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云鬓楚腰> 云鬓楚腰 第45节

云鬓楚腰 第45节

  江晚芙揣着手炉,温温顺顺笑着。她今日穿着件绯红色对襟圆领儒袄,衣上绣着朝颜花纹,梳着百合髻,用着白玉簪,眉眼温和,肌肤细腻,整个人看上去大气端庄,丝毫不显小家子气。
  庄氏趁着喝茶的功夫,抬眼看了会儿,心里倒是多少有点羡慕。到底年轻,用不着涂脂抹粉,今早起来,看着镜中的自己,眼尾竟又多了丝皱纹。
  小的就不比了,只说大嫂永嘉公主,两人明明就差了几岁,同她比起来,永嘉公主可真如二十多岁的小妇人,端的是明艳动人。
  难道真像旁人说的,平时操心多了,女子便容易老得快?
  庄氏不自觉摸了摸自己的面颊,总感觉有几分粗糙,但叫她放了管家权,她又是万万不肯的,她就不是享清福的命啊。
  略说了会儿话,庄氏便提起一事,朝陆老夫人道,“有件事,还要您老亲自过目一下。成国公府上添了位小郎君,下月是百日酒,我拟了份礼单,想让您帮忙看看,合适不合适。”
  陆老夫人接过去,扫了几眼,开口道,“就这样罢。百日酒定在哪一日?”
  庄氏道,“帖子上说的是下月初五。”
  陆老夫人点点头,忽的看向一旁的江晚芙,温和开口,“那日我就不去了,你替我一回,同你二婶走一趟,可好?”
  江晚芙自是忙起身,一口应下。
  庄氏在一侧,听得这番话,不由得心头一紧,面上倒是贤惠笑着,口里应道,“母亲放心,我定照看好二郎媳妇。”
  江晚芙一盏梨子水喝了,陆老夫人就让他们各自回去了,江晚芙放下茶盏,起身出了正厅,就见自家婆母永嘉公主正站在庑廊下呢,微微抬脸,似乎是在听身边嬷嬷说话。
  江晚芙仔细看自家婆母,她今日穿一身丁香色织金妆花的锦缎襦袄,下半身是青色略带点灰的褶裙,就那么站在庑廊下,美得温婉动人,实在看不出都是当了婆母的人了。
  她走过去,屈膝福身,主动道,“母亲回明嘉堂吗?”
  永嘉公主颔首,看了眼自家这儿媳妇,想到今日二郎来请安时的话。二郎来得早,一身绯红官袍,给她请过安后,就道,“这几日刑部忙,儿子白日不在家里。母亲若觉得闷,便叫江氏过来陪您说说话。”
  真是娶了媳妇儿,胳膊肘就朝外拐了。
  不过,自家儿媳妇这性子,她也算了解,不是吵闹、爱折腾人的,便也还是点头应了,主动道,“嗯,过去喝杯茶。”
  江晚芙听了,忙抿唇浅笑着,颔首应下。
  婆媳俩到了明嘉堂,既只有婆媳俩个,自不用去那正厅,大的很,炉子烧了几个,都不见得多暖和,直接去了东捎间,帘子一落,屋里就暖和起来了。
  江晚芙坐下,不着痕迹打量了一眼东捎间。这算是她第一回正经来明嘉堂,之前敬茶的时候,便是在前院的正堂。
  和他想象中的,不大一样。她先前总觉得,明嘉堂大约会是很肃穆端沉的,毕竟这里住的是一府之主,且江晚芙偶从旁人口中提起自家这位公爹,也都是些崇敬之语,治下极严,克己守礼,结果今日一看,明嘉堂丹楹刻桷,并不是那种沉闷肃穆的。
  一进月门,入目就是片紫竹林,冬日枝丫积雪,也算得上十分雅致。再朝里走,庭院自是大气端雅不提,庑廊下挂着的灯笼,素面上绘着花鸟鱼虫,底下红丝为绳,缀银铃,微风拂过,叮铃作响,别有一番风趣。
  眼下的东捎间也是,布置得很舒服,一张大炕,铺着深青的氈毯,摸上去很轻软,一张楠木炕桌,四足、卷草云纹,上头摆了个青白釉鹅颈瓶,插着几只腊梅,还带着嫩绿的叶片。炕上还摆了六个大引枕。
  二人上了炕,丫鬟送了茶水糕点进来。永嘉公主靠着引枕,抬眼见对面的江晚芙还有些拘束,倒也不说她,只抿了口茶,道,“我这里没什么人,你若不觉得闷,常来也无妨。”
  江晚芙应下,又道,“母亲平日里做什么呢?”
  她感觉,永嘉公主这里是有些冷清,毕竟公爹一年有一半的时间不在府里,两人膝下有只有陆则一个孩子。家里的事情也都是庄氏在管,公主也从不过问,这么看下来,果真是有些闷的。
  永嘉公主随口道,“左不过看书练字,有时抄抄经。”
  江晚芙一猜也是,很多消遣的事情,譬如打叶子牌啊什么的,都要人多,人一少,做什么都显得冷清了。
  永嘉公主不是话多的人,答了句后,便微微低头。伺候她的郑嬷嬷赶紧拿了银箸,夹了块红枣酥,送进她面前的碟子里。
  江晚芙抬眼,正好见她垂眼模样。她这婆母真的是生得极好,长相大气,贵气而精致,柔和的烛光笼着她,衬得她肌肤几乎有几分通透,她仿佛也不喜胭脂,只画了眉,就那么静静坐着,眉眼间有股淡淡的倦懒和清冷,就是给人一种不大容易亲近的感觉,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清。
  又或许是皇室出身,性子便是如此。
  见江晚芙没说话,永嘉公主倒是抬眼,“我这里太闷了吧?”
  也是,江晚芙年轻,不似她上了年纪,很多时候都不过混日子罢了,闲是一日,忙是一日,过一日是一日,思来想去,好似也没什么值得她上心的,时间久了,好像也习惯了。
  江晚芙却是摇摇头,“儿媳方才是在想,先前听世子提过,母亲善琴,还会自己谱曲。”
  永嘉公主有点意外,那都是之前的事了,贵为公主,琴棋书画样样都不能落下,先皇聘名师教导她,她也算学的不错,只是这琴,倒是有些年没谈了。连这事,二郎都同她说了,以二郎那个寡言少语的性子,倒是十分难得了。
  她点头,也难得来了点兴致,侧过脸问郑嬷嬷,“琴室能进人吗?”
  郑嬷嬷忙道,“回公主,每日都有人洒扫的,随时都能去。”
  于是,婆媳二人起了身,出了东捎间,到了琴室。永嘉公主久没抚琴,一上手,十指纤纤,波动琴弦,一阵清越的琴音泄出,琴音在室内环绕一阵,才缓缓散去。
  江晚芙在旁边听着,她只小时候学过几年琴,只会简单的曲子,但鉴赏能力自是有的,听得出来,永嘉公主只怕是其中高手。
  永嘉公主按住弦,摇头道,“叫你看笑话了,手生了。”
  江晚芙忙摇头,一脸真切道,“儿媳觉得您弹得很好。这曲子是您自己谱的吗?”
  永嘉公主有一瞬的愣神,旋即颔首,“从前谱的。”
  江晚芙没察觉到什么,只是认真道,“儿媳是想,看书抄经自然好,自是做多了,多少费眼伤手。您若是觉得抚琴没人作伴,儿媳就常来,就是怕您嫌儿媳扰了您的清静。”
  她说话时候,神色认真,眸色明润,唇边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睛亮亮的,一番话说得又关切又真挚,声音轻软甜润,委实十分讨人喜欢。
  永嘉公主听着,都觉得心里熨帖,这样的性子,难怪二郎那个冷冰冰的性子,都放在心尖上护着。嘴上倒是应道,“你若愿意来,常来就是。”
  江晚芙便颔首答应下来。
  婆媳俩说着话,又一起用了午膳,江晚芙才起身告辞。
  郑嬷嬷跟着出去送她,送出月门,才回了东捎间,见自家公主正看着个木盒发怔,走上前去,见里头摆着叠厚厚的澄心堂纸,只是有些老旧,细看之下,才发现,都是公主从前谱的琴曲,倒是好些年没拿出来了,一直压在箱底摆着。
  方才世子夫人不过提了一嘴,问能不能看看,公主便叫丫鬟翻出来了。
  “送走了?”永嘉公主合上盖子,轻声问郑嬷嬷。
  郑嬷嬷应道,“是。”顿了顿,面上露笑,开口道,“奴婢瞧着,世子夫人实在是十分孝顺。她今日在,奴婢瞧您都笑了好几回了。”
  她偶尔进进出出,都听见自家公主轻声笑着,世子夫人别看出身不如何,倒是很得公主的心。
  永嘉公主也不多话,只颔首道,“二郎媳妇是个好孩子。“然后又道,“我记得,我初学琴的时候,母后送我一张七弦的绿琦琴,你去找找,还在的话,就摆出来,琴室再添张琴桌。”
  郑嬷嬷一听,微微一愣,自家公主真是挺喜欢世子夫人的了,居然要亲自教导,这么些年,可是头回见她这样喜欢谁呢?嘴上倒是应下,“奴婢这就去。”
  二人正说着话,却见丫鬟鱼羡忽的进来了,面上带着喜色,屈膝福身,道,“公主,方才福安堂来话,道宣同大捷,国公爷已经启程回京了。”
  永嘉公主微微一怔,只是轻轻一笑,淡声道,“我知道了。”
  第54章
  却说陆则这头,他出了国公府,便直接去了銮仪卫。
  先帝时,銮仪卫不过负责帝王出行的仪仗,护卫帝王。到宣帝继位,提了胡庸做銮仪卫指挥使,銮仪卫的权力愈发大了,名义上仍是“巡视宫廷、守夜值宿“,但实际上,朝中诸事,陛下但凡心中存有疑虑,都会令銮仪卫旁督。
  譬如,从前刑狱之事,掌于三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如今銮仪卫可越过刑部的文书,直接抓人,连銮仪卫衙门,都有专门的大牢和衙役。
  常宁上前叩门,主仆几人很快顺利入了銮仪卫,也无人敢阻拦,就去了銮仪卫衙门大牢。
  和一般的狱牢一样,銮仪卫大牢坐南朝北,夏日酷暑,冬日阴冷,一踏进去,顿时暗了下来。窗户开的很高,只一个不大的洞,日头照进来,一束光落在廊道中间,牢房内几乎晒不到一点太阳。
  阴冷潮湿,滋生蚤虫,白天不见天日,夜里虫鼠作乱,大部分犯人,一住进牢房,没几日就受不了了,审问起来,自然要容易得多。刑部也是如此,犯人押解来,头天一般不审,放上几日,再行审问之事,犯人要好开口的多。
  陆则踩过廊道上的草垫,几日都是雪,草垫已经发霉,散发着难闻的霉味,一踩上去,就有黑水渗出。
  他在一间牢房前停下,狱卒赶忙上前开了锁,殷勤道,“大人已经吩咐过小的,若是世子来探,只管开门便是。小的这就出去了,您有事就着这位小哥来喊小的。”
  说罢,将钥匙系回腰带,出去了。
  常宁去了拐角处守着,陆则踏进牢房,阴冷腥臭之气,扑面而来。
  周桓躺在草垫上,听见动静才睁开眼,见是陆则,面上倒是没什么惊讶之色,盘膝坐在草垫上,理了理直裰的下摆。堂堂刑部尚书,正一品的大官,掌管刑狱之事,也算得上威风凛凛,今日却蜗居于此,与鼠虫为伍,但他倒一副镇定模样,开口就问刑部之事。
  陆则淡声道,“一切照旧,并无大乱。案子卷宗我已经看过,有几处不解之处,还请周大人为我解惑。”
  周桓听了,却沉默下来,片刻后才道,“世子不必再问,周桓有罪。盐政司渎职一案,原本拿不出证据,是我伪造了证据。当年做伪证的人证,如今在胡庸手里。”
  那是他主查的第一个大案,时任盐政司官的朱武昌,为官跋扈,和盐商勾结,谋财害命,手上人命无数,盐工十不存一,偏偏此人谨慎,抓捕时走漏了风声,账册信件全部烧毁,满满一箱子的账本信件,烧得只剩一滩灰。若三司会审,必难定案,朝中派系彼此倾轧,谁会在意那些死了的冤魂。
  且那时銮仪卫又要插手,他便造了伪证,把案子定死,否则,就是到今日,朱武昌也未必会伏诛。
  陆则垂下眼眸,果然,胡庸为人谨慎,若无铁证,怎敢当众抓人。他果真不再继续问,反而提起另一件事,“周大人在查江南税银一案?”
  原本低垂着眼的周桓,听到这一句,猛然抬头,目光死死盯着陆则。
  陆则不躲不闪,直面他的视线,“薛绍伏诛前,周大人不止一次去过刑部大牢。”
  周桓深呼一口气,闭眼摇头道,“瞒不过世子。但我可以直说,一无所获。世子今日看在同僚份上,来探我,周桓感激不尽,至于其他的事,世子不必插手,刑部也不必插手,我周桓认罪。人固有一死,早晚又有何妨。”
  陆则最后看了眼周桓。头发花白的老人,干瘦的身子,盘膝坐于草垫,单薄的单裤,露出一双脏污皴裂的脚,死死闭着嘴,神情固执,眼睛里犹如含着一团火,熊熊烧着。
  他只能想到一个词。
  孤勇。
  一番孤勇报君心。
  他不再问什么,解开大氅系带,俯身放在草垫上。周桓凝视着他,二人短短对视一眼,陆则起身,“既如此,周大人珍重。”
  说罢,便出了大牢,刚迈出月台,就见不远处的亭子里,一个灰衫老人起身,看上去其貌不扬,肩背都有些佝偻着。
  陆则径直踏进亭子,老人起身,端起茶壶。
  一旁一袭闷青色劲装的魏戟上前,微微躬身,“胡大人,您何必亲自动手,下官来便可。”
  胡庸面上乐呵呵的,摆手道,“哎,不可。世子是贵客,我自然要亲自斟茶。”说着,自顾自斟好茶,抬手看向陆则,“世子坐。”
  待陆则入座,胡庸也跟着坐下,开口道,“我知世子同周大人同列刑部,既是同僚,自有情分。但此案是陛下亲自交办,为陛下分忧,我实在不敢稍有懈怠,生怕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陆则手搭在石桌上,神情淡淡,“无妨,按章办案,本该如此。情不越法。”
  胡庸抚掌大笑,“好一个情不越法,世子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法度乃国之纲纪,若人人都似世子这般,这天底下就得以太平清正了。”
  陆则随意点点头,喝过茶,便起身道,“我便不妨碍胡大人办案了,先走一步。”
  胡庸也起身送他,口中道,“世子慢走,改日再叙。”
  见陆则走远,胡庸面上的笑才落下,魏戟上前,低声道,“方才在狱中,周桓什么都没说,他手里大概是真的没东西。只是,不知卫世子会不会插手。”
  胡庸叩了叩桌案,摇头道,“自然不会,像周桓这么蠢的,能有几个?卫国公府本就可以置身事外,何必掺杂其中。况且,陆则可是个聪明人,江南税银的案子,谁都碰不得。别说区区一个刑部尚书,就是三司上折子,御史言官一起上阵,都查不得。谁碰谁死!”
  要查,就要查银子去哪了?去哪了,还能去哪了?就是天大的胆子,孙家也不敢吞了那么多的税银,这一查,别说江南官场,整个朝堂都要震荡,如何能查?
  周桓也是蠢,好好的刑部尚书不做,撞破南墙都不肯回头。只是他手里,当真是没半点东西?
  胡庸不大信。
  .
  陆则出了銮仪卫,见时辰还早,索性去了趟刑部,刚下马车,便听得一声的“世子爷留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