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大宋燕王> 第201章 临行准备

第201章 临行准备

  空着的海船不多,只剩了七八艘。
  杨丛义一到港口就找到江恺,让他安排人手将从临安带来的军资军械装船,除一部分装上六艘战船和四艘车船外,绝大部分要分两艘海船装载,交代部分*武器注意防潮。
  虽后又找到沈缙,上次他制作的针盘,杨丛义已经看过了,虽然跟他设想的还有差距,但也还算精巧。
  针盘还在沈缙手上,没有分发下去,这也是杨丛义的意思。这种指向利器好不容易做出来,自然不能随便就流传出去,等出海之时再分发也不迟。
  这次招募了不少工匠和特殊人才,织工、染工、木工、旷工、铁匠、石匠等,不下数十个门类,总共有三四十人,精通各种技能技术,这些人所会的技能技术,多数都在《梦溪笔谈》里有记载,沈缙对《梦溪笔谈》较为熟悉,自然要划给他管理,海船或船队出了什么问题,他也好及时召集人手解决。
  杨丛义也另有一层深意,就想让沈缙向他祖上看齐,能在出海的这段时间专心钻研理解书中所载的技术,他有头脑,工匠们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要是他们在一起能有新意,弄出些新东西,那最好不过了,弄不出新东西也没事,培养出一个像沈括一样的科学家也是好事。
  现在港口无事,杨丛义就让他带着工匠们出去采买一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商船以后也不能手生。
  在港口也见到不少道人,其中就有熟人。
  三四月间他从黄梅县回太湖县的路上,曾经遇到三个道人,如今他们全在港口。
  三道人以张柳为首,另外两个是他师弟,鲁全,唐寿,三人年纪都不大,应该比杨丛义大不了几岁。
  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是在十月中旬,也就是杨丛义离开泉州不久,他们来到泉州之后,也费了不少功夫才打听到回易船队,找到港口去。
  到了港口,一提杨丛义,自然就有人知道,江恺时常在港口,他又负责派人招募道人,有道人上门来,他当即就出来将人迎进港口,问明来历后好生安置。
  杨丛义与三人细聊了一会儿,得知当初邀请他们出海,其实他们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临时有事,不得不会鄂州一趟,办完了事便一路往泉州赶来。他没有好奇的打听他们去鄂州有何事,毕竟出家人也有自己的私事,当初不说,现在也不会随意向外人透露。
  当初在回太湖县的官道上,杨丛义亲眼所见他们跟二十几个歹人打成平手,他们剑法之精妙,他只有羡慕的份,出海之后,有机会可以向他们讨教讨教,随身带一杆长枪着实不便,要是能学一手剑法防身,行走就方便多了。
  请来的道人总共有二十余人,个个都有本事在身,要么练武,要么医术高明,要么潜心修道,道法精深。等出海,这些道人对船队来说都是十分宝贵之人,他们心性淡泊坚定,对常年在海上漂流不见陆地,心情容易变槽的人来说,肯定是一股清流,能抚慰船员的浮躁。
  杨丛义与道人们一番寒暄,说他曾经与道人结缘,对道人颇有好感。道人们从与他的交流中也能感觉出他的话是真是假,对他也是格外亲热一些,不像对其他人那么漠然。
  离开道人休息的地方,杨丛义又登上海船,舱里舱外都看了看。船舱里已经装满了货物,不是丝绸锦缎就是茶叶,一艘船能装多少,他还真不知道,估计整个港口只有汤鷽知道,因为只有他手里有回易物资清册。这事儿不归他管,他也懒得打听。他关心的是生活物资,日常用具是否齐备。
  后勤物资归江恺负责,老早就交给他了,略一检查,海船上的各种物资足够四十人生活使用半年之久,淡水都在舱底,在密封舱里,只要不被污染,用三两个月不成问题。船上的生活区和物资存放区是分开的,防火防水都在考虑中。
  海船上的物资存放,和各种物件摆放,有不少都是葛三仔的意见。看江恺和葛三仔把每一艘海船货物和生活物资都弄的井井有条,杨丛义十分高兴,看来他是找对了人。
  剩下的海船也就不用再一一察看了,他相信江恺和出海多次的葛三仔会帮他统统做好。
  随后,杨丛义又跟江恺详细商讨后备军的安排,最终决定要把这些人全部带上,平常是水手劳力,必要的时候也能拉出去杀敌,因此除战船外,每艘海船派三十人,剩余的全部安排上神舟主船。
  安排分配人手的问题,直接就交给江恺来做,毕竟这些人都是他亲自招募,又一直是他在带领,管理起来也顺手。
  等一切都了解安排的差不多了,还剩下一些问题就需要集体研究解决,比如船队如何排兵布阵,这一百多艘船谁前谁后,走什么线路,怎么行走,每日行多少里,何处停靠等,都需要提前规划好。
  等把人集中起来,商讨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发现这等问题并没有几个人能说上话。
  不得已,杨丛义只能撇开大家自己来做,他能依靠的当然就是随身携带的那册地图。
  回到家里他闭门复制了一张从泉州到马六甲海峡的海图,沿途有些岛屿,标注的清楚,线路之外的则全是空白,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有多少里路,顺风要行多少日,在图上都有一个估算的数目。最后又找葛三仔验证,看看从广州到南洋这段海路是否跟他以前走相似,有出入的地方,商量一番后再做调整。
  等他再次拿着这张复制好的海图出现在港口,召集赵安、汤鷽、江恺、沈缙,以及最前边十艘船的船长和舵手,把船队十五日从泉州出发,两个月后到达安南的大致行程告诉他们,沿途何处可以停靠,何处可避风浪,何处可以补充水源,都跟他们说的清楚。
  最后又将这份简略的海图复制了十份,但只复制了广州到安南这一部分,也就是穿越南海这段海图,让每艘船的船长和舵手都要把沿途岛屿和礁石所在位置记清楚。
  等众人走后,杨丛义又把十份南海地区更详细的海图交给赵安,让他交给每一艘战船的指挥者,南海太大,战船巡视在四周,一定要有更详细的海图,一旦有意外发生,他们也好及时处置。
  一百多艘船一字排开,相隔一里,从头到尾就得百里,相隔两里,头尾相距两百里,战线实在太长。战船不载货物,便可多装载军士,一旦有事,轮番划桨,战船的速度就比海船快,可以迅速赶上处理一些意外,有了详细的海图,他们便能心里有数,有些危险的地方也能提前防备和消除。
  等一切都准备好,已经到十二号。绝大多数人员都已经分配好,住上海船,随时准备离开。当然,几乎所有主事人都还没有上船,还有最后一些事情要处理,有公事,当然也有私事。
  郭青在泉州好几个月,回易船队八千多人的后勤生活物资几乎全部是经他手采购,整整一年的物资,光粮食就装了七八艘大船,其他物资也不少。临走了,杨丛义除了对他表示感谢,还得给他结清钱款。
  结完剩余的钱款,二人私下闲聊,杨丛义问他跟着宣威军和回易船队赚了多少钱,郭青伸出两根指头。随即郭青就要把赚到的钱五五分成,分给杨丛义一半,他当然不会要,有完颜亮给的黄金一万两,只要不乱花,完全够了,何必再沾这从回易督造中赚取的钱财。
  于是就告诉他,让他把这钱当成本钱,继续做生意赚钱去,等以后赚了大钱,再分利润不迟,现在他马上就是要出海,拿着银票也没用处,不如让他拿着当成本钱,继续赚钱。
  郭青也没什么好说的,既然大哥说要他继续拿着赚钱,那就继续拿着吧,有了这些钱,做些稍大的生意,肯定能赚更多钱。
  之后杨丛义想起一事,就拿出一封书信,让他有时间请人送进天柱山,送到香炉峰去。书信之事他没有做太多交代与叮嘱,这种事说的太重要,反而不好。
  郭青在泉州的事情已经办完,就没有过多停留,随即离开泉州。
  吴谦等人在十月中旬就租了一艘船离开泉州港,驶向对面的流求,去了将近一个月,也不知道怎么样。杨丛义没去过流求,但想来应该是不错,虽然还未开发,但自然风光定然很美,但愿大叔在流求待的如意,喜欢上那个地方。
  随着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杨丛义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这让顾清尘很不满,嘴上不说什么,晚上睡觉时少不得一番折腾,定要他筋疲力尽才肯罢休。
  当日在客栈中出丑后,杨丛义说是放屁,此后每当两人折腾完之后,顾清尘总要调侃,说他一放屁,两人就舒坦,简直让杨丛义哭笑不得,又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把她压在身下,再狠狠的教训她一番,直到她求饶为止。
  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越想留住这种属于夫妻间的美好与美妙。
  离开的时间太长,为防意外,杨丛义给她留下了几万两银子,零的整的,都在房中藏好。提醒她,以后武艺不要生疏,每天都要练一练,强身健体,也能防身。
  安全问题,杨丛义是多虑了,她能一个人从华州走到临安,几千上万里路都没事,整天待在家里,更不会有危险。
  担心顾清尘在家孤单,杨丛义便抽空给她买了个父母双亡的小丫头,十多岁,虽然不甚机灵,好在听话。
  家事安排好,杨丛义才稍稍安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