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59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59节

  朱允炆听着安全局的奏报,又看着朱桂的控诉,这边还没处理好,那边应天府又来要求严惩百姓了。
  代王朱桂,刑部尚书暴昭、侯泰被召入殿。
  暴昭看过来龙去脉之后,对朱桂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好好的煤场,为何不卖给百姓煤了?”
  朱桂昂着头,不愿意理睬暴昭与侯泰,只淡然地说:“为何?自然是被人预购买走了。”
  暴昭一脸不快:“百姓排队购煤,煤场理应放煤,怎可因煤场之私利,不管百姓死活,直接停售了煤炭?”
  朱桂顿时怒了,对暴昭喊道:“暴尚书,煤场原本是应该管百姓死活的,但问题是,你们一家家托人说情,找我来要煤炭,我给是不给?给了你们,就没百姓的,给了百姓的,就没你们的,这鬼天气那么冷,谁知道什么时候暖起来,你倒是说说,给谁煤炭?”
  暴昭愣住了,看了看朱允炆,着急地对朱桂问:“代王是何意?你们指得是谁,可莫要血口喷人!”
  朱桂不慌不忙,拿出一份账本:“暴尚书,前日你的管家找到煤场主事,托煤六百斤,侯尚书家也差不多,托煤七百斤,都已经运到家了,你竟不知?这还是少的,像是曹国公府,一张口就是两万斤煤,魏国公府也要了八千斤,就连内阁大臣郁阁,也托人来要煤,三千斤……”
  朝廷办公,各衙署有公费煤炭供应,但问题是,这些煤炭只能在衙署里烧,带不回家,等官员办完差,回到家里,一大家子人也需要取暖,买煤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眼下市面上的煤炭日益紧俏,尤其是户部采购了一大批煤炭运往南面诸省,让京师存煤量锐减,加上有段时间大雪封了路,外面的煤炭很难运进来,煤炭数量供不应求,价格一再走高,朱允炆几次安排官员与代王、晋商等煤炭商人商议,约束煤炭价格,可即是如此,煤炭价格还是翻了一番。
  为了控制煤炭价格不翻几个跟头,京师各煤场开始限量出售,一户最多只准购置两百斤煤,开票取煤,加印为凭,多了不给,可即使是如此,也无法保证煤炭供应。
  官员家眷,富绅也需要煤炭,所有在京师的人家都需要煤炭,可煤炭的数量就那么多,北面又是冰封了河面,就连近海都冰封了,北面根本运不来煤炭!
  在煤炭日益紧缺,购置越发困难的情况下,官员家眷直接联系代王或其煤场主事,托关系走后门,希望保证自家煤炭用量,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这些人拿走如此多的煤炭,那京师百姓就面临无煤炭可用的窘境。
  暴昭没想到自家也参与其中,脸色很是难看,当即对朱允炆表示:“皇上,臣这就回去,将家中所有煤炭交出来!”
  朱允炆没有回应暴昭,而是对朱桂问:“存煤还有多少,能支撑几日?”
  朱桂看了一眼暴昭与侯泰,没有直接说,而是将账册交给了朱允炆:“存煤数量已是不多,若全部兑现给官员家眷,至少还亏欠两万斤煤炭。其他煤场的状况也基本差不多,即便是限量供应,最多维持半个月,若再没有煤炭进入京师,后面怕要断煤了。”
  朱允炆扫了几眼账册,提起笔来,在账册上划掉了一些数字,又添加了一些数字,说:“曹国公府人不多,用不了那么多煤炭,给他们一千斤就够了,魏国公府也一样,其他官员家眷,全部拒绝了,让他们自己去办煤炭凭证,去排队支买煤炭。”
  朱桂答应下来。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说:“后宫里的煤炭用度,减一半吧,多出来的煤炭,送至煤场发卖,另外,各衙署煤炭用度,也减一半,确保京师煤炭供应能坚持到二十日。”
  朱桂担忧地看着朱允炆:“皇上,那二十日之后……”
  冬天是三个月,二十日之后也才是十二月中旬,而且还有倒春寒,年底与年初这日子还怎么过?
  朱允炆摆了摆手,说:“朕会想办法,告诉府尹,放了那些百姓吧,谁抢了煤炭,把钱补上,盖不追究,打人的,赔偿些许医药,剩下的代王来补。”
  暴昭、侯泰领命而去。
  朱允炆看着朱桂,问:“许多煤炭都堆在山东与河南没运过来,是吧?”
  朱桂点了点头:“原本可以运过来的,但自十月份起,天寒地冻,京杭大运河自淮安以北诸多路段,都被冰封或半冰封,根本过不来船只。”
  “有煤炭就好说,没办法走漕运南下,那就在北方征调海船运输煤炭吧。琴岛、安东、天津等地,有不少船只,让他们担负起来运煤任务,应该不难。”
  朱允炆拿定主意。
  朱桂犹豫了下,提醒道:“皇上,这些港口也结了冰啊,尤其是天津港,听说海外都结冰三里,怕是没办法南下。眼下唯一可行的,还是自北面推来或驮来煤炭。好在有混凝土道路,积雪融化也不耽误走人或毛驴,总还是可以弄来煤炭的。”
  朱允炆也知道,但商队走陆路到京师,耽误的时间太长,成本也高,加上天太寒冷,即便是化冻了,混凝土道路也难免结冰,人难走,驴、马也难走。
  “你给其他煤炭商人传个话,让他们加快运输煤炭,务必在半个月内,形成稳定的供应。若他们自认为做不到,就告诉朝廷,朝廷派人帮他们运输。”
  朱允炆等不了。
  京师乃是天下根本,这里乱不得。
  朱桂领命离开不久,水师副总兵陈挥、参将耿璇就被传召入殿。
  朱允炆的命令很简单:“打开海路,运输煤炭。”
  困难是有的,但不是不能克服。
  东海冰封了,那就炸开,大明有的是火药。浮冰危害船只,那就用大竹竿砸,用手榴弹炸,把大的浮冰砸碎,不信开不出一条水道。
  只要火药够,山都能削了,何况是海上并不厚实的冰层,琴岛、天津附近又不是东北,不太可能有半人高的冰面。
  陈挥、耿璇领命后不敢耽误,考虑到冬日走海路北上太过困难,两人只好带匠人乘马车出京,赶往山东等地再征调船只,准备海路运煤。
  明代人并不知道天气为什么会如此寒冷,也没有精确的天气预报,对自然现象的变化并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但他们知道皇权天授,知道天人感应。
  天子天子,解释过来就是皇上有两个爹,一个是本生爹,一个是老天爷。很奇怪,本生爹出了问题找儿子麻烦的没几个,但老天爷出了问题找天子的却很多。
  御史弹劾愈演愈烈,一个个都恨不得朱允炆跪到祭坛前面,给老天爷认个错,自己骂自己几句,如果投入点感情的话,还可以扇自己几巴掌,哭几声,总而言之,你有错,不,是你有罪。
  另外,迁都这件事是不是要搁浅了啊,老天爷都给你赤果果的明示了,你再建造下去,以后出了什么问题,可都是罪加一等啊。
  稀奇古怪的奏折一封接一封,说到最后,就连大儒方孝孺都站了出来,劝说朱允炆要不去祭拜下天地,和老天爷商量商量,让他给你点面子,别那么冷了?
  朱允炆气得直哆嗦,这都什么跟什么,西伯利亚的寒潮怎么过来的,自己还不清楚吗?你们这群家伙,一个个就是盼着我出丑啊,行,咱就不写,看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
  要人命,在朱允炆怒斥方孝孺的第二天,南京又飘起了大雪,看这架势,朱允炆的罪过又增加了不少,于是乎,礼部官员,吏部官员,都察院官员纷纷上书,就为了劝说朱允炆:
  写个罪己诏,为了天下。
  朱允炆不认为自己有罪,自然是不会动笔写文章的,可活久见,礼部侍郎陈性善竟然给朱允炆写了一份草稿,文笔飞扬,情感充沛,还带着深切的自责与懊恼。
  这应该是犯了什么大的错误了,要不然写不出来如此深切的文章,朱允炆坚定地这样认为,所以安排刘长阁去陈性善家里坐了坐。
  雪不停,天又冷,京师人的脸上露不出来笑,虽然朝廷在第一时间稳定了煤炭供应,但谁都清楚,若天一直如此酷寒下去,时不时还送点雨雪,那熬过这个冬天可不容易。
  第七百九十七章 西北军情至(三更补)
  奉天殿。
  新一波的朝臣攻势到了,要求朱允炆下罪己诏的声音越发响亮,而这一次带头的人,是内阁大臣郁新。解缙在与朱允炆为敌这件事上很谨慎,为了避免陷入两难的处境,干脆朝会都没来。
  当然,被群臣“围攻”的不止是朱允炆一个,还有礼部尚书杨士奇。
  身为礼部尚书,一点觉悟都没有,不第一个站起来号召百官催促朱允炆下罪己诏,还在朝堂上当哑巴,还不如黄观,人家至少为了礼仪敢作敢当。
  杨士奇对于这些弹劾毫不在意,不痛不痒,顶破天也不犯法,没人能动自己。你们骂你们的,我打我的瞌睡,相互保持距离,别把口水喷过来就行。
  “为苍生社稷,为百姓民生,为这江山永固,还请皇上怜悯,下罪己诏,上告苍天,以求宽恕!”
  郁新大声喊道,然后跪了下来。
  随之而来,是四十余名官员出班,齐刷地跪了下来,齐声喊道:“臣等附议。”
  这哪里是进言,这是逼迫啊。
  朱允炆看着官员们摆出了一副你不下罪己诏,我们就不起来的架势,嘴角微微动了动,问:“还有让朕下罪己诏的官员没有,想的就跪,快,莫要耽误时辰。”
  群臣听闻,不由错愕,彼此看了看,又多了十几名官员跪了进去,剩下的二三十官员不为所动。
  朱允炆深深看着眼前的官员,他们既有内阁大臣,也有六部重臣,还有一些是监察御史、给事中等,很不错,既然如此,那就都出去办事吧。
  “郁阁,湖广布政使司来报,当地寒灾严重,你就去湖广救灾吧。陈性善,你去福建,董伦去贵州……王度去四川,灾情紧急,诸位即日启程吧。”
  朱允炆毫不犹豫,无论是内阁还是其他官员,一律都派了出去。
  下罪己诏?
  朱允炆是不可能答应的,一旦写了,一旦做了,就意味着否定了自己迁都的决定。而迁都这件事,是绝对不可动摇的。
  谁想借天气原因反对迁都,那自己就办谁,别管你是内阁大臣还是六部大臣,有一个算一个。
  朱允炆的强硬让所有官员吃了一惊,郁新也有些难以置信,但朱允炆没有给他们申辩的机会,起身扫视一圈,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若你们离京之后雪停了,天晴了,是不是朕处置对了?”
  解缙待在家中,听到了郁新将走的消息,前去送行,不由感慨:“你知皇上性情,为何还要做这种不合时宜的事?”
  郁新瞧不起解缙的投机与妥协,冷哼一声:“你若一起进言,我们还可以结伴同行。现在看来,你与我,终归还是走两条路。”
  解缙看着离去的郁新,目光中有些哀伤,这是决裂了吧?
  作臣子,不容易啊。
  朱允炆的个性很强,意志也强,不是满朝官员反对就能反对得了的。他虽然没有朱元璋的铁腕手段,但也有着处理政务的智慧,赶走郁新、陈性善等一干人就是他驾驭朝堂的手段。
  不杀人,赶出去一段时间,等这些人回来,肯定都是春天了,春天总不能再下什么罪己诏了吧?朝廷上突然少了一大半人,这在平时多少有点运转问题,但在冬日,少几个人也没什么问题。
  冬再冷,也终有熬过去的时候。
  在郁新等官员离开京师的第三天,京师放晴,天气开始有所转暖。
  十二月中旬,大批煤炭分陆路与海路两批运到京师,京师煤炭价格随之下跌,恢复到了日常水平,百姓人心安定,京师开始热闹起来。
  考虑到严寒可能会成为常态,朱允炆下旨在金川门外选址,搭建煤炭储备仓库,要求朝廷储备煤炭应足以供应京师百姓两个月需要,同时传令地方,各自做好煤炭储备,以备寒灾。
  除夕。
  朱允炆坐在椅子里,沉思着过往,深处的记忆与五年多大明的风云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了一幕幕多彩的梦。
  这一场梦里,有苦,有累,有痛,有难以挣脱的梦魇。
  这一场梦里,也有温暖,有爱,有快乐,有肆无忌惮的笑颜。
  这一场梦里,有眼泪滑过脸颊,有血流出身体,有人死去不再醒来,有家破碎无法再圆满。
  这一场梦里,有人垦荒耕作五谷,有人卯榫营造,有人奔波南北不忘东西,有人苦读不辍寒窗问道。
  漫长的五年光景,恍惚了岁月。
  朱允炆握了握拳头,站起身来,迎接着建文六年的到来。
  元旦。
  朱允炆携皇后马恩慧、太子朱文奎再次出现于国子监,与民同庆新春,告别这个凄冷的冬日。
  这一年朱允炆的宣讲主题依旧是教育。
  在朱允炆看来,大明的基础教育还是没抓起来,各地社学不到位,县学不敢扩招,步子太慢,胃口太小。为了表达对教育的重视,朱允炆第一次松口,允许省一级办理国子监级的高等学府,即地方国子监,地方国子监监生肄业,可以直接参加朝廷会试,无需再进入南京国子监修习,同时鼓励监生“历练”。
  这个政策的编制,是杨士奇提出来的,在杨士奇看来,大明需要吸取唐朝时期的历史教训,即读书人增多,当官的太多,朝廷无法安置的问题。
  唐代各类使臣的问题,如劝农使、转运使,就是读书人太多,朝廷安排不了的结果之一。
  读书人的道路不能太死,朝廷需要鼓励与支持地方办学,侧重使用杂学来引导监生走向官途之外的道路,如医师、匠人、通事、商人等等。
  朱允炆知道杨士奇说的是长远的事,至少是未来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之后的事,但未来的事,不能交给未来办,政策需要有前瞻性。
  虽然一场寒灾给大明带来了不少创伤,但当春风吹来时,冻裂的手会逐渐愈合。大明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百姓们也有着自己的坚强。
  无论是苦难的还是欢喜的,日子总要过下去,没有人真的会一直沉落在过去里不可自拔。
  当冰雪消融,大地回暖时,一封军情急报送到了京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