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重生北魏末年> 第136章

第136章

  高澄给了这么个继续侍奉佛祖的机会,然而应者寥寥,谁也不愿意踏上不知凶险的旅途。
  但佛门有败类,同样有向佛之心坚定的赤子。
  “敢问这位大师法号?”
  高澄厌恶佛门败类,但这种为了信仰,不避艰险的僧人值得他敬佩。
  “小僧慧光见过高檀越。”
  慧光和尚双手合十道。
  高澄看这和尚很顺眼,特意提醒道:
  “此去天竺,路途不下五万里,且不说盗匪丛生,更有荒漠阻隔,慧光法师可要思虑周全。”
  慧光和尚对此行的艰难早有预料,他感谢了高澄的好意,坚持道:
  “天竺贤僧不远万里而来中土传教,小僧也愿效前人之志,为中土求取大乘真经,再兴佛法。”
  高澄不再多劝,转而对慧光道:
  “路途遥远,我赠你一匹白马代步,再为你发放三份度牒,许你带三名弟子随行。”
  慧光谢恩而退,高澄不知道的是,这位虔诚的僧人,便是历史上地论师南道派的开创者,被称为光统律师。
  在佛教传说中就是他与另一位大法师流支三藏一起迫害菩提达摩,下毒六次。
  真真假假谁又分得清,就像小高王明知道菩提达摩此时就住在洛阳城外的嵩山,已经一百四十多岁,他也不可能跟树一样将人锯了数年轮,看看是真是假。
  就算是真的,把慧光远远打发走,也能让菩提达摩晚年安生一些。
  洛阳十三僧尼寺,便有一座寺庙坐落城外嵩山,专供禅宗僧众静修。
  前些时日,高澄特意兵围嵩山寺院,就是担心菩提达摩下山戳破他的谎言,别人不知道大乘佛法,从天竺远道而来的菩提达摩又怎么可能不清楚。
  高澄把取经队伍组建好,也不再管了,他一直在等候高欢的消息,钱粮统计早早发了过去,却迟迟不见高欢把军饷数额定下来。
  在焦急中,高澄一直等到了五月十一,一名晋阳信使驾驭三马,飞奔进入洛阳。
  高澄收到书信与奏折,便急忙招来了自己在洛阳的核心幕僚,崔季舒、赵彦深、崔暹三人。
  崔家叔侄走进厢房,一时没望见那面熟悉的屏风,有些不习惯,还带着些可惜。
  这种事自然不能拿出去吹嘘,可若是屏风被其他人不经意撞见,就与自己无关了。
  赵彦深倒是了然于胸,不管究竟有几面屏风,高澄费尽心思施恩的举动,依旧让他感动。
  高澄交代侍卫看守好周围,尤其不许膳奴过来打扰。
  众人入座,高澄将书信交给三人传阅。
  高欢信中第一件事就是命高澄将钱粮调往晋阳,小高王辛苦搜刮来的钱粮还没捂热,就被要了去。
  对此,高澄心里早有准备,高欢要是能将关东各军发饷的权力交给他,那他反而要起疑心。
  其余各军军饷不经高澄的手,但高欢还是把京畿军三万人的军饷交给了他。
  这足以让高澄满意了,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京畿三万兵的统帅权与钱粮都在他手中,这也意味着高欢认可了高澄对京畿兵的绝对控制。
  而信中所言的第二件事,便是军饷数额。
  高欢在晋阳设立霸府,以大丞相府掌控人事权,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府掌控军权,他重新划分中外各军。
  将晋阳胡兵控制在二十万人,与高澄麾下三万京畿兵,合计二十三万人为中兵,也就是中央军。
  五丁所纳米粮为一名中兵士卒的军饷,能得米粮十石,二十万中兵不包含军官,需一百一十五万丁口供养。
  高欢又对州郡兵进行精简,使其与侯景、贺拔胜等人的私兵相加共计三十万为外兵,也就是地方军。
  三丁所纳米粮为一名外兵士的卒军饷,能得米粮六石,不包含军官,需九十万丁口供养。
  中外兵五十三万人的军饷合计需要二百零五万丁口的赋税。
  这个数量多不多?确实多,一丁为一户,以五口之家为一户计算,足足占了关东在册二千万人口的半数。
  但是再转念一看,高澄灭佛,被迫还俗的僧人不下百万,这些人独自成户,两百零五万户,硬生生被砍去一半不止,再加上全国被寺庙隐匿的民户们登记造册,开始缴纳赋税,又能得数十万户。
  佛教几乎以一己之力为高家父子养兵五十三万。
  小高王表示:它真的,我哭死。
  等崔季舒、赵彦深、崔暹三人传阅完毕,高澄神色平静地对崔暹道:
  “钱粮运输一事就由季伦主持,只需把京畿军今年所需的米粮留下,其余尽数运往晋阳。”
  高澄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跟高欢耍心眼,反正将来都是他的。
  崔暹应道:
  “仆遵命。”
  高澄又向崔季舒询问了一遍田亩分配,崔季舒曾经有过在青齐之地分田的经历,高澄便将这件事交给他来处理。
  凡事都要小高王自己劳心劳力,还养着大都督府一群幕僚、文吏做什么。
  得到崔季舒一切井井有条的回答后,高澄放下心来,小崔只要不遇上刺客,还是信得过的。
  高澄又叮嘱赵彦深道:
  “彦深,你需时刻注意,莫要让人趁机在僧众之间串联,造成骚乱。”
  “世子请放心,仆早已做好安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