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437章 大宋的崛起之年

第437章 大宋的崛起之年

  十月,高丽传来了好消息,妙清和王楷干了一仗,王楷被打败了,高丽国内现在局势非常紧张。
  高丽的局势越紧张,对赵桓就有好处。
  这段时间,王楷除了跟妙清打仗,就是给赵桓写信。
  信中请求圣德而仁慈的大宋国皇帝陛下派兵支援高丽,平定叛徒,以正清流。
  赵桓也在闲暇之余,给王楷回信,他在信中谴责妙清的不臣之举,表示大宋不会坐视不管的。
  接到皇帝陛下的手御后,王楷自然是兴奋得睡不着觉。
  于是他在王宫里等啊,等啊,等到冬月的时候,已经开始下雪,宋军依然没有动静。
  高丽国内的民生已经因为战争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王楷终于坐立不住。
  王楷坐立不住,但赵桓却优哉游哉。
  东京城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足以引起朝廷的注意了。
  李氏布行的掌柜李秋娥听说前几个月去了一趟琼州,在黎族人手里学会了一种新型的织棉衣的手法。
  现在李氏布行推出的新款棉衣,又便宜又好卖,冬月来临的时候,第一批货一天之内就被抢空了。
  接下来,华兴纺织机日夜不停工作。
  东京城突然就流行起来棉衣,那价格卖得很亲民了,两百文钱一件,普通的家庭都能买得起。
  这下可把李纲和种师道高兴坏了。
  这棉衣的大量生产,正好补缺了军队的需求。
  如今大宋北部边疆向北推移了很多,一到冬天,那里就非常寒冷,军中对棉衣的需求早就越来越紧迫。
  但传统的棉衣纺织方法根本跟不上这个需求。
  现在李氏布行改变了这个局面。
  更准确的来说,是朝廷这几年对道路的建设,提升了一些商业的效率,李氏布行有充足的货源,不断投入生产了。
  于是,枢密院到李氏布行订了一批加急的棉衣。
  一共是五万件!
  这下就把东京城其他布行的老板人给馋坏了,如今的大宋商贸,还是处于最原始的野蛮生长时代,市场是一片空白,根本不存在竞争。
  只要你敢投钱做,就能赚钱!
  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京畿路的棉衣生产商人,如同雨后的春笋一般冒出来了。
  所有人都知道,朝廷需要棉衣,有朝廷这个最大的买主,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即便是朝廷的需求饱和了,但民间是一片黑大陆,遍地都是钱。
  于是,东京城的商人们就像一只只饥渴的恶狼,开始花钱雇人,日夜不知疲倦地生产棉衣。
  这一年的华兴纺车已经在东京城普及起来,并且蒸汽机都与纺车相结合着在使用了。
  民间的资本第一次开始喝血,尝到了甜头,资本开始露出它锋利的獠牙。
  东京城街头,到处都可以看到招人的公告,要求是会使用蒸汽机。
  为此,还有的人专门成立了商社,教人使用蒸汽机。
  这一年的大宋,才有了工业时代的气氛。
  不仅如此,在东京城的街头,还出现了不少胡人面孔。
  自从大宋收回了河套地区后,西域有不少商人开始长途跋涉到东京城,与大宋生意往来。
  并且,有不少胡人来到东京城,便爱上了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这似乎也与大宋这几年对西北的战争取得巨大胜利有关。
  打通了商道之后,西域仿佛重新打开了世界大门。
  被封闭阻隔了几百年的丝绸之路,正在慢慢地复苏。
  对于西域来说,那些曾经在书籍上记载的中土的商品和繁华,如今,他们也有机会亲身感受了。
  这一年的赵桓,已经三十一岁,他回到宋朝已经整整七年。
  外面飘着鹅毛大雪。
  但是,全国的地方最高行政掌管,在靖康七年最后一个月,都来到了东京城。
  百官在朝堂上汇报了今年各自的情况。
  三十一岁的赵桓,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已经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尤其是两撇剑眉微微蹙起来,更给人一种如泰山般的压迫感。
  听各地的汇报,朝廷诸公又在朝堂上公开扔出问题来讨论,足足半个月时间,几乎每天都是在争论,在妥协。
  看见在朝堂上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官员,皇帝心中颇为欣慰。
  问题从来都是在争论中才能解决的,那些整天只知道自保,一句话不说的老油条,赵桓是最痛恨的。
  朕每个月花那么多钱请你来,就是让你杵在朝堂上一句不吭的么?
  这一年的大宋,提前了皇帝前年对徐处仁下达的五年公路计划。
  全国的公路系统铺设得非常顺利,尤其是蒸汽机出现后,水泥的制造速度翻了好几倍,水泥的生产量跟上来了,铺设道路的速度大大增加了。
  现在不仅仅是东京城到四大副都的公路全部竣工,江陵府到东京城,应天府到东京城,大名府到东京城,甚至青州到东京城,还有郑州、洛阳到东京城的公路,基本上打通了。
  因为基建大规模地铺开,商贸的效率飞速提升,商贸的发展出现一个小的飞跃,赵鼎汇报的靖康七年的交子印刷量,是去年的六倍。
  而周朝呈递上来的,今年的商税,是去年的三倍。
  整个大宋,在靖康七年,出现了一次飞跃!
  有人说,也许是靖康六年,大宋遭遇的灾难太多,苦尽甘来了。
  不仅仅皇帝北伐草原凯旋,国内更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就说京东路,前年遭遇了黄河水灾,在靖康七年一年,便恢复到了靖康三年的水平,民间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大环境得到提升后,也出现了一个飞跃。
  最直观的体现:今年许多地方出现了粮食结余!
  江南地方,在陈旉这几年勤勤恳恳地开发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这更加坚定了赵桓北伐金国的决心。
  在年末的时候,赵桓收到了来自高丽的情报。
  狗急跳墙的王楷,开始和金国那边接触了,有可能要借助金兵来对抗妙清。
  其实,这是王楷对宋国的不满,他现在打算选择站在完颜晟那一边了。
  这也是赵桓预料到的局面,他也正想着局势往这方面发展。
  毕竟人家王楷的正统,没有个名头就随便弄死,会引起高丽全国的反抗。
  高丽那个地方可比日本要富裕多了,那里的人非常傲娇,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得一步步来的,第一步是派兵驻扎,第二步就是逼王楷反大宋,找到确凿有力的证据了,就开始废王室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