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承平年少> 承平年少 第64节

承平年少 第64节

  不独是这些人,圣旨一下,东、西、南、北、中五城兵马司都忙碌起来了,走街串巷地搜寻。普通兵丁们不知皇爷究竟要找什么,就连指挥使也一头雾水,只知但凡遇上可疑的,先抓来盘查一通再说。如此不过三五日,街面上别说打架斗殴,两个小孩儿靠在树下吃完西瓜,当娘的还不忘跟在后头把瓜籽儿给扫干净呢!
  百姓们因为事不关己,搜查的兵丁走了,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朝中的大臣们则不然,为官做宰的,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一笔糊涂账也没有?见形势不妙,免不了暗地里各寻门路探听探听。
  这日一早,皇帝到天和宫中请安,太后便随口提起:“昨日你六姐姐来,我看琨儿个子拔高了不少,再不怕被他妹妹笑话了。”
  皇帝笑了笑,道:“儿郎家,是比姑娘长得晚些。”
  从前六公主下降开国老臣周家,多年不得回京,是皇帝即位后,加授了六驸马五城兵马司副指挥的虚衔,一家四口方才在都中定居下来。
  皇帝心知肚明,太后提起侄儿侄女,远不是同他话家常那么简单。
  果然,太后又笑道:“听六儿说,这孩子别的都好,只是太淘气些,除了他爹爹,谁也不怕——这几日想是朝中多事,他爹爹在家的时候少,他越发像脱缰野马一般,字也不写、书也不念…”
  “六姐姐这是怎么说的?”皇帝很是不以为然,打断了太后的话:“亏得周家是外戚,不会有外放的一日。不然她身为母亲,还拿不出威信来吗?”
  这些日子他也忍耐得够了。臣属们自乱阵脚,他且冷眼旁观,横竖心里自有一本帐,只看何时抖搂出来才算物尽其用而已。偏生这姓周的不知好歹,非要把外头的风吹到天和宫来。
  皇帝搁下茶盏,站起身道:“五城兵马司近来确是忙,为的是朕的一桩私人事。朕不叫母后知道,是不愿母后烦心罢了。谁知六姐姐话没说明白,反倒惹得母后疑心,实在是咱们做儿女的不应当。”
  他语调里勉强还带着笑,眉梢嘴角却尽是冷意,太后见了越发不快,苦口婆心道:“皇帝瞒着我,固然是为了我这老婆子可以专心享清福。可是,有一句话你说错了,皇帝的私事,同样是关乎社稷的大事。社稷不稳,我又如何心安?”
  “母后言重了。”皇帝不徐不疾道:“事已至此,朕再瞒着母后亦是无益,不妨明白告之——朕要找的,不过是心爱的女人,找回来后,一切如常,何谈社稷不稳?”
  “那要是找不回来呢?”
  皇帝深深地看了太后一眼:“绝无可能。”
  第91章 .九十一白鱼面
  蕃坊里的坊市分隔不像外头那么严,麦阿叔拎着一兜胡饼,走不了几步,便看得见自家女儿屋前那一串转枝莲了。
  他是个高胖的体格儿,白净脸盘上蓄了虬结的乌须,淡褐的小眼珠透出笑意来,招呼着相熟的邻居:“郦二爷,又吃鱼啊?”
  被他唤作“郦二爷”的男子抬起头来,这倒是一副不掺杂的中原人面孔,年纪不大,气势却很足,笑起来也不像个好相与的人物,扬了扬手里开膛破肚的鱼:“白鱼,味儿鲜,就是刺儿多,刮下肉来做鱼面最好。”
  麦阿叔受教地连连点头,准备到家去说给老伴儿,也学着做一回。
  麦阿婶虽是蕃坊里出了名的好手艺,但毕竟胡汉风俗不同,别的不提,汉家的坐月子他们便没有,何况还是男人家伺候月子?
  郦二爷杀好了鱼,冲洗干净,便转身回厨房去片肉剁泥,对自家院子里围了大半圈儿的凶神恶煞是彻彻底底地熟视无睹。
  葱姜胡椒一概不能放,只拿鸡油将鱼骨煎了煎,添水熬汤,鱼面擀出来下锅稍煮,便盛进碗里来,再摆两颗菜心儿在上头。郦二爷心里没底,这样的清汤寡水,也不知媳妇儿吃腻了不曾。
  玉珠正半坐在床头出神。她没郦二爷这么沉得住气,一帮子兵丁找上门来,一守就是四天,即便被郦二爷发狠拦下了,没把她这内室翻个底儿朝天,光这架势,也叫人心里不安。
  是和宝珠有关吗?她不得不猜测着,既怕因为避子药的缘故连累了男人与女儿,又担心宝珠此时的处境。还有,郦二爷自己的身份也是个隐患…
  “怎么又皱眉头了?”郦二爷端了碗进来,笑问:“嫌腥?”自己闻了闻:“不腥吧?”
  “不腥。”玉珠支起身来,又伸出手由着郦二爷拿热巾子给自己擦净,说:“我自己端碗。”
  郦二爷这才小心翼翼地将碗递给她:“仔细烫。”见她接了筷子,慢慢地挑了鱼面往嘴里送,也不说难吃,也不说好吃。
  等到玉珠吃完了,郦二爷收了碗筷,又道:“再忍忍,出了月子,咱们上炙肉馆好好吃一顿!”
  玉珠“噗嗤”笑起来,推了推他,正欲催他快些去吃,门被敲响了:“郦二,时辰到了。”
  领着这一队兵丁的陈小旗可是个有脑子的。又是蕃坊,又是没出月子的女人,当家的郦二又是个刁钻难缠的人物,搜查起来稍有不慎,怕要惹出大祸端来。
  好在这小院儿只前后两道门,手下弟兄们团团把把持住了,便是只蚊子飞过,一样抓下来盘查完了再放,不必担心哪里藏得下一个大活人。
  接着么,便是瞅着饭点儿提审郦二。
  兵马司出身的,个个纪律严明,对待这些平头百姓,绝不会滥用刑罚,不过客客气气地请人坐下,看茶,将些再寻常不过的问题翻来覆去地问,挑着字眼儿不妥,再往深里问、往细里问、往谁都料想不到的地方问。
  不过今儿的茶还没泡出色,皇帝来了。
  占了满院子的军士们齐齐行下稽首大礼,郦二爷也只得跟着跪拜伏地,余光却毫不畏惧地打量起了这位年轻的帝王。
  皇帝脚下未停,径直绕过他,推开了后方的房门。
  郦二爷倏地站起来,却是回护不及,皇帝已经立在了玉珠面前。
  “皇爷…”玉珠不愿自己男人真和皇帝起冲突,撑着要下床行礼。
  郦二爷一把揽住她,自己挡在前头,向皇帝拱了拱手:“陛下,内子尚未出月,尊贵如您,想来不应当踏足这里吧?”
  他的口吻不甚恭敬,皇帝也未在意,眉峰微挑:“你叫郦二?”
  “…正是。”
  “这个姓不多见——朕记得太'祖在位时,曾出过一桩没头没尾的命案。被莫名击杀的,乃是一名刚从扬州返京的朝中大员,他那名跟着殉节的姬妾,好像就姓郦。”
  说到此处,皇帝悠然看向郦二爷:“你是哪里人?”
  “小民自幼失怙恃,为着一顿口粮东奔西走是常事,竟不记得故乡为何处了。”郦二爷答得坦荡,但心里头明白,皇爷对他的过往,必然已经了若指掌了。
  皇帝叹了句“可惜”,仍然是不咸不淡的语调:“那也罢了。朕听说那家正妻攒了一笔银子修缮坟茔,预备把姬妾迁出去…”
  “这简直欺人太甚!”郦二爷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皇帝却蓦地沉了脸:“郦二,你以为你在同谁说话?”
  郦二爷深知所谓正妻不过是个幌子,迁坟与否全在皇帝一念之间。
  他别无选择,只得跪下来,行礼道:“小民无状,请陛下恕罪。”
  皇帝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又将目光移到角落里的摇车上,最后才看向玉珠:“你可知道他是什么人?”
  玉珠挺直了脊背,不卑不亢道:“奴婢知道。”
  皇帝点点头:“他必定告诉过你,他杀父弑母,都是有苦衷的吧?”
  郦二爷的脸色霎时变得灰白,玉珠亦如遭雷击似地晃了晃,皇帝这才觉得出了口恶气——好个嫉恶如仇的郦二爷,平素再怎么把反叛不羁当美谈,这样有悖天道人伦的事,还是会瞒着枕边人吧?
  他们一家三口和和美美的日子过足意了,在他和宝珠之间作什么乱?岂有此理!
  皇帝管不着他二人过后如何,趁势逼问玉珠:“宝珠在哪里?”
  玉珠木然摇头:“不知道…”
  “不知?”皇帝却不肯信:“四日前傅家的车可是来给你送粥米的,你会不知?”
  “送来的东西都在厨房里,皇爷大可亲眼去瞧。至于那么大一个活人,能往哪里藏呢?”
  “除了这个院子,别的地方呢?”
  “家贫业小,没有别的地方。”
  皇帝闭了闭眼,忽然软了声口,唤了声玉珠的名字,说:“两个月前,宝珠才第一次出远门。如今让她一个人在外头,怎么度日?”
  玉珠觑他脸上神色,倒有两分不落忍,道:“实在不是奴婢存心隐瞒,皇爷细想,以夫人那样的性子,不是不得已,会将我们牵连进去吗?”
  这话何尝不是?三四日里,但凡能想到的人没有不审的,能想到的地方没有不搜的,之所以扭着玉珠这里不放,是因为这是皇帝以为最有指望的地方了,连这里都找不到,还能去何处呢?
  皇帝垂眸,看着低头不语的郦二爷:“陈年旧案,朕可以不重审;传递禁物,朕也可以不追究。要不要将功折罪,全凭你们自己掂量。”
  这也是病急乱投医了。盖因皇帝知道,他们这些市井之徒,又有不足为外人道的门路,横竖五城兵马司这一头已经是一筹莫展了,不如叫他也出一份力。
  本来寻摸避子药一事,玉珠便是背着郦二爷的,目下闻得皇帝有此一言,敢不应承。于是仍留下陈小旗一行帮衬,兼顾传信进宫。
  恭送走圣驾,玉桃忙拽了心神不属的郦二爷起来:“别跪了,地上凉。”
  郦二爷抬起头,眼睛却不敢看着她:“杀父一说,纯粹是欲加之罪,至于我的生母…确是为我所害——你,你待如何?”他别开脸,强作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
  玉珠跪坐起来——郦二爷把她将养得好,坐褥的一点儿不适都没有,腰杆儿也有力——两只手捧着他的脸,要他转回来,对着自己:“你从前待旁人如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这条命是你救回来的,你待我好,等将来上刑场挨臭鸡蛋烂菜帮子,我跟你一道挨就是了。”
  “没到那一步呢。”郦二爷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冒着青茬的下巴抵着她的肩膀:“我这就去找人,怎么也得把你那小姐妹带回来。”
  皇帝回宫时,正是下钥的时辰。门上内侍行完礼,回禀说皇后娘娘来了,特意吩咐他们别忙着换值,得候着皇爷荣返了再说。
  皇帝估摸着她是有话要说,可自己实在没闲心去听,不禁皱眉一瞬,而后才往宣政殿梢间走。
  没到屋前,皇后已迎了出来,蹲福道:“暑气渐重,听闻皇爷近来胃口不好,我特意让人做了些爽口解腻的菜式,带来请您尝尝。”
  皇帝深谙她的处世之道,绝不是个爱出头的人,走这一遭,想是受了众人明里暗里的许多托付。
  也好。他既然为宝珠铺路,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眼下先向皇后通个气儿,往后总要叫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宝珠在他心里的份量。
  二人进屋分了座,有内侍上来伺候皇帝洗手。皇后因笑道:“人来人往的,看着倒热。不如单由我服侍您用膳?”
  皇帝无可无不可,将手巾子丢给内侍,让伺候的人都退出去。
  皇后站起来,手上戒指玉镯都褪去了,搦着勺柄,为皇帝盛了一碗绿豆老鸭汤,柔声问:“宝珠妹妹,可找着了?”
  这一称呼够乖觉的。然而皇帝正是郁结难解之际,并不领情。
  皇后察言观色,不禁叹了口气:“这么一个人儿,叫人怎么不悬心呢?不独是我,连母后也是一样的。旧年未出宫时,母后待她,真如嫡亲的女儿似的,如今两头都要担忧,老人家怎生受得住…”
  皇帝抬眸看了她一眼,依旧一言不发:规劝的话他听得多了,句句都是大义凛然,实际上呢,各人都不过为着各人的得失权衡罢了。皇后专程来说这一番话,原是她的职责所在,他听着了,不为这个寻皇后的不是,也就仁至义尽了。
  桌上那一碗汤渐渐失了温度。再是清热消暑也须趁热喝,否则便凝结出一层荤油来,看着都腻味。皇帝只端起茶来,呷了一口,对皇后说:“今儿时辰不早了,你很不必候着朕,自己该早些用膳才是。”示意皇后坐下来,无须伺候他。
  皇后还没来得及谢恩,他已经站起身,头也不回地往寝殿走去了。
  次日散朝回来,终于有消息递进宫来:常走北郊的一个货郎张,天刚亮就到城中惠民局买保胎丸来了。
  第92章 .九十二对牌
  北郊因为邻近前朝皇陵,历来是个荒凉之地,人烟不如别处稠密。便是货郎张这样以摇鼓叫卖为营生的,也要隔好一阵才往那里走一趟。
  燕朝败亡后,原本世代扎根于此的陵户们也纷纷另谋出路,年轻的一辈几乎都离开了,十户里头只剩下两三户还有人居住,无一不是白发苍苍的老叟老妪。
  这样的地方,哪还有新的一代诞育呢?即便真有,亦该千方百计地投亲靠友、将孕妇送到别处去养胎——倘或连这样的门路都没有,又哪来的银钱、托人去惠民局求药?
  条分缕析,那人除了宝珠,再不作他想。
  皇帝将手狠命撑在金漆龙纹的御案上,不如此,根本无法遏制住指尖的颤抖。
  她怎么敢!她怎么敢!
  皇帝咬紧了牙关,辨不出口中腥甜的味道从何而来,随即,他缓缓地在宝座上坐下来:“让兵马司的人,跟好了那个货郎,不许打草惊蛇。”
  又转向小篆:“不用套车,备马。”
  这是打算轻装快马、亲上北郊呐!小篆还没来得及应诺,却听得天和宫的太监在殿外求见:太后突然娘娘晕过去了。
  皇帝的脸色顿时沉下来,一语不发地站起身,摆驾西苑。
  专为天和宫请脉的邓御医已经在偏殿开好了方子:太后并无大碍,不过是因为一连几晚没歇好,天气又炎热,有些轻微的中暑症状,这时候已经醒转过来了,正在寝殿里休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