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恶毒皇后重生了> 恶毒皇后重生了 第22节

恶毒皇后重生了 第22节

  陶萱苏直言不讳:“儿媳冒险来见母后,是希望母后出宫,如此母后才能不为奸人所害;也能庇佑恭王、二公主,还有儿媳。”
  皇后嗤笑一声,道:“你倒实诚,巴望着本宫出去庇护你。”
  陶萱苏实不相瞒地将六公主摔伤一事表明,道:“儿媳与恭王、母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件事恐怕是冲着恭王和母后来的。”
  皇后夹了一块蘑菇放进嘴里,细嚼慢咽下肚,方道:“你错了。这件事就是冲着你一个人去的。本宫和茂行现在都无还手之力,直接冲着我们来更方便,何必大费周章。你仔细想想,你和谁结下了梁子?”
  陶萱苏不由得捏紧了衣袖,皇后娘娘此言有理。难道是曹娴娴买通了太监?
  “如果单单是冲着儿媳来的,那儿媳更要求皇后照拂,保全儿媳。”皇后娘娘是个聪明人,陶萱苏干脆直言目的,比虚伪套话更能打动人。
  “本宫现在被禁足在毓德宫,如何照拂你?”皇后吃了一口粽子,咸的,便吐了出来,她喜欢吃甜粽子。
  “今天端午家宴,父皇提及母后做的甜粽子。儿媳看得出来,皇上心里牵挂母后,若母后亲手做几个甜粽子,并一件父皇母后的定情信物,送到父皇面前,父皇顾念旧情,也许就会免了母后的责罚。”
  “你的意思是让本宫去向皇上低头?”
  陶萱苏轻轻点头,正是此意。吵了架的夫妻,总得有一个人先低头。民间夫妇如此,帝王夫妻也不能免俗。
  皇后冷冷地笑了笑,“一个没有错的人去向一个有错的人低头。就算本宫向皇上低头,茂行就能双目复明吗?害他的人能被绳之以法吗?不能,都不能。那本宫低头又有何意义?倒不如在这了此残生,贵妃等人反而不会再害茂行。若本宫出去了,贵妃怕本宫东山再起,到时候斩草除根,本宫未必能护住茂行!”
  看来,皇后心高气傲,觉得皇上薄情寡性,辜负了他们母子,是不肯主动向皇上认错的,除非皇上来给她一个台阶下。
  第38章 反杀
  皇后拒绝陶萱苏的建议,倒在她的意料之中。若是皇后能这么轻易被说动,那她早就想办法走出毓德宫了。
  陶萱苏道:“母后想保全恭王,恭王何尝不想保全母后?若母后安然无恙,恭王就算一辈子不能重见光明,心里也舒坦些。否则恭王总觉得自己连累了母后,于心不安。”
  皇后默然,她知道茂行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可惜母子二人都被别人算计了。
  “母后对父皇的作为心有不甘,所以不肯低头。恕儿媳斗胆,父皇乃九五之尊,人人都顺着他,就算他错了,他也不会认错的,还得旁人找个台阶过去,他才会下来不是。”
  同样,皇后也需要一个台阶。
  皇后在深宫浸淫多年,何尝不晓得这道理。她无声叹道:“不要以你的心思来揣测皇上和本宫的关系。”
  陶萱苏看着碟盘里的菜,想起来上辈子皇后禁足一年后暴毙身亡,是因为中毒。她偶然听到贵妃说差人每日往皇后的饮食里下毒,皇后吃多了,渐渐体内积毒,才会不到四十岁就撒手人寰。
  皇后还要再吃一口小鸡炖蘑菇里的鸡肉,陶萱苏拦住道:“母后,您枯坐深宫,膳食是外头送进来的。从前有人要害您要害恭王,现在也是一样的。您确定这些菜都是干净无毒的吗?”
  “你什么意思?”
  “母后不愿向父皇低头,儿媳尊重母后的意愿,不敢多言。恭王和儿媳最大的愿望就是都看到母后平安健康。可母后独自在深宫支撑,我们实在不放心。就拿这膳食来说,会不会有人动了手脚?”陶萱苏决定试一下,依照上辈子的记忆,桌上的膳食已经放了微量的毒。这足可证明就算皇后闭门不出,也会有祸害找上门来,那皇后必然不会坐以待毙。
  温珮道:“膳食是御膳房送来的,起初一个月奴婢每天都用银针试过,都是没有毒的,才敢让皇后娘娘食用。如果真的有毒,都这么久了,哪还能活下来?”
  陶萱苏请温珮取来银针,在粽子、烧鹿肉、空心菜、小鸡炖蘑菇等饭菜都试过了,银针都没有变黑。难道贵妃还没开始下手?不对,贵妃娘娘急着踢掉皇后,她好荣登凤位,皇后已经被禁足大半年,她一定迫不及待。
  陶萱苏最后将银针插|入茶盏中,取出一看,银针末端竟然微微变黑了。
  温珮大惊失色,道:“茶水有毒!这……茶叶和水都是外头送进来的,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皇后倒是镇定,反而轻笑一声,道:“本宫都禁足了,贵妃还是不肯善罢甘休。温珮,方才恭王妃进来时,没有别的奴才看见吧?”
  “没有。恭王妃进毓德宫,关系重大。奴婢先指使宫女太监做活去了,没人看见。娘娘的意思是有内鬼?”
  皇后瞬也不瞬地盯着茶水,道:“茶叶里是不方便放毒的,容易辨别出来。每天送进毓德宫的水那么多桶,每天下毒岂不费事?况且他们也不知道究竟哪桶水是本宫所用。那么问题就出在煮茶的人身上。”
  没想到眼皮底下竟然出了卖主求荣之人,温珮咬牙切齿,恨声道:“娘娘打算怎么办?”
  皇后闭眼默思片刻,眼前的毒显然是贵妃要置她于死地,若她死了,下一个便是恭王,再下一个便是二公主,所以她不能死,她得复宠。
  她复又睁眼瞧着陶萱苏,问道:“你方才说,皇上惦记本宫做的甜粽子?”
  皇后终于肯用计救自己出毓德宫了。陶萱苏的心思没有白费,她微微笑道:“是的,母后。端午家宴,当着众人的面,皇上已经给您一个台阶了。”
  处在这个局势中,皇后的心情复杂而矛盾。她认为自己和皇上年少情深到如今,该彼此信任忠诚,可今时今日皇上偏信贵妃,将她禁足。情意的摇摇欲坠让她伤心欲绝,不愿再见皇上。可内心深处,她又盼着皇上来找她,放她出毓德宫。但她又知道皇上是天子,不会承认自己有错。
  皇后了解皇上的脾性,经过大半年的冷静,皇上的气已经消了。可两人已经冷战这么久,谁都不肯先低头。皇后不是没想过低个头认个错,但皇上没给她台阶下,也没有人来劝她、推她一把,于是乎两人就这么僵持了数月。
  现在陶萱苏将局面里里外外翻开给她看了,皇后若再不行动,就会被贵妃逼到角落,绞杀个血肉模糊。她不甘心,她要顺着陶萱苏递过来的台阶而下,走出毓德宫,恢复从前皇后的威仪,让所有人看到,就算她儿子瞎了,就算她儿子不能当太子,她也是独一无二的皇后。
  皇后沉思半晌,定下主意道:“本宫嫁与皇上当晚,皇上送了本宫一枚同心结。早上本宫亲自做了一些甜粽子。这两样还不够,温珮,研墨,本宫要写一封陈情信,今天晚上,你一并托人送到皇上跟前。”
  只要皇后肯用心肯主动,那么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陶萱苏笑了笑,起身告辞。才走到门口,忽然听到外头有人叫嚷了起来,却是贵妃娘娘的声音,“把门推开!恭王妃迟迟不回清晏殿,定是偷偷闯进毓德宫了。”
  陶萱苏大惊,贵妃怎么来了?一旦被她抓住,不仅自己受罚,还会牵累母后和恭王。
  温珮低声道:“果然有内鬼,定是谁偷偷瞧见恭王妃和皇后娘娘说话,便赶忙去通风报信了。”
  皇后示意陶萱苏躲在一旁,让她别着急。事已至此,她绝不容人随意欺负她的亲人。
  毓德宫外,有两个太监正要推门,只听得另一个女子呵斥道:“住手!你们干什么?这儿是毓德宫,是皇后娘娘的宫殿,岂容你们放肆!”
  是二公主项琬琪泼辣辣的声音。
  贵妃娘娘轻叱一声:“有人向本宫禀告,恭王妃偷偷潜进毓德宫。皇上曾吩咐过,谁也不能擅自进去。所以本宫才要搜宫,以正宫规。”宴席中途,贵妃听宫女说恭王妃进了毓德宫,便偷偷地溜了出来,先来查明是否属实,若是真的,立马去请皇上来废了皇后。
  陶萱苏躲在树后面,心惊胆战,贵妃来势汹汹,听这架势,是非搜毓德宫不可。难道终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项琬琪丝毫不惧怕贵妃的威严,斥责道:“搜宫?可有父皇的旨意?贵妃娘娘,你不过是个妾,焉能在母后面前大放厥词?母后再被禁足,也是楚国唯一的皇后娘娘。你可别乱了尊卑秩序!”
  贵妃铁了心。六公主受伤一事,没能连消带打地折辱皇后,恭王妃又一次撞进罗网之中,她岂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抓到皇后和恭王妃私会,皇上必定龙颜大怒,皇后想要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便是渺渺茫茫。
  “皇上亲自命本宫执掌六宫。二公主,不说你已经嫁了出去,就算你待字闺中,也没资格教训本宫!”
  两人争辩不休,里头陶萱苏嘴唇都咬红了,已经做好向皇上负荆请罪的准备,尽可能撇清皇后、恭王,不牵连他们。忽然一道人影落在眼前,来人是项茂行的好朋友齐少卿,身姿矫健,行动如风,竟是从外头翻进来的。
  他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对皇后耳语数句,便携着陶萱苏和盛嬷嬷直接飞出了高墙,落在另一条宫道上。无暇道谢解释,陶萱苏和盛嬷嬷急匆匆赶回清晏殿。
  殿中歌舞四起,极尽盛世之繁荣。
  陶萱苏调整好面部表情,笑着回禀道:“皇上,六公主吃了一个粽子,很喜欢呢。她还托儿媳送这些荔枝给恭王。”
  皇上点了点头,道:“琬琪向来和茂行关系好,她这么小年纪,就懂得这些,很好。”
  忽有人来报,贵妃娘娘和二公主在毓德宫门口闹了起来。
  皇上揉了揉眉心,这两人一向不睦,一个是爱妃,一个是爱女,手心手背都是肉,谁也不忍心责罚。
  正好酒足饭饱,歌舞又看腻了,皇上便摆驾毓德宫,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群人井然有序地到了毓德宫,贵妃命人进去搜宫,二公主以身挡在门口,谁也不敢乱动。正怒目相对,谁也不肯让谁。见皇上来了,方纷纷跪下。
  皇上悻悻不乐地问道:“怎么回事?”
  贵妃娘娘眼中只看见皇上,未能将他身后的众人一一辨清,况且陶萱苏站在后头人堆里,不能轻易看清。贵妃自以为来了救兵,洋洋道:“回禀皇上,有人看见恭王妃进了毓德宫。臣妾特来查证,不想二公主百般阻挠,其中必有蹊跷。臣妾是为了后宫安宁才离席的,不知道二公主又是为何离席?莫不是和恭王妃串通一气?”
  二公主傲色不减,针锋相对道:“我思念母后,来门口望一望不行吗?犯了哪条宫规?倒是贵妃娘娘,闲着无聊就去多读几本书,整个后宫被你搞得乌烟瘴气,上午太监推了六公主,这会儿又莫名其妙要搜母后的毓德宫,可真真是贤良淑德的贵妃娘娘。”
  皇上面前,两人还在呶呶不休地争吵。
  皇上不耐烦道:“好了!这么多人面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贵妃,你说恭王妃在毓德宫里面?你确定?”
  曹娴娴看出贵妃势必败北,按捺不住,想提醒贵妃,可皇上面前,她不敢乱嚼舌根,只能皱眉瞪眼干着急。
  贵妃肯定道:“回禀皇上,的确有人看见恭王妃进了毓德宫,不知和皇后密谋什么。”
  皇上怒极反笑:“谁看见的?”明明恭王妃就在身后,贵妃却胡言乱语,不知听了谁的胡话。
  贵妃安排人在皇后身边盯着,可不敢供出那人的名字,否则皇上必定觉得她心怀不轨。于是贵妃只是低头道:“皇上进去一查就知道了,臣妾绝对没有说谎。”
  陶萱苏看戏看够了,从后面走到前面,排众而出,福了福身子,道:“贵母妃,妾身在这呢,可没有进毓德宫。贵母妃的人莫不是看走了眼?”她不气恼也不嘲笑,语气平和,显出一位王妃该有的端庄姿态。
  贵妃一抬头,竟然看见陶萱苏瞧着自己!她又扭头看了一眼紧闭的毓德宫宫门,怎么回事?陶萱苏怎么会跟着皇上过来?她不是进了毓德宫吗?她脑中仿佛惊雷滚滚,炸开无数电闪雷鸣,炸得她懵在原地,什么都想不出,什么都说不出。
  此时,毓德宫宫门开了,皇后站在里面,穿着朴素、气态雍容,不敢踏出一步,恭恭敬敬行礼道:“臣妾拜见皇上。臣妾正在午睡,听得外面吵闹,便走出来一看。今日端午,不想因为臣妾扰了皇上的清静,还请皇上恕罪。既然贵妃说有人进了毓德宫,那么毓德宫的宫门已经敞开,搜宫便搜宫,但求还臣妾一个清白。”
  二公主瞧见皇后娘娘,早忍不住珠泪滴落,喃喃道:“母后,母后……”
  皇上怒容满面,双眉紧皱,对贵妃呵斥道:“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无事生非,跑到这来撒野,贵妃,朕看你实在是荒唐过了头。”
  “皇……皇上,臣妾……臣妾……”贵妃瑟瑟发抖,此时此刻,哪里还能想得出对策?
  皇后深深地望着皇上,柔和道:“皇上,臣妾禁足以来,一直焚香礼佛,祈求佛祖原谅臣妾的罪过。今日得见圣颜,也是佛祖可怜臣妾。臣妾早起做了一些甜粽子,还请皇上笑纳。臣妾有罪之身,不宜出门,便请李公公拿回去,给皇上尝尝,也算臣妾的一点心意。”
  皇上身边的大太监李禄不知该不该接这份甜粽子,睃着皇上明眛不清的神色,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皇上忽然笑道:“朕便留在毓德宫,陪你一起吃粽子。”
  第39章 吃醋
  皇后如愿复宠,更胜从前,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六宫,有人欢喜有人愁。
  陶萱苏心满意足地离开皇宫,这回端午家宴算是打了一场漂漂亮亮的胜仗,往后再没有人敢欺负她了。
  马车一颠一颠,她腹部的疼痛又强烈起来。先前在宫里斗智斗勇时,全神贯注在思量法子上,这会儿放松下来,才发现,腹部疼得难捱,右边肋骨一碰就疼。她咬紧牙关不吭声,想回了王府再说,手却忍不住偶尔碰触。
  终于到了,盛嬷嬷掀开帘子,看到王妃蜷缩在马车角落,闭着眼睛,满头大汗,脸色惨白如纸。她捂着腹部,嘴唇都要被咬破了,看起来很是痛苦。
  盛嬷嬷大吃一惊,王妃在宫里精神尚好,还以为秋千一撞不碍事,没想到这会儿已经疼成这样。她立刻命丫鬟婆子们将王妃先抬进王府。
  恭王项茂行一日索然无味,此时正倚门而“望”,听见一阵脚步声,心跳不由得加快,嘴角轻轻勾起,像是小孩终于盼到好消息,又害羞似的扭过身子往屋里走。继而听见盛嬷嬷焦急的声音,嘴里还喊着“快去请太医”,忙转回来,问怎么回事。
  盛嬷嬷将王妃被秋千撞到一事简单表明,项茂行不由得握紧了拳头,青筋微凸。
  春心见自家小姐捂着腹部,疼得说不出话,比自己吃苦还难受。悲痛之余,她还警惕地记着不能让别的太医看破王妃扮丑的事,便对盛嬷嬷道:“王妃的身子素日都是她表哥江邻少年照顾的,不必去请太医,我去找江邻少爷。他用药准、见效快。”
  陶萱苏平躺在床上,才感觉好些,没有先前那么痛,松了口气。不过右边的肋骨处明显已经肿了,不敢用手碰。
  盛嬷嬷用一条湿毛巾给她拭汗,心疼道:“王妃,若是疼得厉害,您便喊出来吧。”
  陶萱苏摇摇头,勉强笑道:“确实有些疼,不过我没那么娇弱,挺得住。”
  今日见识了陶萱苏的聪慧和勇敢,盛嬷嬷愈发尊重敬佩这位王妃,笑道:“王妃真是蕙质兰心,今日那样难的局面都能破解,还能救皇后娘娘出了毓德宫。”
  项茂行坐在一旁,闻言色变,道:“母后出了毓德宫?”
  “恭喜王爷,皇后娘娘复宠了。咱们这位王妃呀,真是有勇有谋。”盛嬷嬷面含喜色,将陶萱苏这一日的遭遇,如何受的伤,如何发现真凶,如何劝解皇后娘娘,如何打压贵妃等等,一五一十说了个详细。
  项茂行静静地听着,脸上一会儿严肃担忧,一会儿欣喜愉悦,盼了这么久,终于盼着母后解了禁足。
  项茂行虽然看不见,还是偏过头去对着陶萱苏,一字一顿地真诚道:“多谢你。”
  从未见过他这般客气,陶萱苏倒有些不习惯:“我们是夫妻,一条绳上的蚂蚱……”想起王爷写的和离书,她又改口道:“至少目前是。帮母后帮您便是帮妾身自己。这件事能这么顺利,也多亏了齐少卿大人。若非他及时将妾身和盛嬷嬷带出毓德宫,就被贵妃娘娘抓住把柄了,好险啊。”
  顿了顿,陶萱苏又道:“六公主还让妾身带了荔枝回来,盛嬷嬷,快拿给王爷尝尝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