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天行有常> 天行有常_分卷阅读_230

天行有常_分卷阅读_230

  巫蛊其实是一件大事,虽然赵昀“有心”掩饰,但是总会有人得到消息,尤其是除了他之外的另一位受害者史弥远史相爷。
  大概是知道巫蛊消息泄漏,病重的济王赵竑惊怒交加,终于病死。
  说实话,赵昀既觉得他死得太早,还没让自己刷够声望,又觉得赵竑死得时间有点晚了,要是再刷上几年,他这帝位一直坐不稳当,多糟心啊!
  不管怎么样,赵昀是要感谢自己的助攻史相爷的,感谢他的精诚配合,赵竑终于不会再在宫中碍眼了。
  至于死后哀荣,赵竑既然把自己塑造成白莲花,自然不吝于给予赵竑足够荣耀的追封。
  反正赵竑本人死了,他那嘉定十七年生的独子,遵循大宋直系皇族的惯例,更是没几个月就夭折了,也就是说,赵竑绝后了,赵昀追封赵竑根本不需要担心有什么后患。
  史弥远不甘心,他自认为找到了嘉定十七年改元以来自己身子骨越来越差的原因,都是赵竑那竖子用巫蛊之术干的好事。
  官家可以赤诚以待,在宫中找到证据之后,将那东西付之一炬,为赵竑推脱,史弥远却忍不了。
  他不仅要为自己报复,将赵竑的死后哀荣剥夺,还要弄臭赵竑的名声,让他为万人唾骂!
  不是都认为他选了一位新官家,夺了原本属于赵竑的皇位,大家都在为赵竑这竖子打抱不平吗?
  他就让这竖子身败名裂!
  济王赵竑薨逝后,天子下令宫中为其举哀,又在先帝宁宗陵附近为其选址造墓,民间原本还在揣测济王身亡的原因——落水三人,官家与年老的史相都活得好好的,唯独济王没了,这实在太值得深究了——又有许多流言蜚语出现,然而只要不是士人议论此事,单纯是民间传闻,大宋朝廷反而是不管不问的,否则的话,烛影斧声的传闻如何会一直流传到如今?此为宽仁之道。
  然而之后史弥远放出的传闻,有着确凿的证据,就连人证都全包含在传闻里,济王赵竑以巫蛊之术咒害继位以来一直对他礼遇有加的官家,此后官家还一心为其掩饰,凡此种种,似发生在众人面前一般。
  而这还不仅是民间传闻,朝堂之上,公认为史弥远的鹰犬的梁成大与李知孝一道上章请削济王之厚遇,而他们用的例子,正是那传闻之中。
  大宋以宽仁待士大夫,士大夫之间互相攻讦的时候,也用过很多刻意夸大的例子,但是,要知道,能让人捕风捉影的前提,是那件事并非无因。
  当事情被放在朝堂上说出来的时候,那就代表着,已经逝去的济王赵竑,他真的完了。
  一直以来支持济王这个“正统”的大臣在朝堂上大声反驳,而在某些时候,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真的感到心虚的史弥远派系的人,是不愿与之过多的纠缠的,像现在这样,双方发展到大打出手的情况,更是许久没有过了。
  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宰相史弥远仍旧抱恙之外,御座上的天子尚且不能很好地掌控朝局之外,还意味着,在济王这件事上,史弥远党羽的信心满满。
  他们是坚信济王有罪的。
  济王赵竑最后没有被削爵,但是也没有死后追谥的哀荣,就这么无声地等待着被葬入死后的陵墓。
  他的王妃自请出家,连嗣子承爵的要求都没有开口向赵昀提及。
  济王论罪后半个月,权相史弥远离世。
  史弥远独相十几年,他离世之后,除了他那些党羽,其他人最为关心的,其实是宰相人选。
  大宋已经连续十几年都只有一位宰相了,史弥远去世之后,是不是能添补进一位,乃至于数位宰相呢?
  赵昀却想要起用宗室来制衡文官了。
  宦官和皇帝联系在一起,一向是昏聩的代名词,然而宗室不是,虽然自北宋以来,宋太宗对宗室的严加防范被当作祖训一般代代传承,一直到南宋,宗室活动才受到解禁,孝宗之后,宗室对朝政的参与达到新的高峰,甚至在宁宗时还出现了昙花一现的出身宗室的宰相赵汝愚——当然,后来他就因为身为同姓而居此高位,受到了其他文人士大夫的弹劾——此后宗室虽然没能位居宰辅一类的高官,但是在朝中的力量也不可小觑。
  除了用宗室制衡文官之外,赵昀觉得是时候自己掌权了。
  下一次科举是在宝庆二年,也就是明年,仔细算算,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能为自己所用的新嫩好选,让从前培养的人手进入朝堂也容易,但是那都需要时间,没有像真德秀这样的理学宗师一样的名气,谁会一年连升数级,才刚应诏就身居高位、获封显爵?
  自己掌权的前提,第一,先找出哪些大臣是可信的、站在自己这边的,第二,如何将不合自己心意的人从朝堂上排斥出去。
  史弥远在赵昀的策划下身亡,太后又早就还政不再垂帘,也就是说,名义上,赵昀这个皇帝已经掌握了大权,但是那些宰辅候选人们,都对史弥远留下的权力虎视眈眈,偏偏他们在朝堂上浸淫日久,不是赵昀这登基不过一年的皇帝能随便抗衡的。
  不过之前赵昀就塑造了一个在史弥远的影响下热爱理学的皇帝形象,而朝中的理学宗师,真德秀此人执拗非常,论起理政才能其实不高,只不过因为他在理学方面很有威望,才达成了被征请后,一月之内升官数次的成就。
  相比之下,主张更接近陆九渊心学的那位魏了翁,虽然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熹所著的各类注本的可靠性,如果单纯论对胃口的话,赵昀更喜欢魏了翁。
  当然了,真德秀和魏了翁等人的力量,与史弥远余党的力量对比起来,还是有所不足的。
  历史上的理宗在史弥远独相十年终于离世后,开始慢慢亲政,先打击史弥远余党,起用一系列廉正的大臣,再挽回史弥远的不恰当的金融体系对大宋经济造成的影响,现在的赵昀登基一年,虽然朝堂上的形势或许比历史上对理宗的要有利,但是理宗的皇位早已稳固,他的皇位却还有些摇摇欲坠。
  不过沂王一系的嗣子如今是皇家最近支的宗室,赵竑死了,论理应当继承皇位的本就是他了,更何况赵竑的身上又背负着巫蛊的名头,作为仁厚地隐瞒了赵竑的罪责的天子,赵昀在朝中支持正统的那一派大臣心中的分量并不低。
  又过了几日,赵昀总理朝中大臣名目,才想起来,大宋一直以来冗员严重,除了担任实事的职事官——同时此职又唤作“差遣”——外,还有判定品阶的阶官,除了在朝中担任实职的人,还有无数有才能却官位较低的官员。
  在等着自己培养的人才爬上高位之前,他可以另辟蹊径,从底下人里进行提拔。
  大宋的冗官虽多,但是在皇帝大规模罢免大臣的时候,却不用担心找不着替补,有足够数量的大臣能被提拔上来。
  这已经足够了。
  这种受天子提拔的官员,反而会对天子更为拥护呢!
  作者有话要说:  宋朝副本简直是噩梦级别,好难打通啊QAQ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卡文,我大概已经是个废作者了Orz
  第161章 蒙古
  “大哥, 那蒙古人同西夏也打起来了,西夏与金国都在想着如何抗元, 如今总算能松快一下了!”垂拱殿内, 新晋的荣王赵与芮对着赵昀这么说道。
  赵昀过继之前名为赵与莒,这赵与芮就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在宗室之中的分量不是一般的重。
  遵循同样是被过继来的孝宗皇帝的旧例, 赵昀追封了生父为荣王,又因为他有个亲弟弟, 赵与芮就这么继承了荣王的王爵。
  不过赵与芮在史书上的存在感不高,历理宗一朝,也没多少描写,后来理宗亲子夭折, 选了荣王的独子过继, 是为宋度宗, 若不是沾了儿子的光,荣王在史书上真的没几次出场。
  赵昀自从穿越后, 因为与赵与芮一母同胞,一直在悉心培养自己的这个弟弟, 希望能给自己添个助力, 赵与芮也不负他所望,暗地里帮他做了很多事。
  “西夏原先附蒙抗金, 如今晓得自己是与虎谋皮,又改成了附金抗蒙,如此首鼠两端, 我看最后也讨不到什么好处。”赵昀这么评价。
  赵与芮道:“大哥,前些日子金国‘赐’了一些良马来,原来商行里的那些人也从金国、西夏得了一些马种,马匹越来越多是好事,可是养马的地方不好找啊!”
  确实,南宋除了马种以外,养马的区域也不好找,这对于南宋的马匹养殖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