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谬论红楼梦> 第209章 红楼梦1

第209章 红楼梦1

  所以说读者,你要是想读懂红楼梦,你必须先学好语文,必须把所有的成语都了解到,把所有的唐诗宋词都背诵一遍,连歇后语最好都非常的熟练,这样你就知道这里面作者提到的诗词和背景,还有寓意了。
  还需要学好历史,把那些历史上的朝代、背景、事件、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都了解到,这样你把你背诵过的事件和时间与这部作品里的事件时间一对照,你就知道作者在讲什么了。
  最好再有点地理知识,把天南海北的地名、特点、风俗、文化风土人情都了解了,这样作者一提到节日里的惯例,比方说大家都给刘姥姥头上戴花,你就知道是庆祝重阳节了,是大家在表达对刘姥姥的尊敬而不是在欺负刘姥姥了。
  还有生物,这样这部作品里作者提到的所有中药的性能和外观你就能直观地了解,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最好数学也要学的不错。这样你就可以通过这里面关于银子的数量还有人物的座次顺序来了解作者的思维,外加推理一番。
  最好再来点建筑和考古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你就不会觉得贾宝玉下雨的时候从房檐下来并把鞋子放在房檐上那么奇怪了。
  物理化学方面的东西也要了解一些,因为作者竟然还提到了军事武器,和现在比起来虽然不怎么先进,但是如果不懂物理化学方面的东西,根本就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懂戏曲文化。因为第一个作者写的内容都是通过戏曲语言来说的,常常用戏曲故事打比方,如果你不知道作者说的戏曲故事里面的内容,你就很难懂作者在说什么。而第二个作者说的是相声语言,就像说快板似的。
  哈哈,这么说并没有自夸的意思,因为这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网上查的,这是一个有些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如果自己拥有这些知识的话大概会容易很多,也就不会分析得这么混乱了。之所以分析的这么混乱,正是因为笔者的知识含量有限,而且很多地方可能都翻译的不太正确。
  那笔者继续抛砖引玉:
  旁白: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贾母等五更便去了。先到下处用些点心小食然后入朝,早膳已毕方退至下处,用过早饭略歇片刻,复入朝待中晚二祭完毕方出至下处歇息。用过晚饭方回家。如此每日入朝随祭天天不在家内。大观园各丫鬟婆子皆有闲空多在园中游顽,更有梨香院内的小官,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众人皆知他们不能针黹,皆不大责备。
  梨香院内的小官,结合前面一章的分析,应该是小旦、小生、小花面,他们分别送给了薛宝钗、林黛玉和薛宝琴。那么这三者结合起来的特点就是一个风趣的小孩,还说是“倦鸟出笼”,不是该称呼倦鸟为“倦鸟归巢”吗?怎么这里竟然说是“倦鸟出笼”呢?
  贾宝玉微笑着看着园中的人。
  一个小孩子来到了一个老嬷嬷的身边说:“娘,娘,我想先洗行么?”
  老嬷嬷说:“行!来,娘先给你洗。”
  这时另一个小孩牛气哼哼地说:“我自己来!”
  老嬷嬷推开那个牛气哼哼的小孩说:“什么你自己来?”
  牛气哼哼的小孩数落老嬷嬷道:“没见过这般偏心的,把你女儿剩水给我洗!我一个月的月钱都是你拿着!沾我的光还不算,反倒给我剩东剩西的。”
  老嬷嬷一边给另一个小孩梳头一边对这个牛气哼哼的小孩说:“不识抬举的东西!怪不得人人都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凭你甚么好人呢入了这一行都弄坏了,这么点个小崽子也挑幺挑六咸扯淡话?呸!咬群的骡子似的!”
  袭人走了过来斥责说:“少乱嚷嚷!瞅着老太太不在家,一个个连句安静话也不会说了?”
  晴雯走了过来说:“都是这芳官不省事,也不知狂得什么也不是,会两出戏倒像是杀了贼王擒了反叛来的!”
  袭人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此处袭人说的话和上面那个牛气哼哼的小孩说的是一样的意思,牛气哼哼的小孩说的是“没见过这么偏心的!”袭人说的是“老的也太不公些”。偏心和不公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那也就是说袭人可能实际上就是此处牛气哼哼的小孩。
  而老嬷嬷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咬群的骡子似的”,晴雯说“会两出戏倒像是”、“狂得什么也不是”。其实两人说的也就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晴雯可能就是此处的老嬷嬷。
  也就是说袭人在此时可能实际上还是一个小孩,官职就是上文提到的“芳官”,是一个戏子。
  而此时的晴雯却可能是一个中老年女人,官职可能就是上文提到的正旦。
  贾宝玉插嘴说:“怨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他少亲失眷的,在这儿又没人照看,赚了他的钱又作贱他,如何怪得?”
  袭人把一套用具递给那个牛气哼哼的小孩说:“这些给你,自己洗罢,不要吵闹了。”
  也就是说袭人在贾宝玉的维护下不再吵闹,自己洗了起来。
  “你个没良心的小蹄子!”老嬷嬷生气地打起那个牛气哼哼的小孩来。
  晴雯阻拦说:“你老人家太不省事了!”
  之前晴雯说谁不省事了?芳官,也就是袭人。可是此处晴雯又说是老嬷嬷不省事。
  也就是说晴雯自己在埋怨自己不省事,而贾宝玉却让晴雯不要自暴自弃。
  说着晴雯自己打开了自己,贾宝玉忙冲过来阻拦。
  晴雯说:“他还要在这里学艺,你也敢打他不成?”
  老嬷嬷说:“一日叫娘终身为母,他,他排场我,我就打得!”
  贾宝玉冲上来说:“你别打他了!”
  晴雯阻拦着贾宝玉并叫道:“麝月!快来!”
  袭人说:“我不会与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过来震吓他两句!”
  也就是说上面晴雯和袭人的话实际上可能是同一个人说的。
  麝月走了过来说:“别打了别打了!我且问你,别说我们这一处,你看满园子里谁在主子屋里教导过女儿的?便有主子们姐姐们打得骂得,谁许老子娘又半中间管闲事了?”
  也就是说麝月的话印证了晴雯和袭人实际上可能就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老嬷嬷和小丫头实际上是同一个人。
  老嬷嬷说:“我怎么管闲事了?这是我闺女!”
  麝月说:“都像你这样管,要叫他们跟着我们学什么?!越老越没了规矩。”
  也就是说晴雯和袭人实际上可能就是一个老嬷嬷。
  老嬷嬷说:“我怎么没规矩了?这是我闺女,给我了就得是我管!”
  麝月说:“你见前儿坠儿的娘来吵,你也来跟他学!你们放心,因连日这个病那个病,老太太又不得闲心,所以我没回。等两日消闲了,咱们痛回一回。大家把威风煞一煞才好。“
  也就是说这个老太太可能是雍正的母亲,也就是德妃乌雅氏。
  那么的确就像那个关于高山流水的知音典故一样,第二个作者并没有再提崇祯帝与顺治帝的故事,写的可能是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的故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