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367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367节

  大明海军是无敌的,如果有人敢来侵犯大明,那就御敌于海门之外,只有卵蛋才缩在陆地上,任由敌人进出家门!
  大明海权的衰落,伴随着的是造船业的衰落。明末,不见明初之风采强盛,可谓令人唏嘘与感叹。
  宝船到了巅峰,既然都到顶了,看看日出,吹吹冷风,也该下山了,这似乎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可是,这一次下山,标志着大明与西方在造船业上的差距正式缩短,并在半山腰时相遇。
  不幸的是,西方人是上山,而华夏是下山。
  历史很多事,不可能用风水、气运之说来解读,但如果观察大明与后清衰落与西方崛起的曲线,找一个决定上山还是下山的点,那一定是在明朝……
  朱允炆不希望看到大明造船业的衰落,不愿意看到宝船之后再无宝船,不愿意看到这些匠人们自以为达到了巅峰,就此颓然地重复,而再无创新之举!
  围困人最坚固的城,是定势的思维,是自认为已经没有出路了,是觉得做到了最好,没有了改进空间。
  可发展的哲学告诉朱允炆,一切都是永无止境的,这个世界任何事皆是如此。
  所以,这些人既然都到了山顶了,那就别忙着下山,看看初阳,休息下,再抬头看看前面的白云处,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打起精神接着爬吧。
  不给他们一个新的目标,这些人会死去,“追求”死去,只剩下躯壳……
  “皇上,已经准备好了。”
  侍卫走过来汇报。
  朱允炆微微点头,对众人说道:“既如此,那朕就让你们开开眼,希望你们永远记住今日。”
  梁尚才、王二等匠人疑惑不解,黄福、万海平等人对视了一眼,跟了上去。
  眼前是一处水池,是专门用来浸泡木料的,船只中有不少位置需要让木头弯曲,而这就需要阴木头,然后再作其他处理。
  朱允炆看了看池边的铁锅,走了过去,嘴角含笑捡起铁锅感觉了下重量,然后回头对众人说道:“这是铁锅,是纯铁,还需要检查下吗?”
  “呃……”
  众人错愕。
  朱允炆刚想走近水池,一旁护卫连忙走过来拦住,道:“皇上,水池危险,还请让属下来。”
  “无妨,退开。”
  朱允炆自然不会将这点水池放在眼里,后湖都游了几次了。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朱允炆小心地将铁锅放在了水池上,铁锅微微一沉,吃水一寸许,然后稳稳当当地停在了水面上,因为没有风,显得十分平静。
  “铁锅为何能在水上飘着?难道铁锅不是铁,是木头?换言之,既然铁锅都能在水上漂浮着,那为什么铁船就不能在水上漂浮着?”
  朱允炆严肃地问道。
  梁尚才、王二等人都惊呆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水面上的铁锅。
  没错啊,这是纯铁打造的铁锅,看那熟悉的样子,不就是从灶房里直接拿出来的吗?要不然灶房的白胡子也不会跟到这里来啊。
  可是,铁怎么能浮在水面上,莫不是皇上施了什么法术?
  王二有些不信邪,走了过去,直接将铁锅拿了起来,敲了敲,确系铁锅,而且还跟自己腰间的锤子质量差不多。
  对啊,锤子……
  王二从腰间取出锤子,想了想,放在水面上,噗喽一声,见底了……然后揉了揉脑袋,将铁锅放在水面上,依旧漂浮在水面上。
  “这是怎么回事?”
  王二有些凌乱了,这铁锅也没什么出奇的,重量都差不多,凭啥它在水上,而锤子却在水下?
  梁尚才突然想到了什么,从一旁匠人身上取下来一柄锤子,小心地放在了铁锅里面,铁锅微微下沉,虽然吃水深了一些,但还不至于沉没。
  “这,这……”
  王二看着眼前一幕,一时结巴起来。
  见鬼了。
  这怎么可能不沉呢!
  王二用手压下铁锅,水流从四周进入锅中,没多久,铁锅就开始下沉,又被王二捞了出来,重新放在水面上,看着依旧漂浮的铁锅,王二陷入了沉思。
  许多匠人也开始了思索,这突破想象的一幕。
  朱允炆没有打扰他们的思考,只在一旁安静的等待着。
  对于浮力的学问,很多人会想起阿基米德。
  但如果从时间上来论,他也只能算是西方对浮力学的先驱,但在中国古代,有比他认识浮力更早的人。
  比如“曹冲称象”的典故,实际上是曹冲看过历史书,学习了战国时期燕昭王“称象”的旧智,只不过曹冲年龄小,好面子,没备注转载或引用两个字……
  而最早研究浮力学的家伙,恐怕是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墨家学派。
  在《墨经·经下》中记载:“荆之大,其沉浅,说在具。”
  翻译过来,就是物体很大,在水中沉下去的部分很浅,道理在于物体的重量与它所受到的浮力相等,平衡了。
  只不过汉代独尊儒术,墨家学问基本上都被打入了杂家之流,上不了台面,所以很多人都没有研究过其中学问。
  但是在《墨经》中,不仅有力学、光学、几何学,还有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学等等。古人不是没有智慧,而是有无数的智慧,都被人为的毁掉了,忽视掉了。
  “如此说来,这铁也是可以浮在水上……”
  梁尚才低声喃语。
  如果将铁锅比作一种船的话,不也一样可以在水面上,不也可以载物载人?
  若是真的制造出铁船,再借助强劲的风帆,面对任何敌人都不需要打啊,直接开船过去撞就行了,什么木船也比不上铁船坚固啊。
  而且铁船还有很多好处,它不怕火,一般的弓弩也不会损伤船只,最主要的是,它还不漏水。
  如果,真的用铁打造船只……
  梁尚才吞咽了下口水,不知道这个疯狂的念头能不能实现,就算真的可行,朝廷也未必可以吃得消吧。
  要知道大明铁矿挖出来之后,除了民用,基本上都拿去打兵器、造火炮了,哪里有那么多铁拿出来给造船……
  铁的产量跟不上且不说,皇上一手操持,省省肯定能省出来。
  但这花费是不是太高了?
  江边木头砍下来,运过来就能加工,可这铁矿是需要挖,需要熔炼,需要人工打造……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战略:清江造船厂
  朱允炆也考虑过制造铁船的可行性问题,后世有机器挖矿,有高炉冶炼,有电焊加工,可这是在古代,纯人工时代,真的能制造出铁船吗?
  答案是:
  能!
  任何人都不应该小瞧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力,在一穷二白的年代,在算盘的声音里,在金银滩猎猎的寒风中,在日以继夜的钻研中,在罗布泊的惊雷中,明明白白,堂堂正正的证明了一点:
  中国人是有智慧,有能力解决一切难题的!
  后世人如此,大明的大国工匠们,不应该也是如此吗?
  没有机器挖矿,那咱就用人挖,没有高炉冶炼,那就用矮炉,没有电焊,那就用锤子敲,铁壶都能包出来不漏水,船你们包不出来?
  在朱允炆看来,铁船制造最大的难题,还不是这些技术性的问题,而是动力问题。
  一般铁船还好,没有风的时候划桨也还能跑跑,但如果是大铁船,没有风怎么跑?
  宝船有长橹,拼了力气吆喝吆喝也能坚持一段时间,可大铁船自重更重,吃水更深,把长橹挥断了,也未必能提供多少动力啊……
  说到底,铁船还是需要配蒸汽机才合适。
  看来需要在国子监专门开设一个蒸汽动力学专业,总靠人力也不是个办法……
  “皇上,我们输了。”
  梁尚才、王二等人低头,一脸愧疚。
  朱允炆哈哈大笑起来,摆手道:“输赢并不是结果,明白问题,找准方向才是结果。古人有曹冲称象之典故,想来你们也是熟悉,朕就不再多说。大象在船上,如此沉重尤能支撑,这铁船在水上,为何就不能跑?”
  “说到底,是我们没有想过制造铁船罢了,毕竟木材到处有,取材方便,打造起来也方便,而铁料本就少,拿来造船属实有些浪费,加之造船不易,纵有人动过这心思,怕也无法实现。”
  梁尚才疑惑地问道:“那皇上让我们制造铁船,是为了?”
  朱允炆收敛笑意,严肃地说道:“前人没有做到,我们后人做到了,不是更显得伟大吗?”
  “伟大?!”
  梁尚才不太明白这个词的内涵,但似乎自己的余生,不再是那么迷茫了,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有了一个更有奔头的目标,那就是:
  铁船!
  朱允炆粗略地解释道:“其实先人在这方面已经有过研究,墨家还专门论述过。朕简单的说下,这物体在水上是漂浮,还是沉下去,与物体是铁,是石头,是木头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与水有关系。”
  “这……”
  梁尚才等匠人惊讶不已。
  浮不浮在水面上,不是看上面的物,难道只是看水?
  若这是正确,那锤子、榔头、石头……都能漂在水面上?
  看水?
  水有什么?
  朱允炆解释道:“水中有一种力,名为浮力,也就是向上托举,不让物体下沉的力。而浮力的大小,不是由木头决定的,也不是由这铁锅决定的,而是由木头放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水的密度所决定的……”
  “等等,皇上,何为体积,何为密度?”
  王二一脑袋浆糊,浑然听不明白。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连工部侍郎黄福也都是一脸木然,这都什么跟什么,虽然听清楚了皇上说的每一个字,但怎么组合在一起就听不懂了。
  “体积,就是所占空间的大小……密度……这其中还有体积公式,也就是质量除以密度……呃,质量,可以简单理解为重量……”
  “怎么来的?朕怎么知道谁弄出来的公式……”
  “朕的意思是说,你们记住公式就好了,哪里那么多为什么,想要知道去国子监学习去……”
  朱允炆很是无奈,自己就是一个文科生,知道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已经证明自己上课的时候没睡觉了,还让自己给出论证办法,一脚踹到池子里去!
  要是能推导公式,有那个数学能力,自己还用得着学历史与古汉语,不学这些,也用不着去南京,也就不会摔一脚来大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