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22节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22节

  何心隐这才想起来自己约了人,他连忙站起来,却一阵子晕眩。
  书吏连忙过来扶住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黑砂糖塞进何心隐嘴里说道:
  “知府大人,李神医上次就说您是脾虚气亏,以后千万不能熬夜了,若是您真的出了什么事,大都督肯定要怪罪我等的。”
  何心隐挥挥手说道:“大都督从来都是就事论事,我自己身体不好,又怎么会迁怒你等呢。”
  “和阿方索大人说一会儿,请他在会客堂等等。”
  等到嘴里的黑糖消化了一些,何心隐的虚弱感终于消失了。
  他慢慢的站起来,何心隐这才起身向会客堂走去。
  阿方索如今已经留在东南,本来苏泽给他在市舶司留了一个市舶司顾问的职位,但是阿方索耐不住性子,还是辞去了公职继续做起船长,开始跑上了沿海贸易。
  听说阿方索的舰队抵达太仓港,何心隐就派人请他过来。
  阿方索在大都督府见过何心隐,他知道眼前这个中年人,掌握了苏州府这个繁华富庶的水上城市。
  苏州府的人口,经济都远超威尼斯,而何心隐的权力更是要比威尼斯总督还要大。
  阿方索船长有些拘谨的坐在椅子上。
  他听说何心隐不仅仅是一位手腕高超的执政者,还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
  阿方索船长上过航海学校,对于大学者总是心怀敬意的。
  何心隐也接触过很多西洋人了,他知道这些蛮夷并不通礼数,但是何心隐自己就是一个反对宗法礼法的人。
  他开门见山的说道:“听说你们西方很早就出现了船运保险这种东西了?”
  阿方索船长回忆了一下,点头说道:“最早的保险出现在威尼斯,威尼斯商人们会在出海的时候投保,早在两百年前就有专门从事保险的银行家了。”
  何心隐有些惊讶,果然这些西方人也不是完全落后,他们在航运上的发展确实要比大明这两百年强多了。
  何心隐收起轻视的心思,继续问道:
  “威尼斯的保险是如何运作的?”
  阿方索船长说道:“其实和咱们东南的保险差不多,一开始也是凑齐十艘船一起出航,每一艘船出十分之一货物作为保费,一旦有船只遭遇损失,就可以获得赔付。”
  “后来每一次凑船出海太麻烦了,就有单独出售给船东的保单出现。”
  “出航之前,商人会和出售保险的银行家,在教士的见证下签订契约,承诺一旦遇到危险,船主或者船主的家属就能获得赔偿。”
  “后来银行家们发现了其中的利润,热那亚出现了第一家保险公司,现在整个地中海航行的船只,几乎都会购买保险。”
  何心隐听到很认真,他听完了之后问道:
  “你们的官府,不,你们的国王和领主,是如何监管保险的?”
  “监管?”
  阿方索船长摇头说道:“这些都是私人的商业行为,没有监管,国王和领主又不从中征税,为什么要管这些事情。”
  何心隐也明白,这是东西方在观念上的巨大区别。
  葡萄牙,意大利这种松散的城邦国家,国王和领主就是收税的,对于领地的具体事务很少管理,很多纠纷都要通过教会或者地方士绅来调解和处理。
  而在中华大地这个长期大一统的国家,百姓则习惯什么事情都寻求官府的帮助。
  就比如这次袁文才跑路的案子,如果是在威尼斯发生这样的事情,除了上法庭状告之外,受损失的船主也只能认下苦果。
  而东南的商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则会找到到官府衙门,请求官府给他们做主。
  何心隐并不觉得东西方的区别有什么高低之分,只能说这是因为政府权力的区别,造成的义务区别。
  或者说如今西方这一套东西,在这片大陆上也曾经出现过。
  比如汉初黄老治国思想下,吕后到文景时代的轻徭薄赋政策,也是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可是无为而治,并不代表就能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
  文景时期虽然国家得到休养生息,但是也让豪强大族开始扩张。
  这也很容易理解,在更缺乏管制的社会中,自然是强大的个体会积累更多的优势,劣势的个体则会被欺压。
  大官府自然也不全是好处。
  无限权力的大官府,自然也要承担无限的义务。
  可是要享受权力容易,想要承担义务难。
  权力和义务对等,这也是何心隐在立法的时候秉持的基本原则。
  看来西方的经验不管用了,金融和保险的问题,何心隐没有任何参考的经验。
  大都督提出的保险准备金的问题,确实是财政上解决保险暴雷问题的方案。
  可是需要一个监管保险行业的部门,就需要更多的人员和更多的经费。
  如何制约这些官吏的权力,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而何心隐想到的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人员和经费到底应该谁来承担?
  普通百姓和保险八竿子打不到关系,官府收上来的赋税却要供养这些部门的人员。
  而且凡是涉及到保险这种和钱有关的行业,必然是非常专业和复杂的,这对于官吏的要求也是极高的。
  也许别人不会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何心隐更关心的还是权力和义务的问题。
  普通百姓上交的赋税,全要给这些玩保险的人擦屁股?
  何心隐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阿方索突然说道:
  “何大人,我这次来也有一件事想要请求您。”
  何心隐抬起头,阿方索说道:
  “我们这些做沿海生意的船主,经常要雇佣船员,不过苏州府的红契太少了,能不能请官府多印一点?”
  红契,就是官府盖章的格式契约。
  原本红契是用在大明土地买卖中的,民间土地买卖过户后,需要从官府求一份盖上章的契约,存放在购买者家中和官府的架阁库中,作为日后征税的凭证。
  本来红契只用于土地交易中,但是随着东南商业活动的增加,更多的商人在其他交易中也开始使用这种红契。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有官府盖章的契约,等于有了官方的认证,日后去打官司的时候,也要比民间契约更有效一些。
  何心隐为了方便苏州的商业交易,在雇佣、买卖、借贷这一些常见的经济活动中,也印刷了加盖了官府盖章的红契,这种算是官方认证的制式合同。
  而随着苏州府的商业活动愈发的繁荣,红契自然有些不够用了。
  阿方索船长抱怨道:“码头的红契不够用,地下黑市的红契却要加钱买。”
  何心隐抬起头问道:“你是说,有人将官府免费发放的红契拿到地下黑市贩卖?”
  阿方索船长点头说道:“是啊,一份红契都要一百文银子,比一份报纸价格还贵。那些大宗货物的买卖红契甚至要一两银子!”
  何心隐露出寒意,这不用说了,自然是和红契有关的官吏勾结,故意减少免费红契的发放,将原本应该免费的红契拿到黑市上贩卖。
  “阿方索先生,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感谢你的来访。”
  何心隐突然想到了什么,匆忙开始送客。
  三日之后,苏州府开始了打击倒卖官府红契的行动,一些负责印刷发放红契的吏员和印刷坊勾结,故意减少免费发放的红契,将红契送到黑市贩卖。
  但是另外一道法令,则让那些商人们高兴不起来了。
  苏州府已经奏报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已经批准,在苏州府试行印花税。
  以后官府的红契不再是免费发放了,而是要根据合同的金额,收取印花税。
  而和借贷、保险有关的行业,则要收取更高比例的印花税。
  除此之外,在苏州府还会建立一个名为金融司的新部门,专门负责管理保险和借贷业务。
  以后所有经营保险、借贷业务的商户和个人,都必须要在金融司登记,并且质押冻结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除此之外,金融司还会定期和随机检查这些经营保险的商户和个人,确保他们的资金没有被转移,保证他们赔偿支付的能力。
  与此同时,高息揽储,高利贷,这些行为也会被打击。
  除了金融厅之外,在苏州府还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名为经济判院。
  这个部门的职能就是处理和经济、合同有关的纠纷,全部交给这个经济判院来处理。
  而之前收取的印花税,则会用于金融厅和经济判院的人员开支和部门经费。
  而印花税的征收,也暂时交给金融厅来做。
  在推出这个政策之后,整个苏州府官员都为之一惊。
  特别是太仓知县林显扬连夜赶到知府衙门。
  何心隐知道林显扬是苏泽的同族兄弟,林显扬是从南平户科书吏步入官场的,基层经验非常丰富。
  后来又在南京国子监的官员进修班中结业,算是跟随苏泽的元老了。
  将林显扬安排在太仓这个苏南首县担任知县,也足以可见苏泽对他的重视。
  这段时间林显扬做事踏实,他对于苏州府的政策都不折不扣的执行,也从来不乱折腾,太仓县更加的繁荣。
  林显扬上门,何心隐还是接待了他。
  林显扬上门就说道:“知府大人,能不能不要在苏州试点印花税啊?”
  林显扬紧接着明白自己失言,连忙说道:“若是试行印花税,那商人就会到别的地方去交易了!”
  何心隐却不以为意的说道:“林知县你多虑了,要我说以后太仓县的交易会更多,外地商人会专门来太仓做生意。”
  林显扬不信的说道:“怎么可能!”
  何心隐说道:“林知县你且先回去,金融厅还在筹建中,印花税暂时还要你们太仓县的户科先征着,你快回去准备吧。”
  林显扬虽然不信,但是也不敢得罪何心隐这位知府大人,他只好返回太仓。
  出乎林显扬意料,两天以后,果然涌入太仓的商人大增。
  一些松江府的商人,都会专门到太仓来签订合同,乖乖缴纳印花税。
  整个太仓县的户科忙得不行,林显扬又调集了大量懂得算学的书吏去帮忙,这才将这波商人应付过去。
  林显扬连忙再次感到苏州府,这一次他是向何心隐求援的,再这么下去整个太仓县的官吏都要忙死了!
  “知府大人啊,这金融厅什么时候能建起来,属下撑不住了啊!”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