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第250节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第250节

  “明海哥,咱们回家一准天黑,你有没有给我凤姨留了纸条?”
  “我让栓子等放学了再上我家。”
  “看来我今晚还是收留你得了。”
  马明江赶紧附和,“大哥,不要怕,我陪你。”
  “陪我一块挨揍?”
  “哎呀,你咋就听不懂呢。”
  前面车头关有寿听到车厢突然传来的咯咯笑声,失笑地拍了拍马振中的肩膀:哥们,等会儿挺住!!!
  正与前面哥们高声呼应乐呵的马振中扭过脑袋,“咋啦?”
  “心情很好?”
  马振中开怀畅笑,“那是当然,咱们哥几个可快十年都没去那头。你说那几个还记不记得咱们?”
  “有木头在,准忘不了。”当然,前提是那些人还一直活着。难得出来散心,关有寿有意岔开了话题,“真要待一宿?”
  马振中高喊一声,“木头?老三想今晚赶回来。”
  “滚犊子!就你有媳妇?”
  “大中,快换人。”王启发赶紧‘借机生事’,“我过去,咱俩换一下,我得好好做他思想工作。”
  “傻不拉几的,让老三直接过来不就得了。快点,耗子在里头喊了,咱们哥几个轮流进去喝酒。”
  “我说你们几个差不多得了,还真让我一个人架辆车啊。”
  “瞅你这胆儿小的,你还是不是爷们啦?”
  “滚犊子,我说不是还能成了娘们?”
  五位已经为人父的年轻人如出鸟笼,无惧迎面而来的寒风,东扯一句西扯一句,更是笑声连连。
  车厢内仨小儿终于闹累了,却也在嘀咕着他们所设想的大海,傻乐个不停。
  冷?
  滴水成冰的严冬也挡不住淘小子们冰上打滑,抽冰尜。
  关平安偷偷地掀开帘子一角,往外张望——东方的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这走了老半天又兜圈紧挨大山而行。
  老人们所谓的山那一面就是海,没点夸张。
  第385章 海窝棚
  两辆马车急赶慢赶的一直到了正午时分,抵达一处岩石林立的海湾一角,一处被称为海窝棚的渔村。
  进了村口,两辆马车没多做停留,在路上向一位老大娘打听之后,来到一处明显是队院的地方停了下来。
  不用掀开车厢帘子,海风呼呼地刮过带来寒气,也带来飘荡在空气中的一股浓浓海腥味儿。
  “大爷,您老吃了没?我找大队长。”
  “刚出去一会,我去喊一声,你们先进屋。”
  那边李子森上前与人打招呼,后面一辆马车也停了下来。
  不等关有寿上前,被颠簸了一路的关平安已经率先一步掀开门帘跳下马车,随后鱼贯而出了仨小孩。
  “你这臭小子!”见到逃学的大儿子,马振中正要逮人。
  关有寿赶紧揽过哥们脖子,岔开话题,“你大伯开的证明呢?”
  马振中伸手点了点大儿子,“看好了你弟弟妹妹。丢不了,丢了没也啥事,大发也开了证明。”
  相比起进去碍手碍脚,关平安更想待在外面,赶紧挥着小手,“爹,你和我大爷他们先去办正事。”
  关有寿伸手往车厢内拽出一个布袋,“有你大爷他们就够了。”
  这是啥意思?
  关有寿大手一挥就撤,连带着前面的王启发掏出口袋内的一张纸往林子森的手上一塞,也撒腿就跑。
  确实与他们设想的一致,经过刚才那位老大娘更是确定,今天上午九点左右就开始退潮,到现在已经退了老大远。
  剩下的马振中哥仨见状差点骂娘!说换海货喊得最大声的就是这俩家伙,溜得最快的也是他们。
  你们还讲不讲哥们义气?
  急啥?
  明儿才走!
  两大四小六人是压根顾不了后面仨人气得咬牙切齿,个个接过关有寿递来的干粮,乐呵呵地啃着,朝滩涂而跑。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每逢退潮时,渔民们便三五成群地来赶海。
  尤其是到了初一十五这两天。
  开始退潮时,能退出很远,露出大片海滩和礁石,这时你可以跟着潮水向远处走,边起走边捡一些海里的东西。
  对海窝棚渔村的人来说,大潮汐更是难得的增加创收好机会。
  此刻恰好退大潮,是以更加热闹。在他们到时,苍茫无边的滩涂上已经布满了赶海的男女老少们。
  自然好的地方已经被人占用。
  可两位长不大的年轻人却异常兴奋,往嘴里塞进最后一口苞米饼子,撒腿就往人少的地方跑去。
  碧蓝的海水连着天,天连着海,海天一色,阳光洒在海面上像是洒上了一层金子,波光粼粼。
  一排排浪花涌动着发出“哗哗”的声响,一层层的翻滚着往后退去,惊得翩飞而过的海鸥高空掠过。
  此景之下,有俩疯子爬到一处礁石上,面朝大海撕心裂肺地嚎叫:
  “啊~”
  “啊~”
  四个小的闻言更是兴起,不能爬礁石上没什么,各个学着伸长脖子面对大海,扯响了小嗓门:
  “啊!啊!”
  惊呆了一滩涂的人。
  大海无疑是慷慨的,给予人类丰饶的水产,同时它也是十分残忍,背后隐藏着无限的杀机,埋葬了无数的船只。
  也导致这里的人时常都有青壮年消失在海里尸骨无存,他们就会面对大海呐喊召唤失去的亲人回家。
  石大爷的大儿子就是如此,五年前的一个春天出海就再也没回来,连祖辈留下的小船也从此消失。
  大爷眯起眼睛,他好似就见到大儿子和一群半大小子也总爱在大呼小叫,可他大儿子是再也见不着了。
  “爷,今天山外来了两三波人,他们都带了粮食上队里换海货。还有人打听我大爷,我奶让你先回去。”
  石大爷闻言扭头瞟了眼远处陪着孩子们赶海的俩位年轻人,果断留下耙子和木桶给孙子,自己疾步离开。
  运气好的话,也许仓房里的东西都能全部清空,就不用愁来年自己几个孙子学费,再也不用走祖辈的老路。
  有了一,就有二。
  听到山外又有人过来换粮的消息之后,整个渔村都弥漫着一股子喜气洋洋的气氛,拿着网兜和小铁锹的老太太媳妇们安排好各自孩子继续赶海,而她们也匆匆拎桶的、背筐的先行回家。
  很快的,滩涂上只留下了一些半大小子和小姑娘们,还有东面沙滩上,把一艘渔船给整个翻了过来,正在清理船底的木匠和船老大们。
  如今快要接近冬天,加上北方本来就比较严寒,到了三九天时节,附近的浅海都能结一层冰。
  所以好些渔民也已经准备收拾起小渔船,不再出海。
  关有寿见状,安顿好孩子们在一个地方玩耍,叮嘱几句之后,自己则拉上“大儿童”王启发去了那堆爷们圈。
  ——来个烟,唠唠嗑,顺便打听些远近各个地方的小道消息。
  可别小瞧了这些渔民和木匠师傅们,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说,他们其中有些人是捧着铁饭碗的。
  其中有部分的人是属于渔场正式编制人员,
  而他们的消息来自各地食品公司的驾驶员,还有各路港口的渔民们,四面八方的,最是灵通。
  他们在这边唠嗑得起劲,那边关平安几人也玩得乐呵,一个个的激动得叫着笑着,次消彼长。
  “这有虾。”
  “快来,有蟹。”
  仨男孩都是初次见到大海,对于脚下松软滑溜的泥滩,感觉更是十分新鲜,都用极其缓慢地来回挪动。
  不是这位跌跌撞撞地往这里走来,就是那位又摇摇晃晃地往那里跑去,冷不丁一个趔趄,滑倒在地。
  望着哥哥的窘态,乐得关平安咯咯直笑。
  有人用耙子挖海沙,有人用网兜网鱼,有人拾贝壳,有人捉螃蟹,更有在礁石上打海蛎子。
  天气冷了,赶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时间一长,露在外的双手冻得开始都有些发僵不说,某位有幸见识过两次大海的小古人对海产品的认识也有限。
  她呢,索性就来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屁颠屁颠地跟着新认识的小姐姐们来个学习新技能。
  第386章 好大的两条黑大鱼
  可惜不好吓人的。
  要不然有个小小的铲子,她也懂的。只要有小洞冒泡儿,就可以挖几下,可以挖出小海蟹啦了,小蚬子啦什么的。
  溜了一圈,捡了一块石头往退潮露出的礁石上砸了几下海蛎子壳,再抓了一会儿逃窜的小海蟹。
  突然,关平安的眼睛猛地就是一眯,那海上隐隐约约的似乎是有什么黑乎乎的东西在浮动。
  小脑袋往四周转了转,她立即就近跑到一块岩石下面,蹭蹭地爬上去就伸长脖子往外张望。
  这一“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