她,哪里还能挺起腰杆在这府里呆下去。好在如今贾琏上进,倒没了往年那些风流劲,花在女人身上的时间也少了,就是邢夫人塞的两个丫鬟,如今也没时间搭理。
  刘姥姥倒是不晓得有这么一遭,忙道“这药可不能乱吃,你如今还年轻,可别把身子吃坏了。”说完想了想,又道,“明日我老婆子再给找个太医给你瞅瞅。”虽说贾府落败了,但上皇尚在,且贾府一直比较乖觉,故而最终贾母的诰命身份还留着的。
  “谢谢老祖宗了”王熙凤搂着刘姥姥的胳膊,头靠在刘姥姥的肩上,感激又有些疲惫道。如今这府里,也就老祖宗还当她是贾家媳妇,旁的人,只怕恨不得她快些死了能挪位子才好呢。但她王熙凤偏不是个认命的。
  刘姥姥有些怜惜的看着王熙凤,虽说这辈子凤丫头的命是保住了,但也没比上辈子好多少。王家黑了心肝做那样的事儿,自个儿不怕报应,也不管出嫁的姑奶奶。依她老婆子看,那王家就是个傻的,如今什么年份,太太平平的日子闹造反,这不就是吃多了撑的慌么?
  有刘姥姥护着,王熙凤到底平安生了个儿子出来,而后两年又生了个闺女,这姑娘也是个会长的,跟贾琏的生母竟有7分相似,就是厌恶王熙凤的宋家,看着小闺女的面上,倒也不像之前那样,连个眼神也不给王熙凤。
  这些年来,贾琏也算争气,苦学4年,跟宝玉,贾兰一道考科举,竟也成了吊车尾的举人,虽比不得贾兰贾宝玉,但到底靠着自己的本事脱了白身。想着贾琏真正学习不过4载,能得这样的成绩,的确不简单,贾赦一高兴,就醉的一塌糊涂。对着宋家更是感激,只恨自己当年的糊涂,若是自己早日醒悟,儿子只怕还要出息。
  贾赦这心里一高兴,难免多喝点酒,刘姥姥晓得贾赦心思痛快又有些不痛快,只能不住的给他擦脸,却也不晓得如何安慰他。大老爷这么些年来心里有多苦她是知道的,但是这事儿,也不仅仅是贾老太君的责任,他自个儿也有不好的地方,若是他年轻那会儿真肯争气,贾老太君在怎么瞎掺和也无济于事。
  这倒是还是男人的天下,这男人真立起来了,哪是个妇道人家能左右的。不过这也侧面说明大老爷这孩子孝顺。
  到底小时候是娇养着长大的,经历的事儿少了。这才遇到点小挫折就放弃。
  如今总算好了,这贾府虽没了以往的辉煌,但她这心也算是放下了,不然总是提心吊胆的,害怕贾府被抄家,家眷被发卖。
  如今这结局,算好的了。只要以后子孙后代争气,这贾府不怕没有再辉煌的时候,就是如今比不得以往,也不是那些小门小户能比拟的。
  大概是这心里没了事儿,刘姥姥只觉得自己这身体越来越疲乏了。家里几个孩子除了宝玉,都有了好的归宿,虽说不上多么的大富大贵,但至少小两口日子过的和和美美。只是宝玉这孩子入了魔障,落发为僧,竟说什么看破红尘。这结局跟前世差不多,但仍让人唏嘘不已,只是到底身份不同了,没得前世那般自由,既然落发为僧,就只能入皇觉寺,不得擅自外出,但也衣食无忧,不用向前世那般风餐露宿,最后落得埋骨他乡的下场。
  日子就这么平平静静的过着,荣国府退出这京城的权利圈,冷眼看着别家浮浮沉沉,倒也学到不少,至少如今的贾家子弟不再那般不可一世,以为自己捅了天大的篓子家族也能罩着。虽不是人人都发愤图强,但也离了之前的猪朋狗友,总而言之,贾府在慢慢的往好的一面发展。
  随着年纪的增大,贾府的后代也慢慢长大了,刘姥姥上了年纪,忘性也大了,早上起床还认得谁是谁,等用了早膳,连自个儿是谁都糊里糊涂了,一会儿喊板儿,一会儿喊巧姐儿。
  刘姥姥到底上了年纪,不仅仅忘性大,还添了别的毛病,说话会流口水,吃饭到一半会打呼睡着,半夜也会尿在床上,就是有时候出恭,也因为来不及,会弄在身上。
  不过饶是如此,这府里上下不管主子还是奴才,就没一个人厌烦的,把刘姥姥照顾的好好的,生怕她哪里不舒服。
  倒不是做个别人看,也不是因为想着老夫人的私房,真正只是因为老夫人这个人。别的且不说,只说刘姥姥纵然老糊涂了,对家里的上上下下都好的很,总想着做些饭菜给家里孩子吃。如今年纪大了,牙齿也掉的差不多了,嘴巴漏风,但刘姥姥整天都乐呵呵的,特别是晓得自己做错事儿的时候,盯着人傻呵呵的笑,还会悄悄吐下舌头,看的人好笑的很。
  人说老小孩老小孩,这老夫人如今可不就是老小孩。
  也因着刘姥姥身子越发不好,贾赦直接请了长假回来照顾她,其实倒也说不上照顾,毕竟家里婆子丫鬟还是有的,但是人老了,就怕孤单,有次丫鬟出去忙活,贾赦就看见刘姥姥自个儿坐那儿自言自语,瞧着孤单的很。
  这一眼,贾赦就有些不舍了,虽说现在退了出来,只怕贾家还要倒退一步,但他想的明白,这世上最重要的还是活着的人。
  所以自那以后,贾赦基本上一整天都陪着刘姥姥,在她身体好的时候,牵着她去集市上逛逛,偶尔也带她去乡下看看她女儿女婿一家,只是坐坐说说话,待刘姥姥累了,贾赦会亲自背刘姥姥去骄子上,凡事亲力亲为,府里其他人看了,心理也觉得暖暖的。
  上行下效,这贾府得风气还真的好了不少,至少贾琏会自觉给贾赦请安,至少王熙凤生的两个儿子也晓得孝顺父母,就是兄弟间也学会了谦让。
  第六十四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