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其他>好莱坞制作> 第852章 现实本就不完美

第852章 现实本就不完美

  怎么想和怎么做,根本是两码事,很多时候决定人立场的都不是脑袋,而是屁股所坐的位置,比如现在的杜克。
  要说电影这种东西影响不到社会,那根本不可能,就像电影本身深受社会环境形势的影响一样,大热的电影反过来也会影响到社会。
  在任何时候,电影都不应放弃对主流价值观的宣传,这些价值观是与意识形态无关的,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电影不该成为麻痹观众无视现实的阿司匹林,也不该成为为观众心中黑暗腐烂的阴暗面保鲜的福尔马林。
  电影最迷人的特质就是她能为人创造一个梦幻的世界,暂时忘记自己的烦恼,在虚幻世界中找独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当然,这种快乐和满足不能像詹姆斯?霍尔姆斯那样。
  只是让电影为真实社会现象买单,也未免太过分了。
  不过,《黑暗骑士崛起》在北美受到的冲击相当明显,在收入狂卷9000多万美元后,受到枪击事件的影响,周六出现了大幅度滑坡,许多主流影院的上座率都不足百分之五十,单日票房超过百分之三十,最终报收6267万美元。
  很多人都看到了继续打压的希望所在,通过各种渠道继续将《黑暗骑士崛起》与圣塔莫尼卡商业广场枪击事件联系在一起。
  “它让人恐惧的原因是你能感受到电影带给人的巨大煽动性,它勾起了每一个人对既有社会规则的反抗意识,观众往往看到最后会开始期待反派杀死蝙蝠侠,蝙蝠侠成为了阻挡社会革命的最大障碍,这些反派反而成为了砸毁国家机器的英雄,引发人纷纷仿效。”
  这还算是好的,有些言论直指杜克本人。
  “这个世界上只有杜克?罗森伯格这样的疯子导演,才能制造出詹姆斯?霍尔姆斯这样的疯子影迷!”
  还有一些所谓消息灵通人士对媒体透露,“杜克?罗森伯格私下里也在说,我不知道是怪凶手还是怪自己……”
  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有些道德人士组织从周日开始,已经大批出现在了华纳兄弟的大楼前,不但提出抗议,还建议联邦政府将《黑暗骑士崛起》强制下档。
  这些所谓的组织,想要真正做成什么事非常难,到没有人能忽略他们搞破坏的能力。
  面对诸多的压力,杜克的合作伙伴,《黑暗骑士崛起》的制片人查尔斯?罗文在接受采访时也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即便随即停映,我们都是可以接受的,现在不该谈任何利益。”
  这当然只是说说而已,《黑暗骑士崛起》下档,无论是杜克还是华纳兄弟,都是无法接受的。
  而且那些人不仅仅针对《黑暗骑士崛起》,还要杜克公开道歉,反思自己的电影制作理念。
  一些媒体还重点提及了《黑客帝国》枪击案,认为杜克的影片导致犯罪不是个例,他必须深刻的反省。
  从事件发生以来,除了去加州大学医学院和发布公开声明外,杜克一直在沉默,也希望这种沉默都降低《黑暗骑士崛起》的争议,但现在看来,某些人是不想轻易放过他了。
  既然沉默不能解决问题,杜克也不介意发出自己的声音。
  周日一早,杜克就亲自更新了自己的官方即使分享。
  “在世界影史上,观众模仿电影人物实施犯罪的案件这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在这样的一起惨案面前,任何仅针对一部电影的批评都是不公平不合理的。电影中暴力的存在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现实本就并不完美。”
  就像杜克说的一样,在北美历史上,与电影有关的惨剧绝对不在少数。
  他拿起了蒂娜?菲收集的一份资料,里面就有为数众多的案例。
  比如1981年著名的“里根枪击案”。
  当年,迷恋《出租车司机》中女演员朱迪?福斯特的约翰?辛克利为了赢得她的注意,模仿影片中主人公特拉维斯的行为,在华盛顿特区希尔顿酒店附近枪击了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造成里根胸部中弹,几名随从官员受伤,只是所谓公平公正的法律,在约翰?辛克利的石油大亨父亲挥舞的钞票前,认定约翰?辛克利患有严重精神病,谋杀总统罪不成立,仅判强制治疗。
  其实,由电影引发的案件并不止《蝙蝠侠》系列,有网站就整理出起码十多次电影院事件,包括了《教父》《x战警:背水一战》等等,这些事件包括观众抵制,偶发冲突,甚至与电影本身无关的一些事件。
  1988年上映的《彩色响尾蛇》讲述的是洛杉矶警方打击街头犯罪和帮派的故事,在影片开映的周末,便有分属两个帮派的13个年轻男子被捕,警方认为这13个男子是帮派成员,在即将上映《彩色响尾蛇》的剧院门口大打出手,以阻扰影片的正常放映。
  此外,著名的黑帮团体“守护天使”曾在影片上映期间打出了“《彩色响尾蛇》杀死孩子”、“不要在洛杉矶上映《彩色响尾蛇》”的标语,芝加哥、纽约和迈阿密警方都在影片首映期间处于戒备状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长岛,在《教父3》放映期间,两个帮派的成员直接在电影院开火,在这次交火中,黑帮成员并没有受伤,遭殃的是坐在旁边的观众。其中,有一名15岁的少年被打死。
  同样是九十年代,在《街区男孩》上映的影院里,有数起暴力事件发生,一名23岁的男子被子弹击中,继而身亡,一名15岁的少年也在首映周末被刺身亡,还有多人受伤。
  进入新世纪,这种事件变得更多,2005年在巴尔的摩的一家电影院内放映《x战警:背水一战》时,一名2男子站起掏出枪,要所有的观众都趴在地上,随便开了死枪,一个倒霉的六十二岁老人因此丧命。
  2008年《返老还童》放映时,一名影迷不断为影片高呼喝彩,引得旁边的人非常不耐,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后者果断逃出手枪,向前者射击……
  其实去谷歌上面一搜,因为电影而造成的冲突层出不穷,死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或许,原本是休闲娱乐的看电影,有一天真的会变成被夺去性命的“极限消遣”。
  当然,这只是杜克看了蒂娜?菲收集的相关资料,私下里对斯嘉丽?约翰逊的吐槽而已。
  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也怕是杜克也无法否认,进入新世纪之后,由电影引发的死伤情况正在加剧。
  为什么在过去清晰的现实与梦境的区别,现在却开始变得模糊,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力分辨梦想和现实的人?从一定程度上说,这和互联网造成的新的意义世界有关系。
  在互联网出现以后,现实与虚拟的差别越来越小了;而技术生产的方向更是,彻底消除这种差别。
  特别是电影借助互联网的宣传营销方式,非常注重互动和参与性,这能明显的增加参与者的代入感,相应的,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电影是什么?简单而言,就是造梦。”
  看完蒂娜?菲收集的资料,杜克继续更新自己的即时分享。
  “真像某些媒体所言,电影应该为这场枪击惨案买单么?”
  “设想一下,如果电影中不存在任何暴力内容,干净得连最保守的人士都无法挑出问题,这个世界是否会因此变得美好?不再有暴力产生?答案不说大家也会知道。”
  “但在这种不可能实现的想象中,我们能确定的却是人类精神世界会变得何等虚假、空洞,所有艺术家和观众都会退化成痴呆的孩童,假装身处单纯完美的梦幻世界。”
  “电影,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现实的变形、反映。确实有不少电影渲染或鼓吹暴力,但同时也有或许更多的电影是在让观众更深刻地认识暴力问题的严重性,让人们去警惕、反思暴力何来,黑暗何在。”
  “这也许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显然也不是最坏的时代。电影映射出的,只是痼疾重重的现实而已,我们这个社会时刻都流动着正能量与负能量,一个反社会的疯子,即使不看任何电影、漫画、小说,不玩游戏,不听摇滚乐,一样可能变成滥杀无辜的屠夫暴徒。”
  “当然我们有理由要求电影导演、制片人和电影公司在处理暴力场景时更加谨慎,更加注意,但12条生命这样惨烈的悲剧大单,是电影买不了也不该买的。”
  “真实的世界中,我们不需要蝙蝠侠,不需要超人,更不需要小丑和莱克斯?卢瑟,只需要更多的清醒、更深的反思、更大的勇气与更热烈的对世界的爱。自由的选择与自由的意志,而不是更多的过滤、保护、控制,才能引导我们走出圣塔莫尼卡商业广场枪击案的阴影,走进更光明的世界。”
  “愿上帝与保佑他们,愿上帝与所有人同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