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大明:君临天下> 第四百四十四章 政策的事情

第四百四十四章 政策的事情

  不得不说唐钧的考虑其实还是比较细致的,而且能够直接的把这一点能够想得到。
  事情其实也就是这个样子的,如果自己的身边都是寒门子弟的话,那么即使是知道隔壁班的也都是富贵的公子们。
  那么在眼睛看不到的情况之下,其实他们也就是能够尽可能的让自己努力的学习,争取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但是如果要是人家富贵的公子,直接就在你的隔壁旁边坐着个话,每天都是有很丰富的衣服,有各种奴仆来伺候着,衣食住行也都是非常的豪华的。
  那么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如果还能够保持学习的初心的话,不可否认,有的人也确确实实是做不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所以说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
  满朝的文武百官安静了几秒钟之后,杨薄的发言瞬间以后就打破了这样的平静。
  “高屋建瓴,其实这几个建议看似是很小的,实际上确实是非常的重要,如果要是都维持下去的话,国子间当中所产生的人才能否对大明王朝有益处的关键之处。”
  杨薄说到这里的时候,立马就从文官队列当中走了出来,然后向最上面的朱棣行了个礼。
  “陛下,其实如果要是能够重新开办国子监的话,臣应该带头把家里面的那几个混小子都赶去国子监里读书的。”
  面对唐钧这个全程参与了的计划,杨薄可以说是拿出了他自己每一次都高度配合的状态,不仅仅是在之前的朝堂上用语言来帮衬他,更加是各种抬高自己唐兄弟的作用,充当一个来捧他的角色。
  而这个时候的杨薄更加是直接拿出了自己的实际行动,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都表示要把自己家的侄子送到国子监当中去读书,既然杨薄已经这么配合了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对唐钧的大力的支持,毕竟这可是自己的好朋友,同时也是陛下真正亲如兄弟的好朋友。
  而另一个方面呢,自然就是因为这个国子监的的确确是一个有好处的地方,那是一点也都不会吃亏的,如果要是把自己家里的孩子送进去的话。
  当然了,尽管出于对大明朝廷的权力支持,更是压上了自己全身上下的家当,站在了朱棣的这一边,杨薄更加是全程策划了之前的战争,所以说杨薄的这一个世家已经说是在大明王朝可以说得上是当之无愧的顶尖豪门了。
  当然了,正所谓诗书传家久,礼乐继世长,杨薄自己原本就是一个文化人,也就是说他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家里的孩子们个个都能够学到有知识的东西,不要说什么什么都不会,所以说和唐兄弟相提并论的话,总归不能当一个文盲。
  所以说对于杨薄自己家里来说,他们原本就有一个配套的教学系统,有族学,当然也有自己请过来的名师家教。
  但是呢,如果要是让自己家里的这一些孩子们能够学到更加多不一样的东西,也正如唐钧所说的那一句话,在有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够找出来相对应的人才来,那才是顶尖豪门的象征。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杨薄的世家跟其他的世家相比起来,底蕴还是太薄弱了,如果说杨薄要是倒下去的话,杨家可能就立马在朝廷当中没有什么威严了。
  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肯定是要尽可能的,可能去全方面的发展,这样才不会被大明王朝给遗忘掉,而且呢,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也就是社交圈子对于他们这些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来说,彼此之间的矫情自然是非常亲厚的,但是这也仅限于他们这一老一辈人的交情。
  但如果说他们老一辈的人不在了,只剩小一辈的人了,难道他们之间就不来往了吗?所以说家族子弟之间的交情也是需要各大家族之间来沟通的。
  而且既然已经说到了家里的年龄,那一些小年轻们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做,所以说他们的第一选择肯定都是要把孩子送到国子监去读书,让他们各自形成自己的一个圈子。
  再说了他们迟早也就会要当场入关的,也不至于什么傻乎乎的,没有自己身边的一个很亲近的人去帮衬,如果说出了什么事情的话,好歹也有个相互的照应。
  说真的,有的时候在学校里互相结交形成的圈子,总好比在青楼酒肆之中结交为的那一些酒肉朋友要来的高端的很多。
  至于国子监什么时候一定要办成,陛下既然已经中意了这件事情,那么其他的原因也都是一个小问题了。
  杨薄当然是一个聪明人,这个时候的太极殿当中,他比谁都看得更加的清楚,而且呢,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够竭尽全力的去促成这件事情,并且以身作则,开口来力挺唐钧。
  当然了,这个时候杨薄已经先开口了,那么剩下的文物百官们也就立马反应了过来。
  “杨尚书说的有道理呀,我家的那几个孩子也是成天里都不去干什么,正经的事情,正好让他们去国子监读读书。”
  “再说了,让他们几个孩子一起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多加的认识几个朋友,这件事情也肯定是一个好事情啊。”
  “这么说起来好像是有点道理哦,他们老子我没有读过什么书,将来要是这几个小子也是大体不识几个字的话,咱们大明王朝还是需要有文化人来支撑的。”
  “国子监一开办,我就立马让他们赶紧去报名,谁要是敢不去的话,我就拿棍子来打断他们的腿。”
  当然了,一时之间整个朝堂之上,人就能够看得出来,大家都很热情很积极。
  就好像在座的那些文武百官们,家里的孩子们都已经被送去了学校,在学校里进行改造了。
  当然了,这个时候坐在龙椅上的朱棣笑眯眯的看着朝廷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这样的,踊跃和积极的来去报名,也是止不住笑意的,不得不说唐兄弟的这个计划也太妙了,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推行出来的这一个国子监的计划,居然把所有的人都能够一致认可,而且每个人都很重视这件事情,没有任何一个人说不打不把它当成一回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