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入关新美洲> 第144章 绝声卫

第144章 绝声卫

  “什么,竟有此事?”
  朱训樘停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皱着眉头瞧着眼前的铁心民。
  如今政通人和,懒惰的惯性又促使朱训樘独自躲在御书房歇息一阵,谁知道铁心民又来事了,而且是朱训樘不曾了解,大明建国的一些事情。
  朱训樘绕过屏风,右手一摆,侍候的宫女们便纷纷撤去,来到侧厅。
  面色淡然道:“说说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从来都不知道有此事。”
  铁心民身体弯曲将近四十五度,恭敬道:“杨氏家族多聋哑人,其先祖杨信陈桥兵变时,曾给赵匡胤披上黄袍,是大宋开国功臣,其后人杨义曾做过宋仁宗的护卫,大明绝声卫创始人杨仲开之祖父杨正,曾是南宋崖山幸存的武士。”
  “后来,在太祖的命令下,杨仲开,刘伯温又开始组建大明聋哑武士为绝声卫,遗留著作《得月稿》,《牧坡稿》、《力田稿》。”
  朱训樘从未知道还有这么一段历史,这令朱训樘有些好奇,聋哑之人毕竟是少数,他从未接触过,也没想到聋哑人也曾在历史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他询问道:“听你的意思,似乎曾经也有聋哑武士?”
  铁心民暗暗侥幸,自己来之前就曾去黄册库好好查阅了一番,应该是杨老爷子曾经追随成祖,也是聋哑人的缘故,关于聋哑人的史料记载的十分详细。
  “秦朝曾设立喑士二十人,汉朝有默士五十人,晋朝哑士一百人与哑兵营三千人,唐朝建立绝声都五百人,宋朝也曾有无声士一千人。”
  “传闻仓颉造字,曾和一聋人官叫做聩的人,以目代耳加以物识字的方法,使其认字并记住整理出的新文字。”
  额?朱训樘暗道,若是这样看待,那聩可就是第一个聋人手语专家了。
  “商朝曾云:聋人打猎种地均归个人所有,不许缴纳税收,更有“聩宗”专门教授聋人识字写字,一般史官偏爱聋人抄写文字。”
  朱训樘顿了一下,插嘴道:“不用缴纳税物?”
  铁心民点头道:“是,陛下,这是自商朝就有的规矩,这么多年一脉相承。”
  “齐国曾实行“九惠之顾”,顾名思义,就是对丧失能力的聋人送到“疾馆”供给衣食,直至身故。”
  “圣人曾说“有教无类”,所以圣人也曾对聋人学生教授五艺。”
  “墨家宗旨兼爱平等,更曾说聋人不可废者,墨子老年时曾教授学生荆南,后成为商鞅信任的贴身侍卫,由此商鞅变法时,荆南为秦孝公训练武士,各朝各代类似之事数不胜数。”
  铁心民又斟酌了片刻,才言道:“崖山之后,蒙元鞑子多了中原,从商朝的聩宗到宋朝的聋人书院终结。”
  “蒙元鞑子严重歧视聋人,所以先人所做之事全化为乌有,后还是太祖重建绝声卫。”
  朱训樘陷入了沉思,铁心民今日汇报之事,也是和聋哑人,准确说是和绝声卫有关。
  成祖涉沧溟万余里来到此地,其中跟随者一名聋哑人,也是绝声卫之一,至于姓名不知,只知道姓杨,就姑且称作杨老爷子吧。
  千人之众,聋哑人只占其一。
  所以,建国之初,杨老爷子就失去了自己的作用,心有余而力不足,等建国后寻了个理由,退出了。
  朱训樘彻查宫内财政,才了解到宫内三十多年来如一日的向一个地方输送钱粮,才有了眼前的一幕,发现了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杨老爷子不甘心就此埋没了自己的本领,结婚生子,将此传授给其儿子杨暗,并多年来寻找大明境内的聋哑孩子,一直抚养训练,准备随时等待着大明皇帝的启用。
  可能是老天给聋哑人一些坎坷,才使他们的感情更加诚挚,忠心。
  绝声卫的宗旨是只为大明皇帝服务,为此哪怕牺牲自我。
  朱训樘内心也有些怜悯,再说,毕竟这么雀卫和锦衣卫多次调查查看,再加上从先帝的起居录找到了先帝曾接见杨暗的消息,这就让朱训樘放心下来。
  锦衣卫人多势众,雀卫人少,力量单薄,朱训樘还怕双方无法达到平衡,若是多了绝声卫,那就稳固多了。
  “他们现在在哪里?”
  朱训樘说道。
  “就住在京城的不远处村庄,那个村落偏僻,看起来是一个部落,其实早就成为了绝声卫的地方。”
  朱训樘的瞳孔一缩,没想到就在眼皮子底下。
  “和锦衣卫,雀卫相比,孰弱孰强?”
  铁心民的脸颊抽搐了一下,有一些尴尬,道:“论探测,身手,锦衣卫不如雀卫,但是在其他方面,就不一定了。”
  朱训樘轻飘飘地看了一眼铁心民,吓得铁心民浑身打颤,连忙跪下道:“请陛下恕罪,臣必努力锤炼,有朝一日成为陛下最得力的剑。”
  “起来吧,比不上不是什么坏事,锦衣卫初建,有情可原,可是若是过那么几年,还比不上那些聋哑人,那你就真的该死了。”
  朱训樘起身:“既然是我大明的绝声卫,也是我大明培养出来的人才,怎能置之不理呢,应该为我大明所用所是,如今绝声卫有什么人?”
  铁心民低着头道:“臣不知,若不是绝声卫主动透露身份,臣...也无法找到他们。”
  朱训樘笑了,眼眸中流露出巨大的兴趣,低头望着铁心民,伸展了一下身体,道:“起来吧,看来应该是他们想要出山了,这么多年,应该培养出一批身手敏捷的人才了,否则也不至于如此。”
  “诸夏诞生起,便善待聋哑之人,传授其知识,助我华夏,蒙元之人,岂懂此理,胡无百年之命,由此就可以看了出来,我大明驱除鞑虏,收复中华,怎能不复我诸夏传承。”
  大明是正统,就是靠驱除鞑虏来得到的,必须也要复兴诸夏正统的习俗,再说,新大明怎么也得善待自己的子民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明人就是水,朱训樘已经决定了,必须解决好明人中的聋哑问题,至于其他人,需要从长计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