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293 武三思的动手

293 武三思的动手

  武三思在李显重新夺位之后,立即请上官婉儿去帮自己引线,接近因李显而获得权力的韦后。
  史书上的记载,武三思与上官婉儿、韦后之间有着污秽行为。
  我们以他们三人的行事来看,可以说,史书的记载,八九不离十。
  他们三人的关系,在宫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只有李显不知道,他头上已戴了两顶绿油油的帽子,还把武三思引为知己,视为心腹。
  武三思三天不入宫,李显就要陪着韦后,微服私访,去到武三思的家中。
  李显对武三思这么好,除了是女儿亲家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他想用武三思来打压那些拥护大臣。
  那些拥护大臣一见武三思受到重用,立即知道危险。
  王同皎,也是李显之女定安公主的驸马,只是这个定安公主不是韦后所生而已。
  他见武三思淫乱后宫,危害到社稷了,当下便联络张仲之、祖延庆、周憬等人,暗中召集壮士,准备劫杀武三思,除掉这个众人愤恨的祸害。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诗人宋之问出卖了他。
  这个宋之问,他的诗作得极好,其中“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句,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他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无耻之人。
  自古以来,才华跟人品,从来都是两回事。
  他看到张宗昌兄弟得宠,便以诗文作他们的帮闲,甚至把自己推荐给武则天,也想做她的男宠,只是武则天嫌他有狐臭,这才没当成男宠。
  张宗昌兄弟被杀后,他也被流放到岭南。不过,他很快潜逃回到洛阳。
  王同皎怜惜他是个诗人,人品虽不高,也没有什么大过错,牵连受祸,便将宋之问收留在家中,由此宋之问知道了王同皎等人谋杀武三思的计划。
  宋之问虽遭人生挫折,但低劣的本性不改,为立功赎罪,不惜恩将仇报,指使他的侄子宋昙暗中向武三思告密。
  武三思得知后,立即就指使宋之问的外甥李悛上书李显,诬告王同皎等人谋杀武三思后,将拥兵至皇宫,废黜皇后。
  李显正是重用武三思的时候,当下便下令将王同皎、张仲之逮捕下狱,定成死罪。
  王同皎临刑时,意气自如,神色不变,大义凛然。
  张仲之在被审讯时昂然不屈,手臂都被打断;与王同皎一同被周憬闻知谋泄,跑到比干庙中,对人说道:比干,古之忠臣,知道我周憬的忠心。三思与韦后淫乱,危害国家,不久就会斩首弃市。可把我的头悬挂在城门上,看到他们身首分离,抬出城门。说毕自杀而死。
  宋之问因告密有功,武三思赏给了他一顶纱帽。
  武三思杀害王同皎后,开始向那些拥护之功的大臣下毒手。
  张柬之等人也已经感到武三思对他们是一种威胁,当下多次劝李显诛杀武三思。
  李显怎忍心杀掉爱女安乐公主的公公?即使李显想杀掉,而实权在韦后手中,李显也作不了主,当然不可能听从张柬之等人的劝谏。
  张柬之见劝李显诛杀武三思而不可能,则退而求其次,想从权势上加以抑制,遂上书李显说:天后当权时,李氏宗室被诛杀将尽。现在幸赖天地之灵,陛下得以复位,而武氏子弟仍然保有王的封号,居显要的官职,与过去一样,这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情况。希望降低他们的官爵,以满足天下人的心愿。
  张柬之想唤起李显过去的不幸回忆,来去掉武氏的势力。
  李显早将过去忘得一干二净,只安于现状,任由韦后胡来,所以无动于衷,仍不听从。
  张柬之等无法,只好叹息愤慨,或弹指出血,自怨自艾地说:过去之所以未诛杀诸武,是希望皇上去诛杀,以张大天子的威风。今反如此,事势已去,不知如何是好!
  武三思本来就有政治野心,武则天在位时就想被立为太子,与韦后勾搭上后,韦后更是野心勃勃,自然不会容忍张柬之这班正直的人在朝中掌握朝政,因此里应外合,时常在李显面前败坏他们,力图加害。
  张柬之等畏惧武三思的谗害,因平时见考功员外郎崔湜对武三思也有所愤慨,切责的言词还颇为激烈,便引为知己,作为耳目,让他去暗中探听武三思的动静,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这个崔湜却见李显对武三思很亲密,而倒向武三思,将张柬之等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武三思,成了武三思的一条忠实走狗,并为武三思引荐为中书舍人,成了皇帝的近臣。
  也在这时,原殿中侍御郑愔因诌事张宗昌兄弟,被贬为宣州司事参军,在宣州又贪赃枉法,为躲避法办,逃入洛阳,投靠武三思。
  郑愔拜见武三思,先大哭,既而又大笑。
  武三思甚感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
  郑愔说:开始见大王而哭,是哀伤大王将遭诛杀而灭族,后来大笑,是高兴大王得到了我郑愔。大王虽然得到了天子宠幸,而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四人把持着将相的大权,他们胆略过人,废掉太后尚且易如反掌,大王在权势上还能比得过太后吗?因此大王不去掉这四人,简直危如早晨的露水。可是大王还自以为安如泰山,我深为大王担忧。
  武三思正与韦后相谋,去掉此四人,因五人官位高,权力大,又受到李显的信任,在社会上又有重大的影响,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今听郑愔之言,必知有计,心中大喜,便请郑愔登楼,去到密室,而后问道:刚才你既然说到要去掉张柬之等人,而四人位高权重,但不知从何处着手?
  郑愔说:可建议朝廷,以他们四人拥戴复位之功,册封为王,夺其实权。他们一旦手中失去权力,就可以任凭摆布了。
  武三思深以为然,便引荐郑愔为中书舍人,与崔湜一道,同为他的谋士。
  武三思与韦后便按照郑愔所献之计,日夜在李显面前巧舌如簧,诋毁张柬之等人,向李显说道:这四个人自以拥戴有功,就居功自傲,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将对社稷不利。
  由此李显对四人起了疑心,不再信任。
  武三思与韦后二人便进一步向李显建议:不如封张柬之等人为王,不让他们再参与朝政,这样在外表上是尊重功臣,避免他们的不服气及人们的议论,实际上又夺去他们的权力,不致再专权用事。
  李显专听韦后的话,对武三思、韦后之言无不听从,于是下诏书:封张柬之为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同时免去他们知政事,即宰相参政的权力,赐金银绸缎及鞍马,只须于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入宫朝拜一次。
  这样一来,张柬之等人等于被去掉的利爪,变得任人宰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