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第76章 兄弟间的争斗

第76章 兄弟间的争斗

  就在北方动荡,不是前秦杀后秦,就是后燕杀西燕,烽火连连,民不聊生的时候,东晋自己内部也乱,错失了北伐的好机会。
  谢安在淝水之战后,看到了北方的混乱,正是北伐的好时机,当下上疏请求北征。
  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八月,谢安起兵北伐。此时的北方,混乱一片,没有抵挡的能力。
  东路的谢玄率领北府兵自广陵北上,一路收复了兖州、青州、司州、豫州,中路和西路的桓氏则出兵攻克了鲁阳和洛阳,并收复了梁州和益州。
  至此,淝水之战前,秦、晋是以淮河到汉水以及长江为界的,如今局面改成了以黄河为界,整个黄河以南地区重新归入了东晋的版图。
  谢安有着更大的目标,就是完全恢复北方的失地!他想着继续北伐,收复更多的失地。可惜,东晋内部出现问题了,那就是皇帝担心谢安的势力壮大,重用起司马道子来制衡谢安。
  而司马道子是不愿意看到谢安立下更大的功劳,当下把奸谄小人所擅长的煽风点火本领拿了出来,开始捏造罪名,陷害忠良。
  他这么一通乱搞,孝武帝对谢安就产生了嫌隙。
  一日,孝武帝召桓伊宴饮,谢安坐陪。孝武帝命桓伊吹笛,桓伊知道了孝武帝和谢安的矛盾,当下抚筝而歌唱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朦》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
  他的歌声慷慨激昂,俯仰可观。
  谢安被触动心肠,不由为之落泪,眼泪将衣襟沾湿。
  他越席来到桓伊的身边,捋着自己的胡须说:“使君在此表现得很不一般!”
  孝武帝听了,面露愧色,觉得自己实在不该对谢安起疑心。
  谢安知道有司马道子的掣肘,孝武帝的不信任,自己想要北伐成功是非常艰难的,当下主动交出手上的权力,自请出镇广陵的步丘,建筑新城来避祸。
  孝武帝和司马道子见谢安主动交出权力,自然高兴万分,当下在西池为谢安设筵饯行,并敬酒赋诗。
  谢安出镇新城,经常携带全家前往游玩,远离朝廷,日子过得悠哉悠哉。
  可惜,这样的日子过不久,谢安便得病了。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将壮志不成,统一大业难就,当下感慨万分,对亲近的人怅然道:“从前桓温执政时,我常常担心不能保全自身。忽然有一天梦见自己乘坐桓温的车驾走了十六里地,看见一只白鸡后停了下来。乘坐桓温的车驾,这是预兆我将代替他执掌朝政。十六里,从我执政到今天刚好十六年了!白鸡属酉,如今太岁星在酉,是凶兆,我这一病大概再也起不来了!”说完,上书逊位。
  同年八月二十二日,谢安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岁。
  谢安这一死,孝武帝才知道谢安是一个完全没有野心的大臣,一个完全为国考虑的大臣,一个自己今后再难以遇到的贤臣!
  当他意识到谢安难得的时候,他已经没有珍惜的机会了!
  孝武帝在朝堂里哭吊三天,赐棺木、朝服一具,衣一套,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追赠太傅,谥号“文靖”。
  谢安身为丞相,却没有自己的私宅,所以,孝武帝诏令在他的官府中备办丧事仪式,同时追封他为庐陵郡公。
  孝武帝,可谓真的是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是你,早已消失在人海,他也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谢安这一生虽然没有北伐成功,收复失地,但是,他在东晋危亡时刻,挽救了东晋,成为古代名臣,与诸葛亮、王导同列,可谓不虚此生。
  《晋书》对谢安的评价是:“兼将相于中外,系存亡于社稷,负扆资之以端拱,凿井赖之以晏安者,其惟谢氏乎!”
  谢安,他确实承受得起史书这样的评价!
  孝武帝在谢安死了之后,这才发现,威胁自己权力,正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弟弟司马道子!
  真是斗完宰相斗兄弟!
  这俩兄弟,充分发挥司马氏的内斗精神,在没有别的对手之下,相斗了起来。
  谢安一死,孝武帝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还感觉权威在手,和司马道子俩个同气连声,一起沉湎酒色,把宫廷搞的乌烟瘴气,又信奉佛教,宠幸僧尼,朝政日益昏暗。
  然而,就在俩个兄弟享受人生的时候,潜藏的矛盾开始形成,
  这矛盾由外戚太原王氏引发。
  这王氏是孝武帝王皇后一派的,他们仗着王皇后,开始谋夺权力。
  其中王恭是代表人物。
  当然,这和孝武帝有意用外戚来制衡司马道子也有关系。
  司马道子做了宰相之后,权势越来越大。
  袁悦之劝说司马道子专揽朝政,不要让王恭有权力。
  王恭也不是吃素的,当下请孝武帝杀了袁悦之。
  孝武帝为了打击司马道子,当下随便找个罪名,把袁悦之杀于市中。
  这一下,主相之间的矛盾由于袁悦之被杀而公开化了!
  接下来,俩兄弟互相争起地盘来了。
  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镇江陵的荆州刺史桓石民和镇京口的青、兖二州刺史谯王司马恬相继死去。
  这就引发了兄弟俩人争夺地盘了!
  皇帝毕竟实力强一点,让江陵、京口两藩分别为王忱和王恭所得。
  司马道子弱一点,只任命同党庾楷为豫州刺史。
  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十月,王忱病死于荆州刺史任上。
  这一下,俩人又争了起来。
  司马道子想要王国宝为荆州刺史,孝武帝自然不愿荆州这块肥肉落入司马道子手中,他迅速采取行动,不经司马道子所控制的吏部铨选,以“中诏”任命心腹近臣殷仲堪为荆州刺史。
  与此同时,孝武帝还任命郗恢代替以老病退的朱序(淝水之战一嗓子上台的朱兄)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
  司马道子知道这样斗下去,始终不是皇帝的对手,于是,想出了一个大伙不再斗的法子——杀死皇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