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妹屋>书库>穿越>大明国士> 第78节

第78节

  “臣应天上元县人也,蒙圣恩以得幸进,臣常闻秋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国之根本,首在育人,先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御极三十五载,不可有一日不敢读书
  .....
  蒙元化外蛮夷,入主中原,先贤典籍,文丛孤本,皆俱毁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凡此种种...请修永乐大典,纳百川入海,聚千溪汇流,开大明文教之先也。”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看完奏折,默默的念着陈堪对于永乐大典一书的构想,方孝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随后满脸正色的问道:“你可知,想要修撰出这样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著作巨典,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无非是一代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罢了,相比修成这样一部巨著,在学生看来,些许钱财不值一提。”
  陈堪将云南布政司的卷宗推到方孝孺面前,说道:“这便是学生给公主殿下的聘礼,若是不够,学生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方孝孺将奏折放回桌案,取过卷宗问道:“大胆的想法?”
  “朕倒是很好奇,有多大胆,不妨说来听听。”
  听见这个声音,陈堪嘚瑟的笑容顿时凝固在脸上。
  堂堂永乐大帝,为什么总是喜欢偷听别人说话呢?
  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得改,知道吗?
  “微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吏部的官员们同时起身行礼,朱棣罢罢手道:“平身吧。”
  随后大步走到方孝孺身旁,蒲扇一般的大手伸出,翻开奏折。
  “朕看看,什么样的巨著值得朕将最宠爱的公主嫁给一个混小子。”
  “咦?”
  看着看着,朱棣忽然轻咦了一声,脸上的表情逐渐凝重起来。
  合上奏折,朱棣道:“洪武二十一年,先帝欲修撰类书,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陈小子你这个永乐大典倒是有点先帝的这个意思。”
  陈看脸上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陛下什么时候来的。”
  朱棣揶揄道:“你请方卿去求朕赐婚时朕便到了,只是见你说的入神,就未曾打扰。”
  “那,这个...那个,陛下...您觉得,如何?”
  陈堪已经用脚趾头在地上抠出了三室一厅,打人家女儿的主意,还当场被人家抓到,太羞耻了,他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如何,你还是先说说你的想法有多大胆吧,若是真有你说的那么大胆,朕可以不治你觊觎公主的罪。”
  朱棣很不客气的将奏折装进袖子,随后一双充满压迫力的虎目便盯住了陈堪。
  一时间,陈堪有些头皮发麻。
  哔了狗了,喜欢一个人还要被治罪,这是哪门子道理?
  迫于朱棣的淫威,陈堪不情不愿的取过大明堪舆图在桌案上摊开。
  用手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广等四个布政司上画了一个大圈子,又将云南布政司的卷宗打开,说道:“微臣的想法与土司有关。”
  见陈堪一下就将大明的国土划进去一半,朱棣的表情严肃起来,摸了摸下巴道:“仔细说说,说得好朕有奖励,说得不好朕也不怪你。”
  “陛下请看,朝廷对边疆地区省份上的土司,一向是以大军镇压,兼安抚,拉拢为主,同时迁徙大量的汉人充实地方。
  但这样做有一个弊端,迁徙过去的汉人到了土司的地盘上,同样的土地,汉人总能比土人种出更多的粮食,同样的时间,汉人总能比土人赚到更多的钱。
  因为汉人聪慧,勤劳的特质,所以总是能很容易的做到反客为主。
  造成的后果便是土人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汉人的挤压。
  当汉人触动到当地土人的切身利益时,举起屠刀便自然而然成为了土人们唯一的选择。
  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的怪圈,土司造反,朝廷派大军镇压,镇压了叛乱之后又开始拉拢安抚,安抚完毕又迁徙汉人充实地方,然后土司接着造反。”
  陈堪一番话说完,朱棣与方孝孺不得不承认,他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因为在陈堪之前,还没有人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去看待土司造反一事。
  洪武年间,土司造反一事异常频繁,而当时的朝臣们给洪武爷的解释是土司乃化外蛮夷,不尊圣人教化。
  摩挲着下巴,朱棣问道:“嗯,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陈堪收起大名堪舆图,拱手应道:“其实在臣看来,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前人早已给我们后人留下了答案。”
  “哦?”
  朱棣眉头一皱,很明显已经被陈堪吊起了胃口。
  “蒙元百余年间都未曾解决土司造反的问题,你竟然说简单?”
  一群吏部的官员也围了上来,当听见陈堪说解决土司造反的问题简单时,不约而同的露出了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
  一个头发胡子花白的官员抚着胡须,嗤笑道:“一个嘴上无毛的黄口孺子,亦敢妄谈国家大事,此事若真的简单,朝廷也无需在云南驻扎十万大军了。”
  陈堪也笑了,这不纯纯送上门来的装逼打脸的机会吗?
  “敢问这位大爷,您是哪位?”
  “本官,吏部郎中洪选。”
  “哦~”
  陈堪拖出一个长长的尾音,嗤笑道:“眉毛胡子都白了才是一个五品的郎中,那这事对于您来说,确实难办,毕竟您这能力,也就到郎中为止了,小子劝您还是早点退休回家带孙子吧。”
  “你...”
  “陛下,臣弹劾这小子目无尊长,藐视天威。”
  陈堪一顿夹枪带棒的话说出来,顿时给老郎中气得够呛。
  第九十四章 改土归流
  “咳~”
  朱棣皱着眉头咳嗽了一声,陈堪和老郎中不得不偃旗息鼓。
  方孝孺一巴掌拍在陈堪后脑勺上,呵斥道:“不许对洪郎中无礼,有什么办法就赶紧说出来。”
  陈堪对着老郎中咧嘴一笑,看着朱棣一字一顿的说道:“小子的办法很简单,只有四个字,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
  听见陈堪这四个字,朱棣与一众吏部官员眉头同时皱了起来。
  朱棣道:“说说,怎么个章程?”
  陈堪微微一笑,回忆了一下历史上雍正改革时的内容。
  随后清了清嗓子,说道:“改土归流,顾名思义,便是废除前朝立下的土司世袭制度,由朝廷设立府、州、县。派遣流官直接对地方上进行管理。”
  陈堪此言一出,洪郎中便反驳道:“根本行不通,朝廷并非未曾向这些土司的地盘上派遣过官员,但正如你所说的,当土司的权力受到侵犯时,更容易逼反他们。”
  “洪大人莫急,且听小子细细道来。”
  陈堪打断洪选的疑问,继续说道:“当然不只是派遣官员过去处理政务那么简单,还需要大军的配合,以及文教的教化,三管齐下方能一劳永逸。”
  见朱棣听完若有所思,陈堪主动解释道:“朝廷派遣流官过去,那些作威作福惯了的土人首领自然不会同意。
  但朝廷驻扎在云南的十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只需由当地的驻军配合对不服的土司进行军事威慑。
  同时再大力推动地方教育,设立官学,书院,义学等官办学府对当地土司进行教化,允其参加科举做官。
  再配合移风易俗的政策,加大对当地宗教之间的管控,鼓励汉土通婚,用不了三代人,便再无汉土之分。”
  “尔欲效拓跋弘旧事?”
  听完陈堪将改土归流大致的解释了一遍,百官们终于明悟过来。
  说白了,这不就是汉化政策吗?
  面对朱棣的提问,陈堪笑道:“陛下慧眼如炬,不过献孝文帝是主动接受我汉家文化,而那些土司可能不愿意主动,但是没关系,我大明的铁骑会让他们心甘情愿接受的。”
  朱棣点点头,随后感慨道:“西平侯率大军驻扎云南,靡费多巨,却无甚成效。”
  朱棣此言一出,吏部的文官们顿时眼睛一亮。
  关于这个事情,他们数次上表,请求陛下调遣西平侯回京,但迫于当地混乱的形式,一直都没有什么回响。
  盖因大明如今的财政情况并不算富裕,而滇黔地区山高路又远,大军的补给一直是个朝堂上令满殿君臣头疼的大问题。
  现在听陛下这意思,是有要松口的迹象?
  但朱棣似乎只是随口感慨一句。
  随后话音一转道:“此事干系甚大,只凭你三言两语,朕听得云里雾里的,你回去写个折子送到吏部,朕空闲下来再细细的琢磨一番。”
  “谨遵圣令。”
  朱棣罢罢手,看着围上来的吏部官员,轻声呵斥道:“都不用处理政务了吗,围着做什么?”
  说完,负手转身离去,方孝孺瞪了一眼陈堪,忙追了出去。
  陈堪伸了伸舌头,也出了吏部大堂朝洪武门走去。
  不出意外的话,这三件事都应该算是成了。
  修永乐大殿,改土归流,还有娶大眼睛萌妹!
  朱棣没拒绝,那就是同意。
  一想到终于可以将大眼睛萌妹娶回家,陈堪就兴奋得手舞足蹈。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一蹦一跳的朝锦衣卫走去,那里还有第四件事在等着他。
  将牙牌在守门的锦衣校尉眼前晃了一圈,陈堪慢慢的朝着公务房走去。
  路过纪纲的公务房门口时,迎面遇上一人。
  “哟,这不是许大人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