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金陵小食光> 金陵小食光 第33节

金陵小食光 第33节

  沈琼英先喝了一口汤,热烫浓鲜,肠胃熨帖极了。细细品来,香芹爽脆清香,香葱气味浓郁,越发烘托了鱼汤的鲜美,最妙的是里面的带鱼肉,咬一口又脆又香,还带着鱼肉特有的清鲜,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品尝下去。
  用这样的鱼汤煮出的面条,味道自然不必说,面条爽滑筋道,每一根都挂上了鲜美的汤汁,一时间众人默默无言,都在专心享用眼前这碗鱼汤面。
  吃完了面条,今天的生辰宴便到了尾声,谢临不愿意和韩沐多打交道,借口绸缎铺子里有事便告辞了。春兰与柳聪也去收拾碗筷准备明天的食材。韩沐便对沈琼英道:“沈掌柜,我有话想要问你。”
  第56章 蔷薇露+西洋饼+诉衷肠
  沈琼英随即道:“韩治中有话请讲。”
  韩沐迟疑了一下, 笑笑道:“沈掌柜,你别怪我冒昧。今天我本来想邀请伯约一起来与你庆生的。可他推说家中有事不得空。伯约孤身一人在金陵,家中能有什么事?你和他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沈琼英愣了一下, 正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却见叶芜在一旁解围道:“哎呀, 这是他们二人的私事, 你一个大男人跟着瞎掺和做什么。”
  “我这不是替伯约担心嘛。”韩沐皱眉道:“今天是沈掌柜的生辰, 大家彼此都熟识, 伯约不来实在缺了礼数, 依我看, 你们之间有什么误会,还是早点解开的好。”
  叶芜起身打断韩沐的话:“时候也不早了,我看你也差不多该回府了吧。”说完便向他使眼色。
  韩沐总算会意, 轻咳一声道:“那沈掌柜, 我就先告辞了。改日再和伯约一起来醉仙楼看你。”
  沈琼英如释重负:“韩治中小心慢走。”
  韩沐抬脚迈出房门,又停下脚步回头看叶芜:“叶掌柜,你不跟我一起走吗?”
  叶芜笑笑道:“按照惯例, 每年沈妹妹的生辰我是要留宿在这里的, 韩治中先走吧。”
  韩沐有些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叶芜与沈琼英来到卧房。叶芜笑问道:“沈妹妹, 今晚打算拿什么点心招待我呀?”
  沈琼英和叶芜都是父母双亡的孤女,每年生辰难免有些失落冷清。自四年前起,二人便约定给对方庆生,而且还要一起守夜。长夜无聊,她二人又都爱吃甜食,所以沈琼英总会准备一些新奇的点心。
  沈琼英笑道:“今天可是准备了稀罕东西。我前几天做了几瓶蔷薇露,兑水调开正好醒酒。”
  沈琼英从榻旁的小匣子里取出一只小巧的雕花琉璃瓶, 大约只有三四寸大小,里面的花露色如胭脂,晶莹剔透。叶芜忍不住好奇道:“这东西也太精致了,是和我去年吃的玫瑰露一样,用干花加水煮制的吗?”
  沈琼英笑道:“不一样。这是仿照大食水的做法,将含苞待放的蔷薇密封在甑中,然后放在热水锅中蒸制而成的,得要蒸好几次才能有这样晶莹的色泽,做这么一小瓶花露要耗费好几斤鲜花呢。”
  叶芜忍不住感叹:“西洋人的法子果然巧,这蔷薇露香气馥郁,我在这里都闻见了。”
  沈琼英笑道:“蔷薇露专治肝气、胃气不畅,酒后饮用最适宜。等我调两盏我们一起尝尝。”
  沈琼英先取了一对龙泉窑青釉盏注上热水,再打开琉璃瓶上的螺丝银盖,用银匙挑了一勺香露倒入热水中,最后兑上一点糖粉,笑对叶芜道:“好了,你先尝尝。”
  那蔷薇露甫一入口,便有幽香袭来。蔷薇的香气不如玫瑰那般浓烈,却胜在清新自然,令人仿佛置身于三月的后园之中,四周有百花缠绕,微风乍起,掀起阵阵花雨,鬓发之间皆沾染了清新的花香。
  叶芜忍不住赞道:“本来酒喝多了有些烦渴,可一盏蔷薇露喝下,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起来。”
  沈琼英深深吸了口气,将茶盏中的蔷薇露喝完,又笑道:“还有好东西呢,我还做了西洋饼。”
  “西洋饼?”叶芜随即道:“顾名思义这是西洋人的点心了?”
  “正是。”沈琼英笑道:“这也是从大食国传来的制作糕饼的法子。”
  沈琼英取出两块西洋饼盛在碟子里,只见那糕饼色白如雪,明如绵纸,做成了漂亮的梅花形状。叶芜先就感叹道:“好稀罕的东西,我以前还真没见过类似的。这到底是怎么做的?”
  “就是用这把夹剪做的。”沈琼英起身从一旁的柜子里取出一把铜夹剪,头上作饼形,像一朵梅花。上下两面,铜合缝处不到一分。
  叶芜笑道:“你为了制作西洋饼,可真是下了大功夫,竟制作了这样一把铜夹剪。”
  “那是。”沈琼英看向叶芜笑道:“也就是叶姐姐来陪我过生辰,我才肯这么费心。这西洋饼做起来可麻烦了。”
  “到底怎么做的?”叶芜对此非常感兴趣:“你不会对我也秘而不宣吧?”
  沈琼英笑笑道:“我告诉叶姐姐,你可千万别外传,我还打算在醉仙楼推出这道点心呢。用鸡蛋清、面粉、水调和成粉浆,再加入葡萄干、松仁等自己喜欢的馅料,生烈火烘烤铜夹,将粉浆倒入夹子内,很快就可以成饼,只是要把握好火候和时间,否则饼容易烤焦或者内馅不熟。”
  叶芜摇摇头道:“真是麻烦,我可做不来,以后想吃西洋饼,还是到你这里好了。”
  叶芜一面说着,一面拿起饼来咬了一口,与一般的糕点不同,西洋饼入口异常绵软蓬松,稍微一抿便在舌尖化掉了,浓郁的蛋香在舌尖萦绕,再细细品来,还有松仁的清香和葡萄干的酸甜,当真香甜可口。叶芜很快便把这块西洋饼吃完了,称赞道:“这西洋饼竟然能这么绵软,看来西洋人做点心还真是有一套。”
  沈琼英笑道:“叶姐姐若喜欢,我这里还有一匣子呢,你都带去就好了。”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叶芜与沈琼英一起又吃了一块西洋饼,又说了一阵闲话,便有些感慨:“今日我们一起吃点心,又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事了。我从小和大母一起睡,她就喜欢临睡前吃点心,什么脂油糕、栗糕、芝麻饼了,都藏在榻上的一个小匣子里,所以她的牙提前都掉光了。她最疼我,每次吃点心的时候都不忘分给我。有时候我半夜醒了,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老鼠,后来才发现是大母睡不着,从匣子里取了点心来吃,我便和她一起吃。在我的记忆中,大母的那张榻总是充满了甜甜的点心香,还真是怀念小时候啊。可惜大母在我十岁时就去世了。又过了五年,我父母相继亡故,我便成了孤儿。”
  说到这里,叶芜的笑中便带了泪,沈琼英也十分感慨:“叶姐姐说到小时候,我也想吃当年的事了。我母亲厨艺很好,喜欢制作各种新奇的点心,什么雪花酥、风消饼、芋粉团、藕粉桂糖糕,我都是从她那里学来的,我之所以长大后能成为厨娘,也是受她老人家的影响。好怀念母亲做的桂花金团啊,长大后我自己试做过好几次,却总也不如母亲做得那么好吃。”
  叶芜和沈琼英感怀身世,便都掏出帕子来拭泪。叶芜本是豁达的人,想到今日是沈琼英生辰,本不宜相对而泣,便擦干眼泪笑道:“我们这样也算是同命相怜吧。还好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们如今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还有朋友相伴,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沈琼英也就收泪。拉住叶芜的手感慨道:“还好有叶姐姐每年陪我过生辰。”
  沈琼英的头挨着叶芜的肩膀,她身上有桂花油淡淡的香气,是她熟悉的亲人的味道,莫名觉得安心。
  叶芜拍拍她的手笑道:“其实你若愿意,顾府丞肯定会陪你过生辰。”
  沈琼英脸一红,眉头微皱道:“人家正在说你的好话,你又扯到顾府丞身上做什么?”
  叶芜正色道:“我是认真的。顾府丞对你的心思,我和韩治中都看出来了,你为什么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你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他的人品你再清楚不过了。我看你对他也是有意的,若这一次再错过了,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沈琼英沉默片刻,叹息一声道:“顾哥哥真的是很好的人……”
  叶芜还等着沈琼英的下文,她却不说话了,忍不住道:“你这话我就更不明白了,顾府丞既然这么好,你为什么总是避开他?”
  “叶姐姐。”沈琼英诚恳地看向她:“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我不想连累顾哥哥,我这样的出身,这样的家世,和他在一起只会成为他的负担。他们顾家是江阴大族,从他祖父一辈起便渐渐衰落,他自小丧父,又是家中独子,振兴家业的担子便都落在了他身上。自从我认识顾哥哥那一天起,他从来都是卯正起身在灯下苦读,每天只好睡不到三个时辰,为的是有朝一日恢复江阴顾氏的荣光。他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我不能再拖累他。”
  叶芜不解道:“你是清清白白的生意人,除了出身低一点,论德行、论相貌、论才情,你有什么配不上顾府丞的?何必如此妄自菲薄?这也不像你的为人了。”
  “叶姐姐,我…….”沈琼英苦笑一声咽下了下面的话:“总之我是有苦衷的。你也知道,我爹爹死的不明不白,如今亲仇未报,我也实在不该考虑自己的事。”
  “罢了。”叶芜见沈琼英为难,也就不再追问:“总之你家里的事也够头疼的,益儿现在还不愿回金陵?”
  “他打定了主意,我实在劝不回。”沈琼英的脸色黯淡下来,停了一下又转移话题道:“别光说我的烦心事儿了,你和韩治中最近怎么样?”
  提起韩沐,叶芜脸上不由浮现出笑容:“他总是借机找我,不是邀我去郊外赏花,便是请我去品尝坊间新鲜吃食,要不就来明月茶坊一坐就是大半天。他这个人你是知道的,最会没话找话,我只是淡淡回应几句,他便能一个人说上好几个时辰,也怪烦的。”
  沈琼英笑了,其词若有憾焉,其心实乃喜之,说的就是叶芜眼下的情形了。她促狭地问道:“但是若赶他走,姐姐也是舍不得的吧?”
  第57章 罗汉斋+豆腐羹+风波起……
  应天府衙离顾希言的住处不远, 他也不怎么摆官架子,一向是步行回府。这天傍晚他行至府衙旁的一条小巷子里,一名下人打扮的青年女子上前拦住他,低声道:“顾府丞, 请借一步说话。”
  顾希言看了她一眼, 沉声问:“你如何认得我, 找我何事?”
  青年女子低声道:“婢子是方夫人的贴身婢女, 我家夫人有急事要找您, 烦请您明天下午过府相叙。”
  “哦。”顾希言稍感意外:“你可知是为了何事?”
  “婢子也不大清楚。”青年女子眉头微颦:“不过, 家中舅老爷不久前去世了, 我家夫人这几天一直心神不定的, 到了晚间更是难以入眠,瞧着实在有些古怪。”
  青年女子口中的舅老爷,指的是便是左都副御史方为仁, 此人是方夫人的胞兄, 亦是她在金陵的靠山。
  顾希言随口问道:“方御史猝然离世,方夫人悲痛失态亦是人之常情。这和她找我有什么关系?”
  青年女子越发压低了声音:“顾府丞有所不知,我们夫人最近总说有人要害她。”
  顾希言眼神一闪, 沉声道:“知道了, 告诉方夫人, 我明日申时过府拜访。”
  因方为仁的祖茔在江西,故暂时在清凉山上的清凉寺停灵,待到二个月后再迁回原籍。这日正值五七正五日上,明净寺众僧正忙着行香、放焰口,拜水忏,一众亲友亦前来哭灵。方府的下人实在忙不过来,便请沈琼英来帮着准备斋饭。
  时下办丧事讲究吃罗汉斋。正宗的罗汉斋三菇(口蘑、草菇、香簟)六耳(榆耳、桂花耳、银耳、木耳、石耳、黄耳)九笋(芦笋、风尾笋、冬笋、毛笋、吊丝笋、猪肚笋、甘笋、姜笋、菜笋)都要配全的, 合起来有十八种材料,正应了十八罗汉之数。不过这十八种食材要凑齐实在困难,沈琼英做的是改良版的罗汉斋。
  将香菇在圆面上切成十字花刀,草菇、口蘑、春笋切片,木耳、榆耳洗净泡开。然后将它们分别用开水焯烫至熟,捞出后过凉水沥干备用。
  起锅烧热后倒素油,加入盐、白糖和提前用蘑菇煮好的鲜汤,将香菇、草菇、口蘑、木耳、榆耳、春笋和面筋放入锅内烧至入味,再取少量藕粉兑水化开,稍微勾一点薄芡,上笼屉蒸一会儿,这道简易的罗汉斋便做好了。
  柳聪好奇地问沈琼英:“姐姐,为什么要用藕粉来勾芡呢?”
  沈琼英很欣赏柳聪的细心,笑着指点道:“做罗汉斋切记不要芡汁过浓,否则口感容易涩重,用藕粉调成的芡汁色泽清亮,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最适合搭配素菜了。”
  罗汉斋色彩清亮雅致,气味清香宜人,春兰忙活了一上午有些饿,试探着问:“姐姐,我们能不能先尝尝味道?”
  沈琼英笑了:“还真是个小馋猫,好吧只能尝一点啊,客人都还没吃呢。”
  “哎。”春兰答应着舀了一勺菜品尝,蘑菇鲜嫩滑爽,春笋脆嫩入味,咀嚼之间既有菌类的清爽鲜美,又有肉菜的丰腴油润,最好吃的是里面的面筋,它无声无息的吸收了菌类的鲜,春笋的润,加上本身的面香与油香,竟然比肉还好吃,若不是沈琼英叮嘱她少吃一点,她还真想大快朵颐。
  春兰在一旁的柳聪只是含笑看着她,便招招手道:“柳姐姐,你也尝一点吧。想做好菜光靠眼睛看是不成的,还得用嘴巴尝。”
  柳聪见沈琼英点头表示赞同,方小心地夹了一筷菜送入口中,她的眼睛顿时一亮,沈琼英做的罗汉斋果然清爽宜人,甘香适口,不似坊间斋菜那般油腻厚重,除了藕粉的功劳外,看来最后一道蒸制的工序也是必不可少的。
  丧事的宴席相对简单一些,在春兰和柳聪的帮助下,沈琼英又相继做了糖醋骨头、佛手春笋、八珍和合、三彩素丸几样菜,便开始准备最后的汤菜——什锦豆腐羹了。这道菜食材简单,但做起来却难。因为要将一块嫩豆腐切成上千条发丝大小的细丝,十分考验厨师的手艺。
  春兰将香菇、春笋和泡好的木耳切丝,放在事先准备好的菌菇汤里稍微煮一会儿去掉涩味。接下来便进入最考验刀工的环节了。柳聪和春兰都留意看沈琼英是如何操作的。
  只见沈琼英先将厨刀用水浸湿,削去豆腐表面的一层老皮,再操刀竖切,将豆腐切成薄片,接着将豆腐片顺势用刀斜着一抹,令其成阶梯状,沈琼英运刀快如疾风,不出片刻功夫,一块易碎的豆腐便被切成便被切成细丝,放入清水中根根清晰,粗细均匀,不粘不连,不碎不断。
  柳聪忍不住赞道:“姐姐的刀功真是绝了。我想学也学不来。”
  沈琼英笑笑道:“好的刀功都是练出来的,你再过几年自然也就熟练了。我自从会拿笔时就会拿刀,无他,唯手熟尔。”
  接下来柳聪将锅置火上,舀入一大碗提前熬好的菌菇鲜汤煮沸,投入香菇丝、春笋丝和木耳丝、豆腐丝,加少许盐、胡椒粉、香醋,最后淋上一勺滚烫的花椒油,撒上少许芫荽,便可以出锅了。
  这道菜的品相极好,豆腐丝宛如一朵朵盛开的白菊铺在汤面上,点缀以嫩黄的春笋、褐色的香菇丝、碧绿的芫荽,看上去就诱人食欲。
  这一回不待春兰提醒,柳聪先舀了一勺豆腐羹品尝,豆腐软嫩清醇,几乎入口即化,回味起来有淡淡的豆香与醇香,而汤头酸辣鲜爽,浓香四溢,与淡雅的豆腐形成鲜明的对比,二者相映成趣。
  春兰也急急地喝了口汤,露出满意的笑容道:“这汤鲜爽又开胃,配米饭吃正好。”
  沈琼英做的这几席素斋抬出去不久,便被来客一扫而空,连汤羹也没剩下。清凉寺的典座特地前来道谢:“沈掌柜做的素斋味道真好。下次若寺里再做法事,还得劳烦您来捧场。”
  沈琼英客气道:“好说好说,主要是清凉寺的食材好,这菌菇、春笋都是现摘的,豆腐也是自己磨的,自然容易做出好味道。”
  典座亲自冲泡了明前的龙井茶,笑对沈琼英道:“清凉寺颇有林泉之盛,沈掌柜若有兴趣,小僧可陪着一起去逛逛。”
  沈琼英忙笑道:“不敢劳烦长老,我们在附近随意走走就行。”
  二人又闲话片刻,典座便起身告辞。
  清凉寺始建于南唐,是金陵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依山而建占地极广。虽然窗外雨声潺潺,但沈琼英、春兰、柳聪三人饭后无事,便冒雨去附近天王殿、迦蓝殿、毗卢殿礼拜了一番。柳聪忽笑道:“我听说清凉山上有一口南唐时期的还阳井,水质至今还很清澈,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沈琼英此时也动了游兴,笑道:“那就去吧。正好打些井水回去泡茶。”
  三人打着伞,沿着毗卢殿向东走去,这座建于南唐的寺庙眼下已呈衰败之势,很多佛殿门窗紧闭,台阶上已经长满了还草。她们沿西出了院落,又向向南走了一段路,果然有两条石级山道。
  沈琼英正犹豫不定走那条路好,却见一中年僧人迎了上来,仔细打量了她们片刻,上前笑问道:“三位女施主可是来找人?”
  沈琼英笑着说明来意,中年僧人眼神一闪道:“列位来得不巧,因连日阴雨,还阳井的水质进来很混浊,并不适合饮用了。”
  见沈琼英一行人面露失望之色,中年僧人笑着补了一句:“女施主也不算白来,沿着右侧这条山路上去,便是崇正书院了,里面的江天一线阁景致极好,列位可以去那里看看。”
  沈琼英一行人又重新被鼓舞起兴致,照着僧人指引的路上行至江天一线阁,临高远眺了一番,又参观了东面的驻马坡和翠微园,最终尽兴而归。
  沈琼英一行人正要离开清凉寺返回醉仙楼,却见一众衙役已经将清凉寺山门包围,香客们想要下山都要被盘问一番。沈琼英心下诧异,偷偷向一名老妇人打听:“老人家,怎么官差都来了,您可知道清凉寺发生了什么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