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日月永在> 第419章 大明巨变(二)

第419章 大明巨变(二)

  深夜皇宫这一声惊雷炸响般的钟声,吵醒的何止是朱允炆一个人,静谧的长安街顿时家家挑起了灯火,紧跟着就是一阵人仰马翻般的跑动。
  杨士奇在惊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穿戴官服,而后命下人准备车马。
  “今天在文华殿当值的是解大绅,他这人,应该不会敢撞钟。”
  走出府门,杨士奇向西而看,一条街几乎家家户户的在京大员都跑了出来,眺望着皇宫的方向。
  “陛下登基御极十几年,这还是第一次除跨年外的敲钟,必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夏元吉走过来跟杨士奇打了声招呼,眉关紧锁:“谁去面的圣?”
  这会的功夫,杨士奇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包括五军府的勋贵武将也凑了过来打听消息,大家都在好奇。
  “没看到震直。”
  还是王谦说了一句,大家伙才发现,工商大臣严震直到现在没露面,那这入宫面圣的人自然便确定了下来。
  “见过燕王。”
  这个时候,朱棣也打府中走了出来,一行人拱手见礼。
  “出什么事了?”
  朱棣皱紧眉头看向杨士奇:“眼下我大明国内国外,无一处不在高歌猛进,凯歌报捷,怎得突然连深夜撞钟这种事都闹了出来。”
  乾清门外那口钟哪里能是随便撞得,撞了钟,就代表必须面圣,不管皇帝在做什么事都得露面,而要不是事关国家基业江山的大事,那就成了耍皇帝。
  杨士奇摇头,而后说道:“我等也不知,不过估计很快陛下就会传召,入宫便知晓了。”
  果真,很快就有一阵脚步声自东响起,逐渐靠近,以杨士奇为首的一众人便整肃起冠戴,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也顷刻间消弭。
  不出大家的所料,这么大的事,皇帝一定会召集群臣。
  “陛下口谕,召几位阁老入宫。”
  传旨的太监驻足尖声喊了一句:“其余诸臣工,早歇睡下,明日一早赴奉天殿开大朝会。”
  看来,确实是出大事了。
  四人都心下一沉,对视后匆匆向皇宫而去,一路被直引入乾清宫,等四人赶到的时候,正殿之上,朱允炆、严震直、解缙三人都在。
  见罢了礼,朱棣便抢先开了口。
  “陛下,出什么事了?”
  “让严卿来说吧。”
  朱允炆捏着眉心,看起来,精神头很是萎靡。
  几人便都看向严震直,后者叹了口气,沉声道:“今晚,浙江工商联的主官给我写了封信,说浙江几大粮商联合起来,把各自商仓里的储粮,都给烧了。”
  “烧粮?”
  夏元吉的反应最是激烈:“浙江这是好日子过的太久,把脑子给糊住了不成,国朝才刚有几年富裕日子啊,就算粮仓储存不下,也可以贱价卖给百姓,或者拿去酿酒,怎得就这般给烧了啊。”
  “会不会,是这些商人想要趁机抬价,赚百姓的钱?”
  王谦提出了质疑:“如果是如此,那该抓的抓,该杀头一律杀头。”
  严震直苦笑摇头:“如果是如此还好办了呢,他们烧了粮,但粮价仍然控制着,连一文钱都没有涨,甚至还降价去兜售。”
  商人烧的只是自己的粮食,又不是官仓的储粮,而且烧完之后更没有将剩下的粮食抬价售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触犯法律。
  “不用猜了,一定是地方知道了印度的事。”
  杨士奇开了口:“他们担心印度的粮食抵达之后,会导致市面上的粮价迅速下行,甚至一文不值,所以才行此事,以此来最大程度降低自己的损失。”
  一旦印度粮食抵进泉州,那这群粮商就会直接完蛋,怎么都是赔钱,而烧粮食,最多赔一半。
  就在这时,殿外又跑进来一名小宦官,手里捏着一份奏本。
  “陛下,通政司送来的。”
  双喜接过,本打算转递朱允炆,就见后者扬手:“拿给杨阁老看吧。”
  杨士奇双手接过,匆匆撕开观瞧,面色大变。
  “诸位,半月之前,广东各大粮商的储仓也失了火,两百多万石粮食被付之一炬。”
  “败家、造孽啊。”
  夏元吉扶着心口破口大骂:“当年,倘使太祖爷家里能有一口余粮下锅、倘使这江南江北不饿死百万饥殍,都不会有我今日之大明。
  即使到了今朝,西南西北多少百姓无米下锅,饥肠辘辘的等着哪怕一口糙米稀糠,而浙江、广东这些混蛋,为了一己之私,竟然烧掉数百万石的精粮,如此糟蹋粮食,我真恨不得把他们全都扒皮抽筋。”
  “他们没烧错。”
  这个时候,朱允炆突然开了口,让所有议论诘责戛然而止。
  “不仅他们要烧,咱们也要烧,而且要比他们烧的更多。”
  夏元吉傻住了,几人都没明白皇帝的意思,只有严震直叹了口气。
  “不烧粮,这天下就完了。”
  “刚才严卿谓朕言,说咱大明有乾坤颠覆的大祸,朕深以为然,不仅是乾坤颠覆,甚至可能是亡国之祸。”
  朱允炆走下御榻,就近坐到了几人旁边,近距离的说起其中的缘由来。
  “我大明丁口中,有六千多万是靠地吃饭的百姓,他们的生活质量好坏,取决于每年打下来的粮食能卖多少钱,而一旦印度的粮食输进来,他们就算去卖粮,也没人会收粮了。
  粮食已经不单单只是价格的贵贱问题,而是直接成了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的产出,粮食卖不出去,老百姓只能自己留着吃,但他们也就失去了换取钱财的途径,没有钱,买不起盐、油、酱醋都物,更别提买衣服、买其他物件了。
  长期不吃盐,人可是会死的。
  长此以往,百姓就会‘逃离’土地,不事生产耕种,六千多万百姓无所事事,而我大明又没有其他的地方收容这些百姓,就全成了流民,到那个时候,我大明就二世而亡了。”
  后世,食品有一个所谓的保质期制度,这点大家都知道,但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保质期制度的前身。
  在东印度公司第一批粮食输送回约翰牛本土后,导致了一大波农场主的破产,同时,也使无数靠地为生的自耕农纷纷逃离生产,土地开始荒芜。
  这个时候,约翰牛制定了一项政策,所有被储存的粮食、面包、黄油等食用品,超过一定期限就必须销毁,实际上这批粮食真的是变质而无法食用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是规定把它们强行定义成了过期食品,从而进行了销毁。
  这就是保质期制度的前身。
  无论是约翰牛本土还是在东印度公司,每年,都会有超过上千万吨计的粮食被销毁,一吨大约是十二三石左右,也就是上亿石的粮食。
  “是朕考虑不当,才出了这么大一个隐患祸事,好在咱们发现的早,恶果还没有种出来。”
  朱允炆开口表扬了严震直的及时汇报,谓众人言:“我大明还没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也不具备完全消化这批粮食的能力,更不具备将数千万自耕农脱产后的转化能力,这个时候,一旦破坏完全成熟的粮食产销系统,那就真的是乾坤颠覆。
  朕的打算是,今年印度这批粮食不要带回来,直接拉去台湾,焚毁掉。”
  “陛下,这可是数亿石粮食啊。”
  夏元吉差点当场猝死,哀声道:“洪武朝三十一年的粮赋加在一起,也不过这般的数字罢了,就这么,全烧了?”
  “烧!”
  朱允炆没有丝毫的心疼,甚至连面色都没有变化:“不仅今年烧,明年也要烧,每年只要消化不了的,就全部烧光,一两都不留。”
  “那陛下,为什么不把这些粮食输送到西北、西南呢?”
  夏元吉还想争取着保留下一点:“眼下甘肃地区、滇贵两省,仍有数十万百姓饥贫交迫,咱们留个一千万石下来,养活这三省绰绰有余,岂不使天下百姓,齐诉陛下仁义?”
  “维喆。”
  朱允炆还没开口,杨士奇已经先对此做了解释:“汝岂不闻不患寡独患不均之言,肃云贵三省,百姓受制于地力贫瘠而难以果腹,朝廷以工代赈,组织百姓通路建厂、开采矿山,如此尚可使百姓有钱买粮,勤劳工作。
  而一旦无偿赈粮,则使民怠工懒倦,肃云贵三省就再无进步发展的动力了,而且天下诸省观之,百姓便知,即使他们不种地,朝廷也有能力供养他们,谁还愿意继续整日埋头撒汗于田垄之中呢?
  如此一来,事态又回到了流民遍地的情况,大量百姓开始逃离田亩,这是取祸亡国之道。”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留在印度呢?”
  几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看向提出这个稚嫩看法的解缙。
  后者顿时闭嘴,心知自己是说了一句无知的稚言。
  “若是你每天给一条狗一根骨头,给了九十九天,第一百天的时候你没有给它,它会冲你狂吠。
  而同样是一条狗,你每天喝骂它,但第一百天的时候给它一根骨头,它会冲你摇尾巴。”
  朱允炆讲了一个道理浅显的小故事:“我大明消耗不了这些粮食,咱们就少征印度的税,让印度百姓可以舒舒服服的过日子,等到咱们大明有能力消耗这些粮食的时候,再想征这笔税,印度的百姓还愿意吗?
  所以,咱们要把这些粮食拉走,不能留在当地,即使烧,也不能留在当地烧。”
  “那解决办法呢?”
  总靠烧粮来维系国内的粮食产销体系稳定也不是长远之计,夏元吉一想每年都烧掉上亿石粮食,就感觉一阵头晕眼花。
  “先征地。”
  严震直接过夏元吉的问题,开口道:“朝廷出面征地,促使百姓离开土地从事其他的工作,使得日常生活中的所需用品产量增加,一步步将自耕农变成手工业者、工匠、纺织工人、养殖者,一步步释放大量的农业生产力并将其转化为其他产业生产力。
  包括扩产酒坊,使得粮食的消耗用途、用量变多,需求量加大,就会使得粮价稳定甚至是上行,自耕农的收入提高,而生活中其他消耗所需的价格变得廉价并不断下行,包括酒水、盐油酱醋、日用工具、肉食品,等那个时候,我大明几千万老百姓就都过上好日子了。
  直到由印度、暹罗等产粮地输送进我大明的粮食开始无缝对接本土粮食的产销体系并趋于稳定后,那个时候我想,我大明的百姓甚至可以过上顿顿有肉的生活,即使不能如此,但想吃的时候,也不会抠抠搜搜的拿不出钱来。”
  拥有一个殖民地对殖民国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但对殖民地的要求也格外的高,必须是高质量的韭菜地,一般的韭菜甚至是反抗性的韭菜,就失去了作为殖民地的价值。
  约翰牛本土的工业革命如此顺利,得益于东印度公司的横征暴敛,进而使得整个本土国民生活在一个低物价成本的相对舒适环境。
  因为生活质量好了,生存压力不复存在,老百姓们脑子里就会诞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并且有精力去加以实验实现。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种手工业的繁荣兴起,比如钟表行当。
  老百姓们开始有闲心精力去研究发明一些在以往生存中压根不需要的小物件,而不是整天埋头于田垄之中,挥汗如雨的进行刨食。
  占据一个印度,可以使整个大明天下在未来几十年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在各个方面慢慢发生的,最后,量变引发质变。
  而在这个巨变之前,有不可避免的一个阵痛期。
  值得庆幸的,是严震直及时发现并向朱允炆做了汇报,要不然,一旦几千艘海船进入泉州,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自耕农就会直接破产,那将会对这个国家,造成多么巨大的伤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有一天,大明一半的百姓脱离农业生产,而成为其他各行各业的生产者和工人,届时大明的国力,就可以轻松吊打全世界了。
  一百个聪明有技术经验的工匠或许推不动科技跃迁,但一千个、一万个、十万个呢?
  只要好的韭菜地足够多,大明甚至有机会,在十七世纪就达到二十一世纪的生产水平及科技层面。
  严震直和朱允炆携手为大明的未来勾勒好了一个恢弘璀璨的蓝图,这这份蓝图基业也大大刺激到了内阁其余众人。
  谁都没有任何意见了。
  “四川自贡有盐井,一直没有得到大力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人力的不足和开发、运输等方面存在问题,既然要征地,转化生产力的方向,臣建议,先在四川做试点,同时指令工部对自贡盐场周遭的地理困难问题进行解决。”
  杨士奇的提议让朱允炆频频点头:“咱们现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既要求快也要慎重,四川百姓数量不多,拿来做第一个试点确实可以。”
  “先四川后云贵,转而山西、陕西、河北,由这些地方往内陆逐步推进,最后动河南、河北、江南等农业大省。”
  内阁几人很快就此事拟定了新的国策,朱允炆点了头,这事便算是定了下来。
  “陛下早些歇着,保重龙体啊。”
  双喜小声嘀咕了一句,朱允炆这才注意到在这个时候,殿外甚至已蒙蒙亮。
  “再有一个时辰,就该开大朝会了吧,哪还有歇的功夫,再议议,看有没有什么别的细节需要补充的地方,事关数千万百姓生计,不可轻易慢怠。”
  君臣几人俱都苦笑,干脆各自添上一杯浓茶,就这项国策的一些细节继续讨论起来。
  能有一个多时辰,殿外已是彻底天光大亮,浑身酸痛的朱允炆伸了一记拦腰,带着几个跟他一般无二却精神抖擞的阁臣,迈步往奉天殿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