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灵异>重生之出魔入佛> 重生之出魔入佛_第928章

重生之出魔入佛_第928章

  坐定之后,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尖也有一点浅淡的金色佛光闪烁。
  净涪佛身随意地一弹手指,指尖那点金色佛光落在地上,须臾间化作一片光幕锁定净涪佛身身周三尺界域,然后才在呼吸间消隐于无形。
  净涪佛身垂下眼睑,花费了些许时间平定心绪,便就往净涪本尊那边传了一声:‘开始吧。’
  本尊和佛身已经准备妥当,净涪三身仅缺魔身。但魔身此时还在无边暗土世界中闭关,心绪沉定,也无须再多做准备。
  故而哪怕此时缺了魔身,也无关大局。
  净涪本尊、佛身入得定中,却是各自入了识海世界。
  佛身倨左,本尊居中,而随着双身归位与催动,三身感应之下,原本空荡荡的识海世界右侧也窜起了一道幽黑心魔气。
  心魔气窜起,浅浅映出魔身的模样。
  但和往常时候不同,这会儿出现在识海世界里的双眼紧闭,面色显出几分疑难困顿。显然,魔身的灵识尚未清醒。
  见得魔身这般情况,净涪本尊和佛身并不惊异,他们仅仅是往魔身那边看了一眼,便各自收回心神,体察这一回突破于他们各自的影响。
  童真心住,是一种非常奇异的境界。
  这种境界的奇异之处,在于心境,在于心绪。
  净涪本尊和佛身细细体察着自突破以来的每一点心绪波动,回味着那一刻无意表露出来的天然自在秉性。
  童真心住,对于转世而来的净涪而言,是曾经颇有点畏惧的境界。
  自他知道有这一重境界以来,自他粗粗了解这一重境界约莫会是什么情况以来,他就对这一重境界生出了点畏怯的心思。
  这种心思生出的时间,倘若真要追溯的话,最早还在沙弥时候。
  不过这一种畏怯,非是因这一重境界的难以修持而生,也并非是因这一重境界与他当时境界距离相当遥远而生。而在于,他自己。
  他为之畏惧的,是他自己。
  是在这一重境界里,可能出现的、陌生的、不受他掌控的他自己。
  因着这一种畏惧,他特意在第七住中的不退住停留了相当一段时间。
  这种畏怯不甚明显,也少有人能看得出来,但净涪自己清楚知道,它一直就在那里。
  它在那里,从不因他的修行进展而消退,也不因他的拖延而消减。
  说出去,怕是左天行、司空泽一个都不会信,净涪居然也会畏惧自己,甚至还会因为这一种畏惧而暂停前进脚步,选择拖延。
  可净涪自己清楚。
  他一直都清楚,再清楚不过了。可饶是如此,他还是避退了。
  他更知道,在他选择在第七住境界停留的那一刻,他心中就生出了心魔。
  须知,他修佛亦修道,但这一切,其实都不过是修持他的道的手段。
  他真正走的道,是‘我’。
  然而,走‘我’道的他,却畏惧起了他的‘我’。
  哪怕他在童真心住境界中的‘我’,是最为纯粹自然,抛去一切所谓人情世故、所谓考量筹谋之后,最为天然的‘我’,那也是他的‘我’。
  走‘我’道的净涪,怕了他的‘我’。
  这是何等的讽刺?
  他曾经用来说服他自己停滞在第七住不退住的所有理由,什么稳固修为,什么进展太快,其实都是借口。
  用来搪塞他自己的借口!
  因为他生出了心魔,所以在他决定滞留在当前境界的那一刻起,他的修为毫无进展,所以哪怕发下大愿后有天道功德加持,魔身这边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说到这里,净涪其实还真得感谢天魔童子。
  是天魔童子的动作,造就了当前景浩界危微的局势。而也是当前景浩界危微的局势,促使净涪提前撕下眼前的遮眼布,真正的下定决心面对现实。
  未曾真正踏入这一重境界之前,净涪因为种种联想推演,而对这一重境界生出畏怯,但在正式踏入这一重境界之后,再回首往昔,净涪却又觉得好笑。
  因为觉得好笑,所以哪怕他们这会儿还在识海世界里,也真的笑了出来。
  不单是清醒着的净涪本尊、佛身,便连还在定中推演的魔身也一并笑了起来。那笑容里,是一模一样的难得在净涪脸上一见的洒脱和随性。
  识海里的他们笑了,分落在程家静室、渔家庭院和无边暗土世界本源里的三身也都在同一时间露出了笑容。
  程家静室里的净涪本尊和尚在无边暗土世界本源里的魔身笑了也就笑了,反正没有人看见,但此刻身在渔家庭院里的佛身就不一样了。
  渔家庭院是有主的,还有主人在家,他这么笑了,可不就被人看了个正着么?
  也是巧了,这会儿女童其实正将家里头的板车拉出,要带了食盒里装着的饭食给湖里忙活的家里人送去。然后她一个抬头,便望见了净涪佛身脸上的那个笑容。
  女童愣了愣,不由自主地也跟着笑了出来。
  脸上也是天然纯粹的不带一丝杂质的干净笑意。
  女童这么个年纪,还小到不懂得什么叫心动,也不知道什么叫情愫。她只是见了这位衣着打扮都不同寻常的年轻先生笑得好看,她也就跟在笑了起来。
  边笑,她边给板车换了个合适的方向,然后笑着快步走到院门边上,拉开院门,开出一条给板车进出的路来。
  理好了路,女童就推了板车,“咕噜咕噜”地走了出去。
  这挺熟了的声音,这落在手上熟悉的重量,这洒在脸上的阳光……
  这一切,都让女童觉得欢喜。
  她甚至笑着哼起了当地传诵的小渔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